分享

地位比总督高,实权比知府小,被称为清朝最憋屈的官职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9-10-30

作者:汉宣团队(康康)

提及“封疆大史”一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原来是指有封地的诸侯,后来分封制被废除,在明清两朝而言,就是巡抚、总督一级。在古代就是一省或多省的的最高领导官员。“省”的这个概念源于元朝行省,当然在元朝之前,与封疆大史定义相同的官职,还是存在的,比如唐朝的节度使,其权力大小与土皇帝无异,所在管辖的民事事物及军事统统由其自裁。

地位比总督高,实权比知府小,被称为清朝最憋屈的官职

不过后来随着皇权日益集中,以及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善,封疆大史的权力逐渐也慢慢被削弱下降。甚至在清朝出现了一个十分憋屈的官职,它从品级上来说,这一职位官从一品,仍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史,但是它手里的实权却还没有四品的知府大。如果不是抱着厮混养老的心思,没有什么大抱负的人,可以说这个职位几乎都没有人愿意出任,因为这个职位真的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大作为。那么,这个职位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在一些清宫剧中见到的提督,在清朝,提督就是高级武官之一,从一品官职。提督主要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为清朝各省绿营军最高主管官员,掌管区域达到一省或者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是数十万平方公里。当时,偌大的中国,一共只设置了12名陆路提督和3名水路提督,由此可见,权势十分之大。

地位比总督高,实权比知府小,被称为清朝最憋屈的官职

可惜的是,到了清朝中后期以后,因为提督权力过大,统治者就开始慢慢的削弱提督的职权,防止其佣兵自重。后来逐渐这个官职就变成了一个闲差,提督们就变成每天出门溜溜鸟,喝点小酒,整日和妻妾们厮混在一起,反正就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官差。

但是有意思的是,有时,官职比提督还小的总督和巡抚,常常会因为二人的职务互有重叠而争得不可开交,而这时,品级更高的提督却完全缩手旁观,甚至大气都不管出。不仅如此还得经常在二位面前说好话。其实说到底,都是因为提督手中没有实权罢了。除此之外,更悲催的是,三年一次的官员考核,是由总督及巡抚进行考核选择的,就连从一品的提督也在这一制度内,要接受他们的考核,这样一来,提督的命运和前途都被总督和巡抚紧紧攥在手里了,更别说忤逆他们了。

地位比总督高,实权比知府小,被称为清朝最憋屈的官职

除了上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更让人憋屈的,就是总督、巡抚、按察使甚至和更低一级的知府,他们都有直接给皇帝上密折的权利,但是,身为从一品的提督,却连没有这个权利。这样就意味着提督被他们紧紧的扼制住了命运的喉咙。要是再一个不小心惹了他们生气,那基本上就可以和这个官职说拜拜了。因此,作为从一品的提督,不仅地方政务管不了,就连军务权利也被总督和巡抚二人瓜分的差不多了。

地位比总督高,实权比知府小,被称为清朝最憋屈的官职

但是,当初清政府既然设立了这个官职,可到了中后期为什么又要一直削弱他们权力,甚至到了这种徒有虚名的地步呢?

地位比总督高,实权比知府小,被称为清朝最憋屈的官职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自古以来朝廷都会设立一些名过其实的职位,就是为了对某些官员明升暗降。另一方面,绿营最初是顺治初年,清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收编的明军及汉兵,本就为了统一全国,才设立了提督职务。可是到了后期,随着八旗的战斗力日益下降清朝的统治者对于汉人的猜忌心也越来越严重,掌管绿营的提督自然也会被重点提防。不仅将其权力日益缩减,后来就连提督也多由旗人上任。说起来这一切也不过是为了防止地方拥兵自重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