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壁:小小“黄金果”如何蹚出增收路

 wupin 2019-10-31

赤壁举办长江猕猴桃产业峰会,邀请国内外专家集体会商——

小小“黄金果”如何蹚出增收路

  图为: 9月6日上午,一位参观者在当地果园内仔细查看猕猴桃生长情况。(江萌 摄)

  中秋时节,秋风送爽,又是一年猕猴桃丰收季。

  赤壁西凉湖畔,一处处猕猴桃种植园内,果实累累、压弯枝条。

  猕猴桃素有“VC之王”之称,因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不少地方将其视为农民致富和农业提档升级的“黄金果”。

  赤壁种植猕猴桃历史悠久。早在1980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引进新西兰“海沃德”猕猴桃品种,在陕西周至、湖北赤壁、四川都江堰3个地方试种,我国商业化栽培猕猴桃由此肇始。

  每一棵果树都有“身份证”

  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猕猴桃种植10年,在赤壁拥有9个种植基地,开发面积1万余亩,是我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走进该公司西湖基地,猕猴桃棚架漫山遍野,绿意盎然。一株株果树的枝条隔几米就高高挂起,让枝条充分享受“日光浴”。

  与往年不同,今年基地的猕猴桃套上了纸袋,以减少飞虫叮咬和果实互相摩擦。每株果树的支撑架前还挂着一个二维码的塑料牌。“这个二维码是什么?”9月6日上午,前来参观的全国猕猴桃界人士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手机一扫,这个牌子身后的一排果树所处棚架、树龄、品种等一目了然。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二维码相当于果树的身份证。果园采用智慧农业系统,不仅可看到果树的基本信息,还可看到果树的施肥状态、管理人员。此外,果园还建立了水肥一体喷洒设施、物理除虫设施,大幅提高农业作业效率和农产品品质。

  在该公司展厅,参观者们剥开新采摘的猕猴桃,果肉饱满、金黄水润,尝一口甜酸度正好。神山兴农公司总经理胡超说,公司曾将部分品种进行测试,软熟后甜度指标甚至超过外国进口猕猴桃。

  从亩产量到贮藏期均待提升

  目前,我省已形成武陵山、幕阜山、秦巴山以及大别山四大猕猴桃生产区,其中幕阜山区的赤壁市发展基础尤佳。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蔡礼鸿说,经多年创新,我省栽培的部分猕猴桃品种口感超过外国,但整体稳定性、综合实力与新西兰等国还有差距。

  首先,亩产不高。

  蔡礼鸿说,我国是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包括赤壁在内,全国单产普遍低于新西兰,其背后反映出品种、管理、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差距。

  据统计,新西兰猕猴桃平均亩产在2000多公斤,而我国仅500公斤。赤壁亩产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也仅约900公斤。

  其二,采摘后贮藏期不长。研究猕猴桃多年的贵州大学教授龙友华说,新西兰猕猴桃从采摘到出口,并最终卖给消费者,其贮藏期高达4个月,但国产猕猴桃普遍只有2个月,从采摘、分选到贮藏的技术有很大提升空间。

  其三,科研力量分散。胡超说,中国的猕猴桃科研机构总数多、实力强,但分散在各省,难以形成合力。

  综合实力的差距最终导致“黄金果”难以卖出“黄金价”。咸宁一家大型超市内,省内绿心猕猴桃售价9.8元/斤,而新西兰猕猴桃却卖到8元/个,按单个重100克推算,每斤售价达40元。

  把脉问诊小果子高质量发展

  9月6日,“2019长江猕猴桃产业峰会”在赤壁举行,同日由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省农科院果茶所等单位与神山兴农公司共建的长江猕猴桃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揭牌。

  胡超表示,成立该中心是希望整合中国猕猴桃科研力量,通过产学研一体的技术体系,让更多中国猕猴桃企业受益,更有利于参与国际化竞争。这也是中国猕猴桃产业崛起的新契机。

  有专家表示,成立研究中心后,要加快三个方面的科研。一是培育综合性优良的新品种,比如耐贮藏,而不是放几天就坏了。二是开展优质、高产栽培。三是研究采收分级及采后保鲜技术。

  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政策的帮扶。

  目前,《湖北省推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出台。我省农业部门决定,制定猕猴桃种植技术规范,实施高品质栽培,发展精深加工和物流,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高端企业品牌,到2022年,力争亩平产值超5000元,将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继柑橘、桃、梨之后的第四大特色水果产业,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产业。(江萌、周鹏、童金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