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你以后别带孙子来看我了'老人含泪控诉,揭开中国家庭滥觞

 怎样用doc360 2019-10-31

一般来说,每个老年人最幸福的时刻,是在退休后在家里照顾孙子。

但是老朱和他的妻子根本不想见到自己的孙子孙女,希望他们的儿子和孙子永远不会再回家。

原来老朱的儿子小朱年轻时没有进步,没有责任感,工资低,经常不工作,显然是个啃老族,这也让老朱和他的妻子很头疼。

看着小朱将近30岁却没有老婆,老朱和妻子咬牙切齿为儿子买了房子,并且挪用养老金帮他娶了妻子。

本来养老金是老夫老妻想存钱存到自己的余生,现在都给儿子买房子,老两口心里也不是很舒服。

但没有办法,谁让他是自己的儿子!

本来以为,给儿子小朱买了房子,成功地完成了儿子的人生大事,夫妻俩就不会有任何麻烦。

至于他们的儿子小朱在结婚后会混成什么样,这不是他们可以担心的事情。

小朱结婚后,妻子很快怀孕,他们把孙子带到老朱身边,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谁知道,这也是老朱和他妻子噩梦的开始。

自从有了孩子,小朱就想把儿子送到父母家,让这对老夫妇帮忙照顾孩子,他和妻子在新房子里消遣的过着夫妻生活。

老朱和他的妻子年纪比以前大了,身体也比以前差了很多,所以他们拒绝了儿子小朱的要求,给了他的小孙子1000元红包作为补偿,让小朱给他的孩子买一些美味的食物。

出乎意料的是,每个月,小朱都会带儿子去父母家。

还说是孙子想念爷爷奶奶。在离开之前,他还鼓励儿子向老朱要1000元的红包。

如果没拿到钱,他就不会走了,甚至会哭,老朱真的别无选择,只能拿出'棺材本'来解决他们面前的困境。

好多次了,老朱和他的老伴真的受不了了,甚至也跟儿子说,'儿子,你以后别带孙子来看我了'。

最终,两口子写了一份请愿书,就把小朱告上了法庭。

他们向法官抱怨:近70岁的他们无法赚钱,而且每个月还要花1000多块钱,儿子小朱这是强迫他们去死啊!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把儿子告上法庭的案件,其中大多数是由经济压力引起的家庭矛盾。

那么,鉴于上述啃老的事情和儿子不孝的现象,老人们是否应该默默忍受呢?

啃老是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不是人们所提倡的,带儿子去啃老更令人难以忍受。

因此,当老人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们不应默不作声,而应予以严厉拒绝。

首先,老人应公开与子女交谈,清楚表达意见,切勿动摇,使孩子明白我们拒绝啃老的决心。

其次,老年人应该解放自己,让自己'忙碌',无论是旅游还是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不要总是呆在家里,让你的孩子觉得你懒散,多运动对你的健康有好处。

最后,当你绝望时,你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即使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解决你的问题,但在舆论的压力下,孩子也会减轻对老年人的压力。

形成啃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压力能力差导致的,家长应重视对子女的心理素质教育,特别是在逆境中成长的心理承受力。

目前,社会竞争力日益增强,应培养儿童的抗压能力,如何培养儿童的抗压能力?

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从小培养。要培养儿童的心理抗压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心理素质是第一层次

人生十件事中有九次不尽如人意,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打击。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容忍很强,他就会用这些起伏不定的经历作为自己的经验而成长。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容忍程度很差,就很容易为一些小麻烦而心烦意乱,甚至会产生一些轻生的想法。

2、抗压特性的培养

性格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开朗的人与孤独的人的心理容忍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和开朗的性格。

同时,对于那些性格孤僻的孩子,我们应该更多地爱和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把爱的甘露注入他们的封闭之心。

3、引导是一盏'路灯'。

引导是心灵之路上的一盏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遇到挫折和困难是很自然的,但为了避免受挫的孩子无法自拔,父母应该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例如,如果孩子第一次做错事而碰壁,父母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可以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的心理容忍能力。

身为宝妈的我认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指南针,而不是宠溺他们。

孩子们会养成'啃老'的习惯,这也是父母溺爱导致的结果。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就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自己长大。

你们怎么看到啃老这件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