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阿布的书柜 2019-10-30

一、在自卑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网上看过这样的一个提问,什么样的人会自卑?

有网友回答,先天环境不好,不够优秀,后天能力又不足,信心不足,才会感觉到自卑。

但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个体心理学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讲过三个不同的孩子在第一次看见狮子后,分别作出不同的“害怕”反应的故事:

第一个孩子躲在妈妈的背后,说“妈妈我要回家”;

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都吓白了,但是嘴上却装作毫不在乎,说“我一点也不害怕”;

第三个孩子则是下意识地一边捡石头去砸狮子,一边大声嚷嚷,“你要咬我呀......”

三个孩子见到狮子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害怕”反应,反映着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挑战和困难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程度的自我保护措施,来掩盖自己的自卑之心。

其实,自卑之心,是一种天性使然,不仅小孩子有之,大人也同样会有。它可以说是人生的常态,人人都会有自卑的时候。

所谓自卑,便是对自身难以克服缺陷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常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之分。

虽位居高位,拿破仑也曾因为自己身材矮小和家庭的贫困而自卑;

卢梭虽成为了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但每每想起孤儿出生,小时候还曾流落街头,仍会感到自卑不已。

而王阳明心学认为,不一定家里贫穷的人就会自卑,我心我主,人之所以自卑,取决于是否把贫穷当做值得羞耻的事情。

其实,无论你的地位如何,身份如何,“自卑”对于每个人来讲,并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有的人因为自卑在人前人后抬不起头,而有的人却能用自卑来勉励自己。

就像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他4岁家败,9岁辍学谋生,11岁亡父,他也曾深深自卑过。然而,自卑之心不仅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越挫越勇,并成为他一辈子奋斗的动力。

人这一生,在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也难免有自卑的时候。

但,当自卑来临时,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你的绊脚石,以至于面对它时常焦虑不已。而是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和它相处,激励你前进。

二、自卑,好在适度,坏在过度

李荣浩有一首《年少有为》的歌,“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懂得什么是珍贵,那些美梦没给你,我一生有愧。”

歌曲唱到很多人心里,回到现实,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活出“年少有为知进退,而不愧于那些自己在乎的人呢?”

其实,对自卑来说,最难控制的莫过于一个“度”字。

自卑的人,往往内心带有自怜、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如果控制得当,能够使人更加积极地看待自己,从而对未来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反之则亦然。

好的自卑,能够把一个人的劣势变成优势。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就像备受人们喜欢的六小龄童版孙悟空,早年的六小龄童,不但没有传神的眼神,甚至还因为患有高度的近视眼,在拍《西游记》时看不清动作而挨了许多棒子。

面对生理的缺陷,六小龄童也曾一度深深自卑过。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卑而一蹶不振,而是想方设法,化自卑为动力,转劣势为优势。

他坚持看日出,锻炼眼睛的“定力”;他坚持打乒乓球,锻炼眼睛的“神力”......

好的自卑,不仅没有将他击倒,反而还帮助他,练就一对“火眼金睛”。

除此之外,好的自卑还会磨练一个人的自信,鞭策一个人以使之成长。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著名主持人董卿,她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为人们所称道,还一直在不断地学习精进以提高自己,可每每也有人提出疑问,你都如此优秀了,为何还要这么努力?

面对外界的不解,董卿说到,“可能我内心一直都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我要很努力,很努力,才可以。”

因为对自己怀有自卑之心,以至于让董卿对待人生的每一刻都不敢懈怠,时刻坚持以高标准、高要求来对待自己。

好的自卑,让她拥有更多的勇气,来增加自己的自信。

然而,在自卑面前,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很好地利用它。

用冯小刚的话说就是,只有少数的人是真的牛叉,大部分人做的事显得牛叉。

但自卑若利用不当,“适度”变成“过度”,就会演变成一种极端自弃。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水浒传》中的杨志,就是一个性格上过度自卑的人。

在押送生辰纲的路途中,杨志对挑着担子、在酷热的太阳下受苦的手下不仅不怜惜不关照,反而还对他们张口便骂,举手便打。

性格上的自卑,不仅让杨志彻底丧失同情心与同理心,还让他变得刚愎自用,自私麻木。

有句话说,自卑,好在适度,坏在过度。

如果我们不能好好对它进行控制,而是任由它往消极的方向发展,很难避免被自卑吞噬的结局。

自卑面前,要积极建立起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学会积极看待自卑,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三、所谓痛苦,其实是来源于盲目自卑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明明自我条件还可以,却总是自我感觉不够良好;

明明各方面挺优秀的,却还是觉得自己肯定技不如人。

人总是莫名其妙感到痛苦,其实是陷入这种误区认识。说到底,一个人优不优秀,和自不自卑还真不是一回事。

自卑的根源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源自于这三种内在看不见的思维模式。

第一种:于人于己,没有感恩之心。

曾任央视《艺术人生》总策划浦寅说,那些受到恩惠却不懂得感恩的人之所以容易自卑,是因为他们没有建立起自己健康的人格,心理上总觉得自卑。

这样的自卑,在北大的吴谢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前段时间,北大的吴谢宇弑母一案,引起网友的热议。吴谢宇不但没有对自己亲生母亲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栽培心怀感恩,反而恩将仇报,亲手杀死了她。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吴谢宇因为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人格,于人于己都不懂得感恩,导致心理极度自卑,从而才会做出如此十恶不赦的事。

第二种:在心理上,总喜欢被夸耀吹捧。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之一南海鳄神,原名岳老三,可当别人叫他老三时,他却总是会生气万分,觉得别人是在讽刺他。

原因就是他觉得自己在四大恶人里,凭辈分还有武功应该排名第二,也因此当别人叫他岳老三时,他就会大发雷霆,还引发了一系列的过激反应,甚至不惜发怒杀人。

浦寅说,那些喜欢夸耀的人容易自卑,其实是源于他们深深的自卑心理,从而需要通过物质的夸耀来向别人证明自己,其评价体系就来自别人的评价。

岳老三就是因为深深的自卑心理,总是希望别人夸赞、证明他,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其实,越是内心自卑的人,越容易对别人的语言行为过分敏感,哪怕别人明明没说什么,却总是觉得对方把矛头指向了自己。

第三种: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足球技术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样的技术对于一个足球爱好者来说,其实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然而,他却总是拿自己的不足之处跟专业踢足球的人员比较,觉得自己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导致常常自卑不已。

得到APP总编辑李翔说,过度比较,过于关注自己的缺点、不足之处,造成压力过大,容易产生自卑感。

其实,不是专业足球运动员,就不应该和他们的专业进行比较。不恰当的比较只会莫名增加自己的焦虑感,放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千万别用你的业余去比较别人的专业。

四、跨越自卑,只需做好这三件事

阿德勒说,环境因素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经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自卑情结,我们虽然不能避免自卑的到来,但是却可以根据自己的处境,掌握自卑的情绪,避免被自卑的负面情绪所束缚,从而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

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告别自卑,跨越自卑,拥有更好的生活呢?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01化他人的鼓励,为自我的自信

在一次采访中,武志红曾说出了这样一件事:

曾经有人这样问他,怎么从来没有因为你是农民的孩子而自卑过?

武志红认为,他之所以不怎么自卑,是因为父母最初对他的积极期待,让他有了基本的自信。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自信,让他常常能在人生的关键时候迸发出力量。

父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权威的存在,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内化到我们的心中,而逐渐让我们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02对自卑情绪,进行认知解离

在生理治疗的领域中,有的人会因为觉得“我很笨”,而感到非常自卑。

医生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时,有时会用到一种快速词语重复训练,就是通过让患者多次重复“笨”这个字,来慢慢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而逐渐忘记了“我很笨”这个词所带给他的自卑感。

这就是用到了认知解离,以第三者的视角,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维或情绪活动让自己和内心的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少自卑情绪对于我们的影响。

心理学家告诉你,成也自卑,败也自卑,学会这三招做生活的强者

03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密歇根大学情绪与自我控制实验室研究员伊森·克洛斯,曾与合作者一起完成了一项关于第三人称自我对话的研究。

研究发现,用旁人的客观角度看待自己的处境,让自己从强烈的愤怒和痛苦中暂时抽身的人,不仅心态和表现都比较好,事后对自己的不满和自卑也比较少。

保持着合适的心理距离,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跨越自卑,走出自卑的阴影。

诗人莱昂纳德科恩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面对自卑,愿你能够调整好心态,正视自卑,接受自卑,将自卑转化成一种利人利己的武器;同时,学会去跨越自卑,驱散自卑的阴霾,照亮生活的美。

参考书籍:

1.得到APP《老浦识字》课程:《【善】怎样辨别伪善》、《【夸】自大的人会吃亏吗?》

2.读读日报(教你一个另类的自控方式)

3.[美]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自卑与超越》、《超越自卑》

4.[美]克雷格.马尔金《自信向左自卑向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