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

 理性的泯灭 2019-10-31
编者语:
关于图书馆发展的未来趋势,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值此“第六届全国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 2016年4月11至14日在武汉举行)召开之际,本报特邀馆界资深研究方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刘兹恒撰写预测文章,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政策环境及其他人文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展望。作者在自己长期研究图书馆的学术基础上,参考国内外一些图书馆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外图书馆的实地调研,总结归纳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以飨读者。

■刘兹恒(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

趋势1
图书馆服务泛在化

“泛在图书馆”是国外图书馆界提出的全新图书馆发展理念。从本质上讲,泛在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的“5A”理论(即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图书馆可以获得任何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泛在图书馆的“8A”理论,即任何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服务客体的任何用户提供任何时期、任何类型、任何格式和任何语种的信息资源的图书馆。 泛在图书馆体现为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无所不在,其显著特征是:用户在哪里,图书馆的服务就在哪里,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获得图书馆的服务,甚至用户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却已经利用到了图书馆的资源或者得到了图书馆馆员的帮助。
 
比较典型的案例,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实行的“资源到所,服务到人”的服务模式,通过公共集成服务平台,将数字化文献资源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推送到科研现场,使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办公室、野外场站和家里就能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开展面向一线创新基地、研究所、办公室、课题组和个人的学科化服务,努力“融入一线,嵌入过程”,致力于提升科技自主创新的文献保障能力和学科情报服务能力,成为图书馆泛在服务的典范。

趋势2
图书馆工作网络化

图书馆工作网络化是指图书馆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供,图书馆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网络环境是全天候的,因此图书馆的服务也是永不间断的。简言之,未来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一切都可以在网上。
  
图书馆“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1)  图书馆之间实现深度整合,共建共享真正成为现实。未来的图书馆不论大馆小馆,在云环境下连为一体,各自分工,开展资源建设和服务,每个图书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2) 图书馆有了参与数字出版的条件,创新了信息资源生产流通上下游的新业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只是信息资源生命周期中处于下游即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机构,随着网络化开放存取实践的进展,图书馆将会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数字出版机构。

趋势3
图书馆资源数据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有数字化版本,所有资源也都是某种格式的“数据”,可由图书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数据管理不仅管理数据的组织、检索和提供,而且包括数据的生命周期完整过程。资源的多元化,不仅表现为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格式繁多,而且表现为“数据化”和“关联数据化”,即结构化和语义化。随着图书馆成为更大数据网络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资源建设要从捕捉和记录馆藏资源的描述性细节转变到识别和建立更多资源的关联和联系上来,让发现资源之间的关系重要于发现资源本身,解决资源孤岛的问题。现在,图书馆有很多资源可以数据化,包括文献资源、书目资源、规范资源、元数据资源等都可以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发布为任意开放互联的关联数据,即将图书馆数据关联数据化。如书目资源,现在一本图书,在馆藏记录中就是一条记录,如果我们把这本书揭示到章,那就相当于增加了 1.jpg,如果细化到节,可能相当于 2.jpg,如果再细化到知识元,就有可能是 3.jpg4.jpg。我们图书馆有的是MARC记录,我们可以把它变成XML格式,将字段析出为实体,进一步赋予语义,再变成一种新的格式,将其数据化发布到网上,这就是一条路径。总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图书馆数据的关联数据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趋势4
图书馆功能智慧化

随着移动终端和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类信息感知技术、增强现实和大数据分析的采用,图书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将大幅提高。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是“书书相连”“书人相连”“人人相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可用。智能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根本性区别就在于它的个性化服务和智能交互能力。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单项信息交流为主,智能图书馆更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有应答的朋友,而不是简单的应答服务。
  
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最新版手机APP,当读者经过阅览室时,阅览室会主动与读者打招呼,APP将会弹出提示,在地图上显示所在楼层和所处的阅览室位置。对于普通外借室的图书,在手机上能够快速定位所在的书架位置。参考外借的图书,则通过APP添加到索书列表并提交索书请求。借书时,使用上图APP只要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在手机中生成一张二维码读者证。将来,读者门禁、自助设备都将支持二维码读者证的方式进行认证。

趋势5
图书馆阅读移动化

全民阅读近年来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图书馆在这方面怎样才能有更大作为呢?我们看到的一个趋势,除了图书馆内的阅读活动外,移动阅读成为了未来图书馆阅读的主要形式。
  
当前人们信息获取和阅读方式呈现出多渠道、移动化、社交化的特点,数字阅读正在逐渐融入大众生活,满足了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任何内容的阅读需求。数字阅读日益普及,从最初的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到如今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阅读。为此,许多图书馆都在移动阅读方面加大了投入。如上海图书馆,将打造市民数字阅读的整合服务平台作为近年来工作的着力点。目前, “市民数字阅读平台”提供中文电子图书近40万种、网络文学万余种、中文期刊3000种,中文报纸近千种,实现了支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多种载体的移动阅读。

趋势6
图书馆空间创意化

传统图书馆资源、空间和服务是三位一体的,而剥离了资源之后,图书馆空间对于证明图书馆的价值,就变得尤为重要。由于近年来数字信息和网络化的出现,使许多图书馆都面临到馆读者减少的困境。如何将读者吸引到图书馆,如何发挥图书馆作为空间的作用,是未来一段时间人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内外许多图书馆都在图书馆空间再造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实践,从最初的信息共享空间(IC)扩展为学习共享空间(LC)、研究共享空间(RC),现在又扩展为创客空间,使图书馆的空间再造运动从很多方面重新定义了图书馆。上海交大图书馆陈进馆长提出,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与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ons)两个IC以乘法关系结合起来,强化学术创新支持与文化素养拓展,并形成平方级的(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他认为 图书馆应成为活跃的学术交流中心、炫动的知识加工中心、蕴聚的文化传承中心。

趋势7
图书馆用户自主化

以用户为中心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核心战略。作为服务性机构,图书馆必须将用户及其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竞争的环境下,如果图书馆不能充分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失去的不仅是图书馆赖以存在的用户,而且也是图书馆自身。
  
过去,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由图书馆说了算,图书馆有什么资源,读者才可以利用什么资源。随着图书馆读者权利意识的提升和图书馆办馆观念的转变,图书馆用户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尊重和发挥。近年来开始出现的读者决策采购(PDA)就是很好的实践。更进一步的尝试最近发生在内蒙古图书馆,该馆开展的“我阅读,你买单,我的图书馆,我做主”的活动,让读者真正成为了图书馆的主人。

趋势8
图书馆工作规范化

规范化、标准化是各个行业获得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2008年10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了图书馆行业专门的标准化组织——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图标委”),负责“图书馆管理、服务,图书馆古籍善本的定级、维修、保护,图书馆环境等领域标准化工作”。除了制定和执行各种图书馆标准以外,制定图书馆工作规范也是未来图书馆的一个趋势。现在,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科学专业图书馆, 新的资源加工规范和流程规范都已经逐步生成,高校系统的CALIS,科研系统的NSTL,以及其他一些图书馆联盟也都在投入力量研制相关的标准化和规范,已经可以看到,我国图书馆标准化、规范化的趋势势不可当。

趋势9
图书馆馆藏仓储化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纸本图书的利用率大为降低,对这些纸本图书的传统上架存取方式已成为图书馆管理中颇不经济的选择。但像某些激进的图书馆那样,放弃已经电子化的纸本图书,则不仅是对那些纸本图书忠实读者的粗暴拒绝,而且从根本上违背了图书馆保存与传承人类文化的宗旨。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图书馆要想使自己成为充满未来气质的图书馆,就一定要在这个数字技术和新媒介日新月异的时代,既争当阅读文化新生面的促进派,又具有兼容和传承纸本阅读文化遗产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现有纸本图书150万册,按照图书馆纸本图书的传统排架,这座总建筑面积20531 5.jpg的图书馆,仅够勉强容纳这些纸本图书的上架存放而已。 但机器人所亨特图书馆采用了纸本图书的自动化仓储系统(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SRS)之后,只用该馆空间的九分之一,就能存储200万册纸本图书,既有效节省了储存空间,又方便用户存取。

趋势10
图书馆事业社会化

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图书馆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共同满足各类读者千差万别的需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大型图书馆,继续像巨无霸一样包罗万象,成为国家或城市文化的象征;而大量的社区图书馆更是星罗棋布,承担着城市和乡村图书馆服务体系末梢的功能,也许这些小型图书馆只是街边的一个凉亭,只是一个咖啡馆,只是超市商店的一个角落。但所有图书馆背后都可以有行业的联合,大馆牵小馆,各司其职,服务社会。
  
城市或区域的信息资源及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因为未来图书馆能够生存的根本原因是其有自己特有的资源,而不是因为其有单纯的资源联络节点。因为远程服务和互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发达,信息资源服务商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图书馆这个中间环节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商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模式将出现。这必然使得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受到挑战。而唯一具备竞争力的就是地区或地域的特色资源建设,这是图书馆独有的,相对成本最低的一种资源。因此, 城市或区域的特色资源建设就成为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源动力。特色资源的采集、加工、整理工作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反,外部资源联络节点的功能将逐步消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