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是潇洒苏东坡

 七星钓客 2019-10-31
苏轼,生于公元1036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这位,就是我眼中和心中的最是潇洒之人——苏东坡。苏
东坡的文学造诣久负盛名:在诗,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他一改晚唐、五代以来的绮靡格调,开创“豪放派”词风;在文,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共同名列“唐宋八大家”。
可谓:大才子的潇洒也必定非同一般。正因苏轼才华出众,二十二岁便中了进士。开始时仕途是一帆风顺,他很快晋升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还担任礼部尚书,掌教育、科举、外交等事。可以说,人生一开始,苏轼就有了可以潇洒的资本。
但从宋神宗熙宁初年,到宋哲宗,再到宋徽宗,这几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因“乌台诗案”,先后被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颍州、扬州、惠州、琼州、昌化等地,担任一些毫无实职的闲官。数十次的人生失意,对才华横溢的苏轼而言,着实让他情郁于中,难施抱负。但是,苏东坡喜欢游历,喜欢交友,更喜欢好奇探秘。他把游历交谈间的所见所闻,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异事都记录下来,用他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短小的笔记式文字,留给他自己和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字里行间,足见大才子的乐观旷达与豪迈气概。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使他能坦然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挫折。苏轼游历山水之间,能够身心了无杂尘,我们且看他潇洒走一回。

(一)闲者便是主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如此贴切生动的比喻,也只有心如止水的人,才能在清凉如水的夜晚,有这般通透的感受。
苏轼,能在一个“解衣欲睡”却因不想辜负美好月色而“欣然起行”夜晚,直接去承天寺而且找到同样“未寝”的挚友张怀民,一起赏月下美景,实属人间乐事。
而且,他俩还都是“闲人”,想必那时那刻,他们二人的闲适漫步自不必细说,单就月影下两位被贬之人,可能没有明说但内心的悲凉和些许怀才不遇,就让两位能在逆境中自得其乐的人彼此默契同行。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是在人生处于的低谷之中之时呢!“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也许,正是这些人生遭遇,让苏轼能够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拥有非同凡响的经历,能够思考百味人生,从而成就唯一的苏东坡。
闲时,与友人一起,赏自然美景,品人生百味,做自己的主人,何惧“山雨欲来风满楼”,且看“我自潇洒天地间”。

(二)逐梦永远在路上
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曾在沙湖那里买地,而且还常去察看土地,可见,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不幸染疾,得以与一位失聪的名医安常相见。
令人称奇的是:苏轼以手写字代口述病情,大夫用眼看文解病情,应该是首次见面,这默契程度可见一斑,两位都实属“高人”。苏轼病好后,二人已然成为朋友,共游清泉寺。我们不得不承认,苏轼的交友能力如此之强大。就算在人生失意之时,苏轼仍能广交天下“知己”,一起“不负光阴”,赏景同时,感怀人生。如此豁达之境界,值得点赞学习!
苏轼触景生情的人生感叹:“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的,谁说人生不能再少年,流水尚且能从东向西奔去(中华大地常见地势为西高东低,兰溪西流,比较罕见),那么就不要总叹息岁月流逝一去不返。他痛快喝酒,畅饮而归。
殊不知,苏轼认为人能返老还童也未可知!一代大师的豪放情怀让我们注目远眺:高山仰止,然心向往之。登高望远,与年龄无关,是我心所想。正如苏东坡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行动,又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梦想。逐梦路上,他意气风发,势不可挡,最是潇洒苏东坡。

(三)且行且珍惜
苏轼热爱生活,爱好锻炼。一日,他在松风亭下放开步伐走路,怎奈脚乏,想休息一下,可远眺亭子,亭子尚且还在云端。想着如果赶去亭子里歇息,不知何时能到达,何况此时已很疲累。瞬间,苏轼顿悟:何不就地歇一歇呢?
其实,人真的应该在感到非常疲乏之时,不要固执地非得选择某个地点目标,应该赶快休息,以达到最有效的缓解劳累之效果。于是,纵观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紧张而繁忙,经常忙于完成任务而忘记疲惫,忘我工作,忽视自身健康,总是找许多看似是理由实则为借口的条条框框,透支了身体健康,导致各种不适甚至疾病,悔不当初。
所以,我们佩服苏轼的善于思考和心思缜密,领会苏轼的人生感悟时。他能自我解脱世俗的羁绊,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过健康、率真、随性、自在的生活。这种且行且珍惜,不正是苏东坡潇洒人生的体现吗?

(四)乐在其中
时间是哲宗元符二年,正值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月色甚好,又有几位老书生造访苏轼,于是他们一同开心地出去散步赏景。
所经之处,更见汉民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屠户酒贩等生意兴隆,一派祥和热闹的气氛。苏轼自然喜不自禁,万分陶醉在这喜庆不知不觉,他回到家中已是三更,舍中人早已熟睡,鼾声接连传出,不由让苏轼体会到“幸福,原来就是这么简单”!于是,苏轼笑了,并自问:什么是得?什么是失?他不禁想起大文豪韩愈曾说过:想要钓大鱼就应去远方。其实,苏轼认为:钓鱼的人未必志在大鱼!
由此观之:苏轼的志向,不是所谓的“大鱼”或“鸿鹄之志”,而在于只要百姓和乐,安居乐业,和睦快乐,他就高兴喜悦!这与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后乐”观点一致,与孟子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与民同乐”思想相通。所以我们不难理解,苏轼行走在天地间,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已经超然于个人的得失。即使怀才不遇,屡遭贬谪,他也不仅能自得其乐,更能拥有“推己及人”“济世天下”的博大情怀。这种大爱,让苏轼在举手投足间,潇洒乐开怀。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像苏轼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刚正不阿,这样放荡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让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阅读东坡,走近东坡,与东坡为友,实属人生荣幸。
徜徉于苏东坡的文字海洋,感受着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体悟到潇洒人生的真谛。最是潇洒苏东坡!
愿你我也能享受闲适的时光,保持内心恬淡,安闲自在,悠然自得。在纷扰的世俗中找到一方静谧之地,安心潇洒行走,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摘自《正道语文》张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