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系列08:法家的先驱者

 陆一2 2019-10-31

法家的先驱者 

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儒墨道的思想已经是蔚然成风,而法家的思想尚处在萌芽阶段。此时,在魏国的一个上郡小城,一位新太守悄然上任。此人就是后来法家的先驱,也是让魏国真正富强的关键人物,李悝(kuī)

关于李悝的故事,我们曾经在讲到韩非的时候提到过,这儿呢,再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在魏文侯的早期,李悝只是一个边郡的太守,承担的是戍边的任务。因此时不时地也要应付一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战斗力,李悝别出心裁,下令用射箭比赛的结果作为庭审的依据。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想打官司,那就甭说你有理还是他没有理,只要您把箭射到标准的箭靶上,这个官司就算你赢了。

这个命令一下达,上郡的老百姓是不管老少男女,那全都开始练箭。这个道理我不说您也明白,对了,您不练箭,这官司就没得打。 到了后来,不明就里的秦国军队来上郡挑衅,结果被打得是四散奔逃。

这一战不仅震惊了秦国的军队,也震惊了魏国的上下。这魏文侯一看,好家伙,没想到自己国家境内竟然有如此的高人,于是赶忙命人将李悝请到了宫中,并且拜他为相。

∆  变法

于是,手握相印的李悝毫不含糊,开始了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在农业和经济上,李悝是鼓励百姓将土地最大潜能开发出来,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除此以外,李悝还成立了国家粮库,在丰年的时候呢,将粮食收购起来,而到了荒年再把粮食放出去,这个政策叫做平籴(dí)法,通过这种方式,粮食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老百姓也免去了被奸商的盘剥。此后的两千多年,历朝历代都延用了这种平籴法,唯一不同的,只是名字的叫法不同罢了。

在现代人看来,这些措施是不足为奇的,但是在当时却是意义重大。在前面我们说过,战国时期是狼烟四起,所有的国家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扩大自己的军备,很少有人真正去管老百姓过得怎么样。而李悝的改革则是以人为本,将农业生产当作国家的头等大事来抓,这在当时绝对是启发性的改革,以至于后来许多国家的改革都将李悝作为了参考的对象。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李悝强力推行变法,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名为《法经》。因为讲述的是如何依法治国,因此李悝也被后人视为战国时期的法家第一人。数十年后,商鞅从魏国前往秦国,带的就是这本宝典《法经》。不夸张地说,《法经》的颁布在那个时候绝对是划时代意义,甚至直接影响了秦国的法律的形成。

∆  李悝

魏文侯没想到,这一个简单的人事变动,竟然拉开了战国时期第一场变法运动的序幕,在李悝的带领下,魏国从此踏上了致富康庄的大道,其发展速度之快,令当时的诸侯望尘莫及。

当然,虽然魏国的经济发展是有声有色,但是从军事力量上来讲,魏国还是不够强大的。隔壁的秦国虎视眈眈,依然在威胁着魏氏的安全,双方时不时地也会擦枪走火。而齐、楚两国,那也没闲着,没事儿就过来袭扰一下,捡捡便宜。

在这样强敌环伺的局面下,魏文候深深地感到:所谓的富国强兵,光富国那是不行的,要在弱肉强食的年代生存下去,必须要走强兵之道

——  明天再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