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1针灸学术论坛暨黄龙祥教授新书新思想研讨会

 勇敢面对168 2019-10-31


       黄龙祥教授新书《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即将上市。本书融会经典文献,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了中国古典针灸学的理论原点、理论构建范式、检验规则和基本原理,对根于脉归于血气的针灸分部理论、明血气知病所定可治的诊病方法、以调控血气为核心义涵的针方之道等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凝聚先贤理论思维智慧的身体观、疾病观和治Liao观清晰重现,困惑当前针灸学界的诸多难题豁然冰释,对复兴古典针灸学理论、引领针灸发展、促进临床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

      黄龙祥教授几十年来致力于针灸学术史和古典针灸学理论体系的梳理和重构,其代表作“大纲”系列:《经络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和《中国新针灸学大纲》是其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其中第二部“大纲”是黄教授最为看重的一部,借此新书发布之际,301针灸科特邀请黄龙祥教授并于2019年11月28日举办针灸学术论坛,希望能就中医针灸学的理论创新以及古典针灸学的重读重构进行深入的交流,引发深刻的思考,探寻未来中医针灸学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黄龙祥教授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的学术带头人

局级重点研究室“针灸理论与方法学”研究室主任

曾担任:

《世界针灸杂志》主编

ISO/TC249/WG3召集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技术委员会针灸组。

主要研究领域:

1、针灸理论研究

2、针灸学术史研究

3、针灸文献研究

主要荣誉:

1、曾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华出版物(图书)贡献奖、“三个一百”科技原创图书奖,以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1997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全国**科技工作者”称号。

3、200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主要著作:

1、《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文版、台湾版、韩文版、日文版)华夏出版社,2001.

3、《中国针灸史图鉴》(中文版、日文版)青岛出版社,2005.

4、《实验针灸表面解剖学》(中文版、韩文版、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中国针灸四大通鉴》(包含:《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中国针灸经络通鉴》、《中国针灸证治通鉴》、《中国针灸穴位通鉴》上下)青岛出版社,2004.

5、《针灸腧穴通考——中华针灸穴典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黄龙祥看针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线下活动!

不能到现场者,请勿报名!

报名后将建群!

请加微信16601205838

咨询张老师!

      黄龙祥教授新书《中国古典针灸学大纲》即将上市,特节选《引言》部分内容以飨诸位读者:

(一)

      一遍遍与《黄帝内经》对话,总是“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而一种“窗纸将破”的预感让我依然不急不躁地一遍遍读。不知是这份真诚感动了上帝,还是打动了《黄帝内经》的作者,在一次不期然的阅读中,我找到了打开《黄帝内经》之门的钥匙——读出了《灵枢》的开篇和结语篇,即第1篇《九针十二原》和第73篇《官能》。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我又用近乎挑剔的眼光一遍遍研读这两篇,最终得出这样的判断:绪论篇和结语篇皆由同一人创作于汉代,尽管绪论篇《九针十二原》的创作素材有取自秦代文献者。

     《九针十二原》开篇即给出了针灸定义,明确以“血气”为理论原点构建针灸学理论体系名曰“针经”,并表达了“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的坚定决心。作者在这具有绪论性质的**篇,阐述了以下主题:

针灸学定义;

九针的形制及功用;

针道输穴的概念;

针灸**原则;

脉刺法;

五色脉诊;

补泻失误及救误;

针效的判定标准;

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及其本输;

五藏十二原。

古典针灸学的理论要素一一在列。

       而结语篇《官能》则总括约20篇要点(只可惜没有标明篇名,我花费很长时间逐条考定其出处),重点强调了以下要点:“经络”“本输”“九针十二原”“标本诊法”“五色诊”“刺法”“刺禁”“毫针补泻”“治则”“设方”“治神”“针灸定义”等,与绪论篇《九针十二原》首尾呼应。

(二)

       不久,我又发现了这两篇中耐人寻味的不寻常之处,即在本应粗描轮廓、提纲点睛的绪论《九针十二原》却详细描述了新旧两种“脉刺”法,甚至连“持针之法”“注意事项”这类细节都一一交待。如果说开篇中不惜笔墨于技术“细节”已显得很不合常理,那么在惜字如金的结语篇《官能》再次出现,则更令人费解。后来我通过细心研究《黄帝内经》的设计与表达,发现该书作者(或主编)是一位写作技巧极高的写手,不可能出现这样不可理喻的失误(或“败笔”),我**能想到的解释:这是作者特意的精心设计。正是从作者这一故意露出的明显“破绽”中我读出了其内心期待——期待读者将目光聚集在“毫针刺脉/输补泻调经法”,从开篇到结语,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特别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篇章《调经论》总论针灸理论纲要,最后也是落脚于“毫针刺脉/输补泻调经法”。

       为了使后人不错过这道藏在深处的“风景”,《黄帝内经》作者真是费尽心思设下层层铺垫:开篇即埋下吸睛的伏笔:“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接下来又借黄帝之口,精心设计出一个个关于针灸要道的追“问”——从不同角度问针之要、刺之要、身之要、脉之要、诊之要,不露声色地一步步将读者的眼光引向针灸之道的起点“血气”。

对于黄帝关于针灸之“要”的一个个追问,岐伯明确答道:九针之要在毫针,刺法之要在毫针补泻调经法,诊法之要在脉诊,治法之要在治神,身体之要在五脏四末,所以然者皆因于“血气”。

       为了确保读者领悟这环环相扣的铺垫,《黄帝内经》作者又精心设计了一组黄帝、岐伯间的君臣对话,更直白地表达其最想让人领悟的“一言”之要:即整个针灸学大厦建立在“血气”这块基石之上,“血气”是打开《黄帝内经》的密钥: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移精变气论》)

      正是这段黄帝带着不耐烦口气问出,而岐伯仍坚定不改的对答引起了我的注意,得此“一言”而“知其要”,将《黄帝内经》中的一颗颗“珍珠”寻按其原本的次序一以贯之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珍珠链。当最后一颗珍珠准确置于这条链上时,几十年读了不知多少遍的《黄帝内经》仿佛一下子活了,也分明感受到书的作者在对我微笑。

     我在前一部《大纲》——《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提出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那样对于血脉观察之细微,也没有哪个学科像中国古典针灸学对于脉象思考之深刻。脉象究竟能给我们提供什么关于健康与疾病的信息?”在这一刻有了明确的答案:在以血气为原点延伸出的各条路径中,血气的度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使得中国针灸人在长时间内对脉的色泽、形态、搏动等进行了极为细密的观察,获得了极为珍贵的脉症关联数据和规律。

      在针灸发展史上,毫针的发明具有里程碑意义,“毫针”在九针之中一枝独秀,成为九针之灵,正因为毫针是**一种兼具补虚泻实调血气之功的针具,将一个个从理论原点“血气”推出的理论要素连成一体,并落实到“调血气令和”这最后的“临门一脚”的正是“毫针刺脉/输调经法”,它既是针灸要道之所归,也是针灸之道“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的完美诠释。由此“血气-脉-毫针”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整个古典针灸学理论体系的主线。

(三)

       这时,一个更大胆的问突然冒出:如果《黄帝内经》构筑的针灸学大厦都建立在“血气”这块基石之上,那为什么不能用公理化方法将这个大厦呈现出来?我真的被这个大胆的想法吓到了,真不知道这一问最终将我引向无限风光的险峰,还是难以生还的深渊。我问自己:为什么几十年与《灵枢》《素问》一遍遍对话,都不曾生出这样的念头?只因为在我接受的所有教育中,被一遍又一遍地灌输,并被一次又一次地强化:公理化的演绎体系不可能生长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土壤中。直到我学习了分析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后,才恍然悟到实际上我早已被这个权威的话语深度催眠了。是《黄帝内经》中黄帝的一次次追问把我从催眠中唤醒,梦醒忽至的问又引发了下面一连串迟到的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