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化州董氏宽公源流考

 荷香月暖 2019-10-31

    任何人不要信誓旦旦认为族谱就是自己先祖撰写的,其实也有托谱匠所为。有姓氏研究者考证:“史料显示,朱熹作谱序的家谱多达十几个,甚至更多。但有的是真,有的则是伪作或抄袭。他的一篇谱序,竟为周、黄、刘、戴、吴、洪等姓氏的家谱同采用,其中只姓氏一字之别,其余文字均雷同。明清时期,甚至有了职业谱师谱匠,专为一些家族制作假冒伪劣家谱”。我认为其中的迁徙事件、路径,是可供研究的,为追根溯源提供线索依据。明清之后的世系基本可以采信。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化州董氏宽公源流考

              广西  贺州钟山   董全吉

【摘要】化州董氏宽公谱谱系,修谱于明朝时期。广东的董姓、许姓、高姓有的谱一部分谱系基本一致;昶、曦等名字参照王审知后裔改名;一些官名也是参照“翁承赞的福建盐铁副使,其故里被命名为昼锦庄”而冠称;楼前、楼后两支不可采信,毕竟这些属于雷同。王延政以王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均任都指挥使。这些人年龄基本相当。董思安不可能参与从光州固始入伍,然后入闽。 王审知的父亲没有与其三兄弟入伍,思安 “吾辈世为王氏臣”以及资治通鉴记载的“唐主以思安为漳州刺史,思安辞以父名章,唐主改漳州为南州”证明,董章不是跟随王审知的父亲而是跟随王审知征战。董宽的先祖迁徙于王审知从固始至福建,不是迁徙于湖北江夏,定居福建后大都在福建内小范围迁徙,只有到宽公的父亲漂洋过海至文昌,最后宽公迁徙至化州茂名。迁徙路径为:河南固始县-----福建-----莆田-------福建省北部南平-------泉州------文昌-----高凉石龙东岸塘表。追溯福建,从福建族谱记载河南固始的迁徙,宽公支系与董章公支系关系密切,从迁徙时间、事件等比较,董章公是宽公先祖的比较吻合应该属于董章公世系可能性最大。

  关键词:董宽   王审知   莆田   壶公山  内厂   

1、化州董氏宽公有部分谱世系与高姓、许姓雷同但有一些差异

粗略看此谱,该谱从三十六世开始添加考妣以及其他内容,很多地名与福建相关联。我暂且不剔除其与高姓、许姓基本相似的部分。就会发现:

36世:昶(chang,族谱以永+口,应该是抄谱错误)荆州刺史,立庙闽省莆田县仁德里白云院边,史氏一子,有关昶公,相似就有:许氏。许春安《闽台许氏同根同源》(http://www./2015/0817/22975.html)“唐荆州刺史许昶,避乱入闽,领长子许钦迁居福建莆田,次子许钟随伯父许永迁居江东丹阳,许昶公被奉为莆田仁德里楼头村始祖。”;《粤西茂名许氏源流考》记载:““昶”为入“闽”始迁祖。(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19/08/35035541_680322352.shtml)据《番禺潭山许氏大宗谱》载因由:昶公,唐河南洛阳迁江西乐平人瑶葵公次子也,……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天宝十四载,干支纪年为乙未羊年。天宝十四年,唐玄宗统治,安史之乱爆发。)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安禄山攻占洛阳,郭子仪败北招兵时,见公文武全才,招为御卫。从郭子仪来往征战,破史思明于河北,升为代州节度使参谋。至德二年(757)下冯翊奔河东,袭潼关以统回纥军得两京,有功官拜为荆州刺史。受李辅林部排挤,辞官隐居江西饶州乐平。宝应元年(762),江西农民军与歙州义军首领,方请联合攻克秋浦、饶州等地。公为避兵灾之乱,领长子钦公迁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瑶葵裔孙许昶,唐朝任荆州剌吏(今湖北),南下入福建,子孙奉为入闽始祖,立庙于兴化府莆田县仁德里楼头村。……”。

37世:钦公,唐司法参军,迁闽始祖,恭人。李氏二子。葬于东岭伏兔望月。查阅资料:福建莆田市荔城区福建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锦墩村东岭;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斗北村东岭;等等……。

有关许氏、高氏、董氏三姓,从昶公至峰公的一段族谱世系基本一致。

   我早在2012年就以这些世系,属于谱匠所为。但本文为作为研究地址迁徙加以研究。

38世:全公,唐戊辰(848唐宣宗李大中二年)进士,官中丞大夫。淑人宋氏,一子葬。三山朴坑后青龙下水。查三山可能为今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这里有上坤村坑仔底及坑门头山塘等。

愈公:官中丞;

39世:实公,字汝诚,咸通(860~873)进士,初授台州推官,后迁端州刺史。安人王氏,二子。初授台州推官,台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市、宁波市,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

   40:铁,字体刚,唐龙纪三年(892年历史上没有龙纪三年。龙纪元年(889)正月一日,昭宗大赦天下,改文德二年为龙纪元年。大顺是唐昭宗李晔的第二个年号,此时期,唐朝继续衰落,吐蕃入侵,唐朝逐渐走向灭亡。时间是890年至891年。,少习礼,中乡试,赴京释褐,任陆州参军,迁节度史。夫人方氏,莆之楼头基祖。

铜,字体健,唐乾宁丙辰(896)进士,初授京兆府参军。光化二年(899)迁德清尉。天复三年(903),择秘书郎。天祐元年(904)奉使赍册于闽王审知。后梁开平四年(五代十国时期910),奉同翁承赞859~932再赍册于萧琐既而复命。乾化三年(913),授福建内厂明朝官署名盐运使盐运使指的是官名。始于元代,明清沿之,其全名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简称"运司"。加朝散大夫。今福州华山寺乃所……本院碑载葬本邑北门外鹭鹚展翼,夫人王氏三子:憬、恒、侃,莆之楼后基祖。

   查:莆田楼头,位于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海星村楼头(上文记载在莆田县仁德里楼头村。今记载有:仁德里阜安市(今龙华镇))。《十国春秋·武肃王审邽》:"中原乱,公卿多来依闽,天复二年,即公元902 年,王审邽遣子延彬作招贤院礼之,振赋以财,如唐·右省常侍李洵、翰林承旨制诰兵部侍郎韩偓、中书舍人王涤、右补阙崔道融、大司农王标、吏部郎中夏侯淑、 司勋员外郎王拯、刑部员外郎杨承休、弘文馆直学士杨赞图、王倜、集贤殿校理归传懿,及郑璘、郑戬等,皆赖以免祸。"先后出入该院的名士还有秘书省正字徐寅,右拾遗户部员外郎、京兆府参军翁承赞和太学博士倪曙等人

   41世:憬,字伯上,粹文学授长沙县丞孺人,郑氏五子。葬清平里太平山名仙人大座有墓铭。查:宋嘉祐八年至宋末(10631279),莆田崇业乡县治附郭有延陵、清平、常泰、保丰、孝义、延兴6个里;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青州镇中坪村清平山,有福建福州闽侯旗山南麓的太平山。因此,依据上文,应该以莆田县清平里。

恒,字伯平,后晋天福已丑己丑年在天成四年和大和元年间的929年,后晋天福年间没有己丑年,只有天福四年己亥年939年,后晋天福元间936~后晋天福九年944进士,官福州推官,迁员外郎。安人林氏合葬太平里了岭南名双马饮泉,一子。查有福州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太平里,有福州台江区羊头口太平里。

侃,葬赤岭牛头山名仙人负剑。福建寿宁牛头山,赤岭:山名。在今漳州市漳浦县。福建晋江安平黄俨在《金墩赤岭乡土记》载:"初发漳州,西行三十里,至赤岭,即长泰枋洋也,金墩黄氏於此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

42世:涉及福建地名的记载有一度公葬楼头山坑名仙叶还珠,暂无考楼头山,查:有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海星村楼头。依据上文考证,应该以:莆田县仁德里楼头村。

43世:豸 zhì 公,葬保丰里螺仔山南丰院。查:莆田有保丰里(建上文《莆田县-唐至清代区划》

48世,莆公四兄弟,没有其他记载。

49世:峰公,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为祁门尉,迁湖广武昌,司户籍湖始祖。葬江夏县壶公山西,某氏三子。查阅:壶公山独秀于兴化平原上,历史的笔墨纵横中,几乎莆田所有人文事件都与此山有关,朱熹更是一言道出:“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壶公山因此被视为莆田文化的象征和地标。湖北没有壶公山。因此,以湖北江夏作为迁徙的地方缺乏依据。同时,该峰公与高姓雷同。

2、三姓谱分析,属于不同源,但迁徙地点莆田基本可采纳

从三个姓氏的族谱对照发现,董姓比高姓略有增加世系的名字与世代,增加了实、华、辉、莆;豸 zhì 公上一辈链接分别为一广和一才;许姓德、华、辉属于兄弟,董姓的华、辉属于德公之子。且其他名字有差异。因此,不属于福建的董杨的关系,董高两姓不同源。

董许两姓谱对照,迁徙组,地名一致,峰公上一世之前,基本一致。虽有其他名字差异,但有一世代的华公,代数有别;因此,董许也不属于同源。

如此,只有一种可能,属于谱匠所为。但可以对其描述,基本确定为先祖迁徙福建莆田。

3、三大谱序的杜撰,圆润先祖迁徙过程

这些修谱时间对应为:也就是第49世董峰公,那么,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他的父亲是:莆公。依据上述峰公之前董高两姓差异,莆应该是源于福建莆田的代名词。

   从其后的修谱发现,基本对应在51世岗公,52世彦公。第二次距离第一次修谱为42年,还说得过去;但第三次距离第二次仅仅23年,这样频繁修谱,则应该仅仅是编写,尚未修谱。

  仔细分析宋蔡维卿撰《董氏族谱原序》(一):以福建莆田“兴化府首僧,谓予日:此处有董氏二族,一居莆之楼头,一居莆之楼后”道出有两支不同迁徙来源。又以“铁公子孙居于莆之楼头。而家焉。厥后出其家谱,并其篇咏数百,号昼锦堂 以“铜公”高祖原居住仁德里。以龙纪三年“铜公”作为莆田楼后定居。“涖(li、安南尉)公之子(莆公)告予”得以修谱。那么,结合这些雷同的名字,可以确定属于借用名人作序,以莆田人用莆公代名,伪造了世系族谱。

第二个谱序宋嘉定八年(公元1216年)乙亥岁夏朔日大理寺少卿陈一振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二),除了以“由景州而闽而楚之盛”外,基本都是客套话。 据《景州志》考据,董仲舒下帷讲诵在别墅董学村(今属故城县),“盖三年不观于舍园”,也就连接到董仲舒了,那么第一个谱序编造世系名字,第二个就追溯董仲舒了。“今年夏其熵传裔孙太仆寺正卿名岗字道隆,一日造予语曰”族谱记载“岗公(附注:峰公之孙),字道隆,官太卜寺正卿,葬江夏县小鹿山右一鸟独宿二子”。也就是说明以岗公此时期为修谱时间。

   第三个谱序《董氏族谱原序》(三)宋嘉熙三年岁(1239)在已亥孟春吏部侍郎改授国子监司业陈埙顿首拜撰以第一谱序“埙自吏部之暇,改授国子监司业,得与祭酒穆公周旋,亲见其家谱并其篇数百,韦号昼锦堂集”为,以“陈”自己“披阅卷端,而知其先德之厚与今日之盛也,公谓予曰:吾祖仲舒公自广川一脉相传迄,节度使铁公子孙居莆之楼头,盐运使铜公子孙居莆之楼后,嗣后十传至峰公为湖广武昌府江夏司户。因而家湖盖自川而闽而楚。”把董仲舒至福建莆田楼后,至峰公为江夏编写圆润。该“川”本意应该是“广川”,然而,其迁徙的路径是不符合的,仅仅属于杜撰。

   首先忽略了峰公葬江夏县壶公山西,其实为福建莆田的壶公山,而这岗公葬江夏县小鹿山,查询麓山,发现麓山寺又名慧光寺,万寿禅寺,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腰,麓山寺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道场之一。对于岗公在江夏存疑。查阅的商品名麓山郡,难以认定属于原始地名。成都有一个:天府新区麓山;当然也有指某一山麓。如王审邽墓位于泉州市区东郊凤山之麓。结合其先祖基本位于泉州,应该在莆田比较可信:小鹿山应该是指莆田大岭西玳瑁山麓

  4峰公世系尚存矛盾,永公则为比较可信

   既然,这些都是杜撰的,那么哪一个才是先祖比较可信的名字?峰公之前是不可采信了。那么,峰公呢?我认为是一个与高姓同名存在的名字。

   谱序(一)见上文,以以莆田人用莆公代名,伪造了世系族谱,后人不是在莆公时期修谱,而杜撰莆公的存在,那属于先祖在莆田居住是可信的;

四十八世峰公为淳熙八年(1181)进士,四十九世峰公之子永公,南宋庆元元年(1195)进士;岗公为峰公之孙.若要修谱,这两进士必定修谱的,留下其芳名。然而都没有,那就证明谱序的官职连同人名是杜撰的。这两人也不是进士。

     从“铜公”乾宁丙辰(896)进士,推导其祖父“全公”(董仲舒38世裔孙)戊辰进士为唐大中二年(848),约808年出生。那么,董仲舒(公元前179-104),虽然世系间隔基本符合,然而,“全”( 38世,848年进士)----实(39世)---铜(40世)---憬、(40世,恒,后晋天福己丑(929)进士)----(一度,建隆元年(960)进士)、一才(41世,开宝六年973年乡荐)----豸(42世,天圣二年1024年进士)----德(43世)-----华(44世,宝元元年1038乡荐)----(45世,元符三年1100年进士)----(46世)------莆(47世)-----峰(48世,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永(49世,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进士)-----岗(50世)-----恃(51世)-----穆(52世,宝庆己未(宝庆无己未年,1225~1227进士)……

从细致分析,42世与44世进士,相距16年,不符合;45世与44世相距62年不符合;52世与48世相距46年不符合实际,49世与48世相距14年时间略短存疑。因此,峰公世系值得怀疑。毕竟谱世系整体不符合。也就是谱的世系时间不准确。

因此,涖(li、安南尉)公之子(莆公)告予”得以修谱,以“莆”公作为迁徙莆田仅仅勉强。然以永公作为族谱源流,就相对比较可信

此时永公为 南宋庆元元年(1195)“进士”,约1165年出生。

   5、宽公先祖迁徙路径

从以“莆公”时期的宋蔡维卿撰《董氏族谱原序》、岗公时期的宋嘉定八年(公元1216年)乙亥岁夏朔日大理寺少卿陈一振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宋嘉熙三年岁(1239)在已亥孟春吏部侍郎改授国子监司业陈埙撰《董氏族谱原序》。依据“莆(47世)-----峰(48世,淳熙八年1181年进士)----永(49世,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进士)”,查阅:  蔡襄10121067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蔡确10371093,泉州郡城人)、蔡京(10471126,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蔡洸11211177,福建兴化仙游),以“莆公”1181-30=1151年修谱,查蔡伸(1088-1156年),因此,修谱人在蔡伸、蔡洸两代人的同期;《泉州十大姓氏源流——蔡氏》、宋代仙游枫亭《蔡氏一门二十三进士》没有蔡维卿。

可信的世系:

(1)永公:宋庆元元年(1195)登进士第,授礼科给事,升太仆寺少卿。安人方氏。

(2)岗公:字道隆,官太仆寺正卿。葬江夏县西门小麓山右一鸟独宿。二子。(为宋嘉定八年(1216)乙亥岁夏朔日大理寺少卿陈一振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二)的时期)。上文认为:小鹿山是指莆田大岭西玳瑁山麓。

(3)侍、(彦)

(4)混:宋淳祐四年,由乡荐官至寺丞。安人李氏;礼:葬松柏根龙马饮泉;椿:宋淳祐七年,由乡荐登国子监助教,安人赵氏;穆:宋宝庆已未进士,任刑部司务迁史科给事,升国子监祭酒。夫人吴氏,御葬九峰山三子。

查阅:松柏村,福建省南平建阳区将口镇松柏村。位于建阳市西北部,东与将口村连接,南与莒口镇长埂村及山尾村交界,西和武夷山市黄土镇枫坡村、兴田镇西焦村交界,北和横塘村接壤。当然,贵阳、成都、荆州等地也有这一名称,但结合穆公分析,属于在福建南平比较可信。

九峰山。福建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九峰山位于南平市南面,是闽江起点第一山,与市区隔西溪相望。因这里九峰重叠居市区周围诸峰之冠,故名。山上环境幽静,树木苍郁。山中有南平古八景的"九峰月朗"、"猿洞秋风"等景观。宋代著名学者李侗、朱熹曾在这里讲学,赞美九峰景致为"九朵芙蓉"、"九叠翠屏"。

证明这一代人迁徙至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福建省北部南平。

(5)全:宋宝祐二年由乡荐官至中丞,安人叶氏。葬文昌县美女怀胎。三子;汉 :宋宝祐四年,以文学赴京授助教,迁侍郎,安人吴氏,葬青山村虎头下落;宋宝祐六年由里选出身知县,安人花氏。葬锦亭左明月光照。

   查: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曰文昌。

青山村。福建青山村系惠安县山霞镇一行政村,位于八闽第一金滩 青山村位居山霞镇重要的旅游区建设的金三角地带;

“锦亭”:泉州石狮市蚶江镇锦亭村一带,百姓在亭子下的路旁筑舍而居,称“亭下街”。故以此亭命名,曰“锦亭”。

也就是除了宽公的父亲全公到了海南文昌,全公的其他的两个都在福建泉州。证明,全公从福建泉州迁徙文昌。

(6)守;安;宽:字世广,号居一,谥简敏,宋景定癸亥,由乡荐任高凉石龙教谕,附籍兴贤坊,都九甲,郭水东岸塘表居焉。迁高凉籍石龙始祖。

    于是,一条迁徙的清晰脉络呈现:莆田-------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福建省北部南平-------泉州------文昌-----高凉石龙东岸塘表。宽公没有兄弟在海南文昌。

     6、宽公谱系的谱匠修谱时间在明朝

  什么证据证明是谱匠杜撰在明朝?突破点在“铜公”,这编写出来的“铜”、“铁”名字,也真与那时的历史有关。关键在于上文有族谱“铜公”几个关键名词:盐运使注意与唐朝盐铁使的区别、内厂;以及所涉及的三大事件:“天祐元年(904)奉使赍册于闽王审知【21】。”、“后梁开平四年(五代十国时期910),奉同翁承赞22】(859~932)再赍册于萧琐既而复命。”、“乾化三年(913),授福建内厂明朝官署名盐运使元朝之后官名加朝散大夫。”

    唐朝盐铁使或者盐铁转运使,不是元朝之后的“盐运使”,这是主要区分。“盐运使”其全名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简称"运司"盐运使”官名。始置于元代,设于产盐各省区。明清相沿,其下设有运同、运副、运判、提举等官,有的地方则设“盐法道”,其长官为道员。这些官员往往兼都察院的盐课御史衔,故又称“巡盐御史”。他们不仅管理盐务,有的还兼为宫廷采办贵重物品,侦察社会情况,是当时能够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个机构。

    而盐铁使:肃宗干元元年(758)﹐第五琦以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使﹐这是盐铁置使之始。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兼掌银铜铁锡的宋冶,多特派大臣充任或由淮南节度使兼任,常驻扬州;盐铁转运使:使职名。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以社会动乱,关东漕运宜有倚办,遂以通州刺史刘宴为户部侍郎、京兆尹、度支盐铁转运使。盐铁兼漕运,自此始。诸道盐铁使常兼诸道转运使,通称盐铁转运使。盐铁使在当时是握有财权的重要官职。

   此为区别之一。其二是内厂,是明朝的官职。固确认谱匠在明朝撰写所为。

   当然,修谱追溯是在哪个时期迁徙,则道出在闽王审知以及“天佑元年(904年),翁承赞奉昭回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开平四年(910年),朱全忠以翁承赞为册礼副使,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后朱全忠任命翁承赞为福建盐铁副使,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因朱全忠日渐骄恣,翁承赞辞官回闽。王审知即拜他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其故里被命名为文秀乡光贤里昼锦庄”的时期。这“昼锦庄”以及翁承赞的官职,也就自然成为族谱参照的官职记载:以蔡维卿名义厥后出其家谱,并其篇咏数百,号昼锦堂”,并以“铜公”为“自吾祖盐运使铜公至少监巨材”。

   此外,许昶、董昶、高曦来源,也参照了闽王。《新五代史。卷六十八 闽世家第八》“继鹏,鏻长子也。既立,更名昶,改元通文,……昶弟继严判六军诸卫事,昶疑而罢之,代以季弟继镛,……延义立,谥昶曰康宗。延义,审知少子也。既立,更名曦,遣使者朝贡于晋,改元永隆。……延政,审知子也。曦立”。( 王延义,后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

     7、王审知时期,迁徙福建的董氏

中和元年(881),寿州(今安徽寿县)屠户王绪起兵攻克光州,王审知与两位兄长一起加入王绪的农民军,随之转战福建。光启二年(886)八月,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带兵攻打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打基础。这是历史上的三王入闽第三次迎来大批河南人。

笔者于2014年整理一文《<旧五代史>氏名人录》记载的“董璋,子董光业”没有到福建攻打,又因王审知五代祖:王晔,为固始令。因"民爱其仁",被当地百姓挽留,最终定居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曾祖父:王友,赠左仆射,光禄寺卿;祖父:王玉,字蕴玉,赠秘书少监,累赠司空;父亲:王恁,终身务农”。那么,董璋非董章。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郑二王韦张》记载:“董汉勋,弟镣,累官汝州刺史。乾符中(860—879),王仙芝来攻,镣拒之,自督勇士与别将董汉勋守南、北门。城陷,汉勋力战死,镣贬韶州司马。终太子宾客。”还没有到王绪起义。故不是迁徙闽之祖。

张琴《莆田县志》载:唐吏部尚书董勇,由晋江迁莆,居南门外。《游洋志》载:董氏,古陇西人,出自光州固始县辅王审知入闽,寻移清源东里龙眉。今子孙迁于永福大障。而龙眉有祠在焉。http://www.sohu.com/a/135938327_250844

    《资治通鉴。后晋纪六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945)》唐兵围建州既久,建人离心。或谓董思安:“宜早择去就。”思安曰:“吾世事王氏,危而叛之,天下其谁容我!”众感其言,无叛者。丁亥(二十四日),唐先锋桥道使上元王建封先登,遂克建州,闽主延政降。王忠顺战死,董思安整众奔泉州。唐漳州将林赞尧作乱,杀监军使周承义、剑州刺史陈诲。泉州刺史留从效举兵逐赞尧,以泉州裨将董思安权知漳州。唐主以思安为漳州刺史,思安辞以父名章,唐主改漳州为南州,命思安及留从效将州兵会攻福州。庚辰,围之。
http://www.eywedu.com/Classic/zztj277.htm),是董思安的父亲为董章的记载。“我世代侍奉王家”证明,董思安的父辈董章是跟随王审知家族的。

     《仙溪志卷四》http://www./a/5770q/52369b.html董思安:“董思安与留从効、王忠顺合谋杀黄绍颇,请王继勋,为刺史、累迁军帅。思安身长九尺,勇冠一时,号大虫。南唐兵攻建州,思安与王忠顺领兵赴难,战数不利。或说二人以去就计。思安曰:“吾辈世为王氏臣,今危而叛去,天下其有容我者乎?众感其言,无有叛者。城陷,忠顺力战死之,思安全其众奔归泉州。南唐师征福州李宏义又与从効统兵,以为应授嗣,主闻而嘉之,以为漳州刺史,思安辞以父名章,乃改为南州。时留从愿为副使,其后酖杀思安自领州事” 【 见清源志】”此记载董思安的去世。记载事件:南唐在泉州还有驻军,这是留从效的心腹之患。南唐保大五年(947年)三月,留从效趁南唐军占领福州失败之际,办了一场酒席,强逼南唐驻军撤出泉州。南唐李璟无奈,只得借坡下驴,任命留从效为泉州刺史,董思安为漳州刺史。但是,控制漳州的董思安虽得留从效信任,毕竟是外人,不如留氏家族自己人控制最放心。留从愿,是留从效的兄长。公元949年,南州副使留从愿用毒酒杀害董思安而代之,留从效之兄、自此留从效兼有泉、南二州。南唐李璟只得封其为晋江王,表示南唐对留从效割据漳泉二州的承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1050283134815594

从唐广明元年(880)十二月黄巢义军进入长安,到唐中和三年(883)四月大齐军主力在黄巢带领下退出长安,历时二年零四个月;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安徽寿州屠者王绪率众起义,占据霍州,八月攻陷寿州,九月攻克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县)王绪得寿、光二州后,急于扩大队伍,广招民士,光州固始县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此时加入了王绪的队伍,因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当时为县里的小吏,被王绪任命为军官。王绪兵少将寡,以蔡州秦宗权给靠山,秦宗权任命他为光州刺史,让他带领所部合击黄巢,王绪因实力不允就故意拖延不动,秦宗权大怒,派兵攻打固始县,王绪无力抵抗,命妹夫刘行权为前锋,转掠江、洪、虔等州,又折入福建,率五千多人队伍南下,于中和五年(公元885)正月(三月改光启),从闽南漳浦入闽,一举攻克了漳州。“光启元年正月庚辰,荆南军将成汭陷归州。是月,王绪陷汀、漳二州。”(《新唐书。卷九 本纪第九》)。光启二年(886)八月攻下泉州城。景福元年(892)二月,攻打福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攻下。范晖向威胜节度使董昌求援。董昌派温、台、婺wu州之兵五千人救援。最终在景福二年(893)攻克福州。福建各地势力纷纷归附。由此王潮全部占有闽、岭五州的地盘。

可见,王绪部队在光州(唐以后建置稳定,固始县多隶汝宁府或光州。)扩充,王审知862925加入队伍,光启元年(885)进入福建境内。王审知是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非山东)人,王潮、王审知兄弟三人共奉一母,不肯弃老母亲于战乱,苦苦相求王绪,王绪大怒,要把王潮、王审知的老母亲来个斩立决,在众将士们的苦苦相求下老母亲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王绪是安徽寿县人,王审知是河南固始县人。思安 吾辈世为王氏臣”又《泉州府志忠议篇》载:“唐末董章,随王氏入闽六十七姓之一。其先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子董思安。”则董章是固始人,非山东琅琊【24】成武一带人氏。据载:王审邽【25(858-904),字次都,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秦名将王翦的后代,琅琊王氏士族。公元885扶母随兄弟王潮、王审知率义军入闽后,唐·乾宁元年(894)权泉州刺史,光化二年加兵部尚书、琅琊郡开国男。此琅琊为南琅琊郡,位于江乘县界(今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王审知德政碑》云:“潮付公以戎旅,仍具表奏,寻加刑部尚书、威武军留后,俄授金紫光禄大夫、右仆射、本军节度使,又改光禄大夫、检校司空,转特进、检校司徒,又转检校太保、琅邪郡王,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百户”。 王审知(862~925年)祖上曾做过固始县令,后来直到父亲王凭仍以务农为生。王审知的哥哥王潮做过小吏。以“董章先祖为来自琅琊成武一带,成为鲁南董氏与王氏几代人结为连理后,随王潮一族先人为官宦游固始,董章先人系其先祖乃南下之平卢军旅族人”没有历史依据与事实佐证。从“王绪大怒,要斩王审知的母亲”,证明王审知父亲去世不跟随入伍以及“唐末董章,随王氏(王审知父)入闽六十七姓之一。”,以董章跟随王审知父入伍是不可采信的。

景福二年(893)攻克福州后,王潮全部占有闽、岭五州的地盘。此时,留从效(906~962)尚未出生。王延政以王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均任都指挥使。这些人年龄相当。后唐长兴四年(933),王审知次子王延钧在福州称帝,国号闽。传至王延曦,于后晋开运元年(944)为部将朱文进所杀。朱文进自立为闽主,派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留从效与裨校王忠顺、董思安和亲信苏光海3人密谋,便密约亲信,擒杀黄绍颇,请王延政之侄王继勋出面主持军府事,王延政(?―951,王审知之子)大喜,即以王继勋为侍中、泉州刺史,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949年)均任都指挥使。朱文进(?-945)从福州发兵攻打泉州,留从效率部设埋伏,出奇兵,打败朱文进的部队。

可见,只有董章才能从光州攻打至福州,并在唐朝灭亡前后生下董思安。

 福建董氏记载唐末从河南固始迁徙的族谱有:

1)《福建外迁潮州的董氏》:“澄海上华镇官湖村董氏开基祖董大薰,唐末年从河南固始县入闽定居,在明崇祯十三年庚申(约1640)因避战乱从莆田县迁居官湖,其孙董恂益的裔孙再分衍东里、北湾、龙田、澄城等处立业和开枝发叶。  

http:///888/d20/2010-11-28/294.html),该网页链接缺失且与其他网络常见的有异。故证据不充分,不采信。

《潮汕百家姓》澄海上华镇官湖村董氏开基祖董公,于明末(约1640)因避战乱从莆田县迁入官湖定居,其孙董恂益的裔孙再分衍东里、北湾、龙田、澄城等处立业和开枝发叶。http://www./Article/xszp/xsyy/200609/7329.html),因此,以从莆田记载迁徙,但在明末,之前没有提供资料。

(2)《开闽董氏沙堤分派宗谱》:“今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董氏,始祖董思安于唐末随王潮兄弟入闽,籍晋江。至十四世孙董倚鹿徙居沙堤,衍为五派:长盛、东城、祥芝、中璜、西轩。后各派子孙繁衍,遂成今日之沙堤董氏。泉州《董氏大成宗谱》也说该族一世祖董思安,于唐末随王潮兄弟入闽后,籍晋江。”

8、宽公先祖的溯源

     2015713日董孝忠已故对源于汇集《开闽董氏沙堤分派宗谱》《<华夏董氏通谱><八闽董氏汇谱>启示录  》、《关于董思安与董兴的几个问题探讨》的两篇进行颇有见地的论证。当然,我本文分析认为永宁镇沙堤村董氏,属于董章追随王审知到闽,上文已经分解分析。迁徙源流有些差异,我认可董章从河南固始迁徙,其先祖源于山东琅琊没有确切证据。

对已故孝忠宗亲提出的:“董思安成为董氏世系之祖(中和元年(881)三月董章董思安挟族人,随同王氏加入由淮西秦宗权指挥的王绪义军南下【我的论证相左,不是董思安追随王审知,而是董思安的父亲董章,下文的思安公出生时间与后裔时间的差异也源于以董思安越过一世造成差异】。后晋开运三年(946)作为泉州裨将(副将)的董思安被任命为漳州刺史。后汉乾祐二年(949)漳州(南州)副使毒杀思安取而代之)。这里所记载的董思安入闽历程存在着许多疑惑之处。……董思安946年刺史;881年随王审知885年入闽;949年卒(949-881=68)。如若董思安1岁入闽,到逝世时为64岁;10岁入闽74岁,似乎有些玄乎。最可能的解释是董思安换成董章。同样,董兴也存在年代疑惑之处。汇谱记载,董兴生于宋太宗至道乙未年(995)--- 宋神宗熙宁戊申年(1068),74岁。配林氏封长寿郡君,一品夫人。算下来董思安逝世后46年董兴始出生。董思安的去世时间确定的,那么董思安的儿子出生必定在思安去世前,我的论证与这分析一致。】作为董思安的儿子,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关于董思安与董兴世系关系,从二人活动年代看出,年龄相差80余岁。二人不可能是父子关系。何况汇谱中说董思安的儿子叫董全武非董兴...... ”

毕竟,修谱有许多存疑。《莆田仙游蔡氏宋代总世系 附论始祖蔡用元、攀附蔡襄的谱系、泉州晋江蔡氏、兴泉统合谱》指出“北宋名臣蔡确家族都不见记载。(这就说明文献失传,推论就是不可信)”证明宋之前族谱难以确信。

因此,我仅仅采纳董宽公的先祖从河南固始县,追随王审知迁徙福建,并非湖北江夏迁徙。是确定的。其误导的在于:其一,峰公迁湖广武昌,司户籍湖始祖。葬江夏县壶公山西;其二,是“岗公,葬江夏县西门小麓山右一鸟独宿。”上文论证:峰公葬江夏县壶公山西,其实为福建莆田的壶公山;岗公葬的小鹿山应该是指福建莆田大岭西玳瑁山麓。因此,从随王审知至闽都是在福建内迁徙,到宽公的父亲全公,没有与其的兄弟留在泉州,而是迁徙海南。宽公迁徙至化州,宽公的兄弟守公、安公,是否留在海南文昌还是如宽公一样迁徙,则未详待考。

莆田市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西、南与泉州市接壤,北和福州市毗邻。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宽公的爷爷穆公与礼公这一辈,在南宋淳祐年间到了闽北;南宋宝祐初年时期,父辈到了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刺桐城”、“温陵”,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也就是到了出海口的地方。因此,宽公的父亲到了海南,葬在海南。宽公继续迁徙,到了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南临南海。应该说是漂洋过海到茂名的,开办私塾,并不是什么教谕,毕竟教谕是学官名。宋代除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学官名。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

迁徙路径为:固始县-----福建-----莆田-------福建省北部南平-------泉州------文昌-----高凉石龙东岸塘表。

依据固始县唐末随王审知移闽的,记载有:董章公,后在福建生思安公;广东化州董氏宽公的谱系在于明朝撰写,应该属于董章公世系可能性最大。当然,一支庞大的队伍,一个姓氏不会仅仅是一个人迁徙,只是因为后来思安公的官职显耀,其他董姓支系都在归结在该支系下,以致成为传统流传。因缺乏福建族谱,本文仅仅提供一个思路,供董氏宗亲进一步的探讨,期待将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2019103121:41初稿   董全吉作于广西贺州

 
 
 
 
 
 
 
 

 【附注】

《高曦·高钢·追溯》(2012-09-0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31904d01012lyg.html)  在王潮率领的义军中,有位名叫高曦的将军。高曦生3:高钦、高旰、高晴高钦任广东肇庆府司法参军,后居福建长乐。高旰任漳州府知录,居蒲县。高晴任荆州府尹史,居福州府侯官高钦生二子:高全、高愈。高全迁泉州府同安。 高愈长子高铜历任广东雷州府遂溪县尹、大理寺少卿、中书门下验证诸房事,生三子 :高坦、高憬、高侃。高坦任太常寺丞,其子高一才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高憬任永春县丞。高侃于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中进士。高憬长子高广任太常寺协律,迁居漳州龙溪,生二子:高麟、高豸。高麟率家族迁莆田待贤里黄村。 高豸为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高豸曾孙高浇生三子:师孟、师曾、师孔。 高师孟后裔居莆田凤谷里。师曾、师孔均于南宋时迁广东南雄保昌县沙水乡珠玑巷,后南迁珠江三角洲,成为广东广府民系高氏之祖

《番禺潭山许氏大宗谱》:昶公,唐河南洛阳迁江西乐平人瑶葵公次子也,幼时从祖父自然公习武,练得一身骑射兵法,战略无不精通。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占洛阳,郭子仪败北招兵时,见公文武全才,招为御卫。从郭子仪来往征战,破史思明于河北,升为代州节度使参谋。至德二年下冯翊奔河东,袭潼关以统回纥军得两京,有功官拜为荆州刺史。受李辅林部排挤,辞官隐居江西饶州乐平。宝应元年,江西农民军与歙州义军首领,方请联合攻克秋浦、饶州等地。公为避兵灾之乱,领长子钦公迁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次子钟公随伯父永公居江苏丹阳始祖,昶公为莆田始祖,卒于莆田,享寿九十三岁,闽人称其长寿翁立庙于莆田县仁德楼头村,白云院边蒸尝三佰石”。此说明许氏唐朝入闽原因。瑶葵裔孙许昶,唐朝任荆州剌吏(今湖北),南下入福建,子孙奉为入闽始祖,立庙于兴化府莆田县仁德里楼头村。是得到史实确证。昶为入闽始祖。李氏诰封夫人。二传,唐司法参军,,李氏诰封夫人。三传,全、愈。全,钦之长子,唐中丞,,宋氏。钦之次子,,,薜氏,四传,(愈之子)六传,铁之子坦、侃、憬。憬,官县丞,,郑氏。七传,十一公、十五公、十七公、十九公(憬之子),十一公,官协律郎,妣吴氏。八传,麟、豸(十一公之子),豸公,官常书郎,妣周氏。九传,华、德(豸公之子)。华,官司吉安刺史。妣徐氏。十传瑚、玭、珰、珊(华公之子)。玭(华公三子)官屯田尚书,妣方氏。十一传,冼、浼(玭之子)。浼,官教授,妣杨氏。十二传,,官评事七公(浼公之子),妣方氏。十三传峙、峻。

《莆田县-唐至清代区划》:莆田建县到唐末,境内行政区划无考。宋代,全县设6个乡,下辖34个里。宋嘉祐八年至宋末(10631279),崇业乡县治附郭有延陵、清平、常泰、保丰、孝义、延兴6个里;元代,以路治所在地城区及近郊划为四厢;置录事司,与县分治。东厢:即宋代的清平里;南厢:即宋代的嘉禾里;左厢:即宋代的延陵里东部;右厢:即宋代的延陵里西部。县辖31里:常泰里、保丰里、孝义里、延兴里、兴教里、仁德里、尊贤里、永丰里、延寿里、望江里、待贤里、待宾里、维新里、新兴里、灵川里、文赋里、丰成里、奉国里、合浦里、兴福里、崇福里、新安里、武盛里、莆田里、景德里、连江里、南匿里、胡公里、国清里、安乐里、醴泉里。(资料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37535601013z8e.html

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镇:福清市辖镇1961年置三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辖三山、东埔、楼下、横坑、官路、沁前、良棋、嘉儒、北陈、安前、泽朗、后洋、鳌头、鳌峰、上坤、北楼、海瑶、埕边、白鹤、瑟江、江厝、东郭、道北、坑边、塘北、后郑、虎邱、钟厝、任厝、魏庄、泽岐、前薛、楼前、韩瑶等35个村委会。

《仙游古代的教育与科举》“元代,仙游有进士6名,其中仁德里阜安市(今龙华镇)人林济孙与连江里枫亭市(今枫亭镇)人林亨连科夺魁居状元、为福建行省数百年中所罕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9f0e920101arhy.html);

壶公山独秀于兴化平原上,历史的笔墨纵横中,几乎莆田所有人文事件都与此山有关,朱熹更是一言道出:“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壶公山因此被视为莆田文化的象征和地标。 清朝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说:“漳泉各属,俗尚工夫茶,茶具精巧,壶有小如胡桃者, 名孟公壶,杯极小者.名若深杯,茶以武夷小川为尚,白瓷以德村(景德,闽德化)白玉为佳。这里所 说的“孟公”就是惠孟臣。《厦门志》(1832)中也有记载:“好吸茶器具精小,小壶必曰‘孟公壶…惠孟臣的斋号“文杏馆”。  壶公山位于莆田市区西南方向10多公里远的地方,主峰高700多米。由于处在木兰溪下游.壶公山,简称壶山 ,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境内 ,因传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也有人认为山形为壶,因形得名。 鹤立于兴化南北洋平原之上的壶公山,因此"壶山兰水"自古就成为莆田的标志。

壶公山古老相传右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黄滔  年代:唐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仿佛尝闻乐,岧峣半插天。山寒彻三伏,松偃出千年。樵牧时迷所,仓箱岁叠川。严祠风雨管,怪木薜萝缠。青草方中药,苍苔石里钱。琼津流乳窦,春色驻芝...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昔费长房为市吏,见王壶公悬壶於市,长房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明高启《鹤瓢》诗:"壶公本解飞腾术,丁令宁为濩落材!"清杨守知《咂嘛酒歌》:"刘伶大笑阮籍哭,直欲跃入壶公壶。"。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黄滔出身贫寒,志向远大。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东峰书堂(今广化寺旁)苦学,唐咸通十三年(872)北上长安求取功名,由于无人引荐屡试不第,直到唐乾宁二年(895)才考中进士。其时藩镇割据,政局动荡,朝廷无暇授官,及至唐光化二年(899),黄滔才被授予"四门博士"的闲职。

  壶公:(1).传说中的仙人。所指各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 费长房 为市吏,见 王壶公 悬壶於市, 长房 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 王悬河 《三洞珠囊》:壶公 谢元,歷阳人。卖药於市,不二价,治病皆愈。 高启 《鹤瓢》诗:壶公 本解飞腾术, 丁令 寧为濩落材!杨守知 《咂嘛酒歌》:刘伶 大笑 阮籍 哭,直欲跃入 壶公 壶。
(2).
山名。在 福建省 莆田县南。昔有人隐此,遇一老人引于绝顶,见宫阙台殿,曰此壶中日月也,因名。见《九域志》。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左漱寒泉,右拥迭巘,危楼豁壶公之翠,上方视 鰌海之波。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福建二·兴化府》:壶公山 ……顶有泉,出石穴中,其盈缩应海潮。中有双蟹,名曰蟹井泉 。有真浄巖 ,登之可遍眺郡境。又有 灵云 虎邱 盘陀 诸巖。泉石罗列,名胜不一。

[皇甫濂《行黄石望壶公山》作诗“无能屏纷杂,聊与问山椒。日势消峦雾,江流到海潮。绿柔当社树,红发向阳翘。欲就壶公隐,鸾笙谁为招。”此黄石非湖北黄石,而是福建省莆田荔城区黄石镇。

    天马寨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珠坑村北的天马山。天马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与荔城区黄石、北高交界处,远远望去,可以看到象马头、马鞍、马尾的形状,宛如一匹昂首驰骋的骏马。天气晴朗时,山腰水汽氤氲,烟云弥漫,人在远处眺望,但见山似天马行空,若隐若现,景色多姿,引人入胜。这就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天马晴岚"的奇丽景观。晴岚中有一座古刹,名叫"天马寺"。寺里有一块象枕头一样的石头,据说能治疗各种病痛,前往治病的人络绎不绝。明朝御史朱淛,家住黄石塘下,朱淛年老回归故里,重游旧址,亲笔题书"忘归"二字,镌刻在当时读书的那块巨石之上,人称"忘归石";因他去世后墓葬在此,故后人尊称这块石刻为"御史石"。在形似"马头"的山麓下,有一条象"马绳"一样的水沟;溪上有一座象是"拴马"用的"铁锁桥",在五更天会隐隐作响,声音酷似"马铃",甚为奇怪。"马尾"处有两块田螺状的巨石,相传古时是一对"田螺精",常常率领螺子螺孙,成群结队地爬到田间觅食,大片农作物遭到毁坏,损失严重;后被雷公击碎一块,那另一块就再也不敢去糟蹋庄稼了。天马山与壶公山遥遥相对,互为媲美。登上山巅远望,湄洲湾、平海湾、兴化湾尽收眼底。天马山南边不远处,有一潭面积不小的湖泊,名叫"土海",是古代人们挖成的大水塘,波平如镜,微泛涟漪,同"天马晴岚"构成了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画,吸引着无数观光揽胜的游人们。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9b52b0100p4pb.html

   、宋澶(淳)熙甲午年(1174年)仲春上浣四日国子监祭酒蔡维卿顿首拜撰《董氏族谱原序》一(宋蔡维卿撰):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论物之生而不原于天,是不知其本也;论人之生而不原于祖,是亦不知其本也。传言都邑之士,则知尊祢,学士之家,则知敬祖,其在斯乎?若未知其所自,更宜寻其先人之实,斯亦人之美事。及被命均量南(鱼+剑之右,或为南蓟)西邑氏官,既罢而还里,特详究其族之本源,适有兴化府首僧,谓予日:此处有董氏二族,一居莆之楼头,一居莆之楼后,去此七里,乃本院之檀越也。遂召其族人问之,其大理寺评事涖(li、安南尉)公之子告予日:自吾祖盐运使铜公至少监巨材------尚书玭(pin,葬钱贯山后)公世居莆之楼后;铁公子孙居于莆之楼头。而家焉。厥后出其家谱,并其篇咏数百,号昼锦堂。予将所得其先人事迹,编为一册,本末详备,披览卷端,若其人存焉!况得其真人乎?噫!李唐朱梁之交,天下纷扰,而盐运使公,历仕三朝,久臻华要,操履不二,保全以归,身被美名,泽流后世。非明哲之土,其能然乎?至于一吟一咏,追溯风雅,超出俗外,其文藻秀发,又不待言可知也。摘之编录既毕,谨书其事,以示后之来者,愿勿忽焉!

     《董氏族谱原序》(二):董氏流传久而谱牒(册、书籍)明。作者固难,而述者尤难。何难乎?尔谱也者,所以纪世代,序昭穆(宗庙排列的次序),辨亲疏,知本末者也。然非创始与续修者,咸得其人焉?则世代之远近,昭穆之尊卑,亲疏之厚薄,本末之次第,何自而纪之、序之、辨之、知之也哉?此非作者之难,而述者尤难乎?观陇西董氏之谱,盖可见矣。其赐姓命氏自董父至今上下三千五百余岁,论其世则自一世二世三世四世至于世世之久,论其居则由景州而闽而楚之盛,论其人则绳绳蛰蛰(?),不知其十而百而千而万也。其间仆射公侯、剌史大夫与夫郎署令长丞尉司隶。或文以登科而釋褐拜官,或武以统众而传圭袭组,炳炳乎如玉贯珠联,交辉相映。谱牒如此信乎?前后作述之有人,不可诬也。宜其世代昭穆、亲疏、本末灿然而明矣。今年夏其熵传裔孙太仆寺正卿名岗字道隆,一日造予语曰:“吾董族之先谱系最明,而其后不无散佚遗坠,既与二子尝修之已获就绪,虑后世弗克知祖宗源流之盛之美,愿先生识一言于谱,使后之子若孙咸知先世积累之由,固非崛起于一日者也,庶几乎知所戒谨焉。”

予谓惟天昌人之宗,必与之以贤子孙,然既贤而不显,于世时则贤遂泯矣。贤且显矣,而所继者非其人则显,亦遂微矣。而今董氏不惟贤者多,而显者尤多也。不惟贤而显者多而继者累累出焉。何天厚于董者若是哉!盖一脉之传,譬如泰山长谷,雨露千百年之滋培其间,蕃植亚砭(右为吃之右部)有余润,虽一枝一叶无不发荣而华茂者。今而后为董之子孙荀能思先世之盛,以尊祖敬宗,战兢惕励,于前作后述之难者而用心焉则谱牒世代之纪昭穆之序,亲疏之辨,本末之知。岂但今日之明,将百世亦永传而不替矣。庸言为序。 宋嘉定八年(公元1216年)乙亥岁夏朔日大理寺少卿  陈一振顿首拜撰

  《董氏族谱原序》(三)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论物而不原于天是不知本也,论人而不原于祖是亦不知本也。是故先王以孝治天下,首隆庙祀,所以尊祖,即所以亲族也。夏建七庙,而商因之,周建九庙,而增重焉。自是而下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莫不缘分,自尽以遂其报本锡(通“赐”)类之心。广其义,学士兆庶亦合族而建厥庙,以祀其先,岂非木本水源之重族类之不可忘耶?独是本深者末茂源远者流长,荀不谱以志之,将祖宗之垂裕与后人之继述,何所稽以求其世德,房分之亲疏,与支派之流衍何所辨,以敦睦其宗族,欲溯流穷源追远,报本其可得乎?埙自吏部之暇,改授国子监司业,得与祭酒穆公周旋,亲见其家谱并其篇数百,韦号昼锦堂集(注:翁承赞仅存《昼锦堂诗集》辑本传世)。披阅卷端,而知其先德之厚与今日之盛也,公谓予曰:吾祖仲舒公自广川一脉相传迄,节度使铁公子孙居莆之楼头  盐运使铜公子孙居莆之楼后,嗣后十传至   峰公为湖广武昌府江夏司户。因而家湖盖自川而闽而楚。虽绳武有人,本源连接,而世远年湮,恐久而失绪。得先生一序为吾后之遁鉴,俾无忘所自始,无薄所从出。予乃唯爱因公之志,公之族原其所传作者无谀词,当之无愧色,后之为公子孙亦志公之志,思先祖之德,隆孝敬之心,思同宗之谊,兴恩爱之念。则孝恩不匮,本源澄澈,支派衍长,百代如一日矣。遂笔之。宋嘉熙三年岁(1239)在已亥孟春吏部侍郎改授国子监司业陈埙顿首拜撰

  小麓山是否在福建存在呢?应该不是湖南岳阳。

  岱麓山庄。山庄座落莆田江口镇东大村。莆田江口“岱鹿八景”远处便是玳瑁山,即岱峰。岱峰指大岭村西玳瑁山。大岭村与东山村曾同属一个行政村,称大东村。南侧所倚之草堂山属福莆岭山系,因宋代朱熹曾在山上结庐治学而得名。福泉古驿道,自福清光贤里,翻越福莆岭,进入莆田地界。入莆第一村,即江口镇大岭村。古道弯弯,山海同担,人文殊盛,风物大观,国家报章曾载文纪胜,名闻遐迩。这里有:陈章汉故居——岱麓山庄。山庄座落莆田江口镇东大村。

  福莆岭山门地段是福泉古驿道的制高点。东大村是古代莆田的东大门。是福泉古驿道入莆第一村,历代莆仙2000多位状元、进士上京赶考、金榜驰报、回乡省亲、荣归故里,大都在这条驿道上出入。福泉古驿道从福州南下,经过福清市新厝镇,翻越过福莆岭,进入莆田境内第一驿“迎仙驿”地界。小扁担”——福莆岭古驿双梯 福清梯段的驿道,原生态的,或石磴,或泥丸,杂草夹道,树荫遮罩,蜿蜒崎岖,直泻山底。江口,古名港口。宋时江口始建制,名迎仙市,设迎仙驿(唐称待宾馆),建迎仙桥,隶属莆田县唐安乡待贤里。宋代乡人曾在码头上建有奉祀妈祖的通应庙,又称通应港。以临水环山,山清水秀,如锦绣图画,雅称“锦江”。作为古驿道的必经之地,更演绎诸多名人的逸闻趣事。蒜溪,源出凤迹灵溪,流入岱麓盆地时,有魁山与玳瑁山隔岸相望。蒜溪犹如玉带一般,环绕下游平原,水流恍若静静的时光,自岱峰潺潺而来。沿溪的官庄、东大、大东、上后、顶坡、园顶、园下等七个美丽乡村,南宋时,江口旧街的古龙津渡口码头上曾建有“通应庙”,以祀奉妈祖,故又称“通应港”(因音近缘故,又误作“通印港”)。唐宋起江口曾是水陆交通要道,在迎仙市设有官道馆驿。“耕读书院”位于江口大岭西玳瑁山麓,亦称岱麓山庄,曾设私塾而称学间,嵌“岱峰拱秀”匾,正对玳瑁山,“耕云”“读雪”联犹在。今为莆阳岱麓耕读书院。江口镇隶属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古名港口通应港,龙津渡、迎仙市,雅称"锦江"。可见,该族谱的小鹿山应该是指大岭西玳瑁山麓。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依据永公进士时间,逆推两代减60年为1135年修谱,则不属于蔡襄之子修谱。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1082年(元丰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元祐年间(10861094),罢知陈州,因为受其弟蔡砥牵连,罢官以后迁往安州(今湖北安陆)。

  蔡京(1047214-1126811),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父蔡准,育有两子:长子蔡京,次子蔡卞。弟蔡卞。是王安石女婿,官至枢密使,擢尚书左丞,封为少保。蔡京有八个儿子,有六个儿子五个孙子均是学士。长子,蔡攸,字居安,曾任宋朝宰相,与蔡京不睦。靖康元年(1126)赐死;次子,蔡鯈(tiáo),早卒;三子,蔡翛(xiāo),曾任宋朝礼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靖康元年(1126)赐死;四子,蔡绦(tāo),字约之,官至徽猷阁待制,后流放白州;五子,蔡鞗(tiáo),娶宋徽宗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为妻,成为驸马,官宣和殿待制,靖康元年被掳至金国,茂德帝姬改嫁完颜宗望;七子,蔡修,靖康元年与父在潭州崇教寺暴病而亡。孙:长孙蔡行,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蔡衎、蔡术、蔡征、蔡同等皆为学士。

    蔡洸(11211177,字子平,其先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徙霅川(今浙江湖州南)。伸子。以荫补将仕郎,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出知吉州,召为刑部郎,徙度支。孝宗乾道六年(1170),以户部郎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知镇江府,就除司农少卿(《嘉定镇江志》卷一五)。以户部侍郎召,试吏部尚书,移户部。淳熙四年(1177),知宁国府,寻奉祠,卒(清乾隆《宁国府志》卷一六),年五十七。《宋史》卷三九○有传。

   《宋史》卷三九○: 蔡洸字子平,其先兴化仙游人,端明殿学士襄之后,徙霅川。父伸,左中大夫。洸以荫补将仕郎,中法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出知吉州。召为邢部郎,徙度支,以户部郎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知镇江府。会西溪卒移屯建康,舳舻相衔。时久旱,郡民筑陂潴水灌溉,漕司檄郡决之,父老泣诉。洸曰:「吾不忍获罪百姓也。」却之。已而大雨,漕运通,岁亦大熟。民歌之曰:「我潴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夺,蔡公是赖。」就除司农少卿,言:「镇江三邑税户客户输丁各异,请为一体,不得自为同异。所输丁绢,依和买之直,计尺折纳,人给一钞,官自买绢起发,公私皆便。」上嘉纳。以户部侍郎召,试吏部尚书,移户部。上谓侍臣曰:「朕以版曹得人为喜。」洸常言「财无渗漏则不可胜用。」未几求去,除徽猷阁学士、知宁国府。陛辞赐坐,上慰劳曰:「卿面有火色,风证也,朕有二方赐卿。」洸谢,即奉祠以归。卒,年五十七。洸事亲孝,曾祖襄未易名,力请于朝,赐谥忠惠。所得奉,每以振亲戚之贫者,去朝之日,囊无余资,至售所赐银鞍鞯治行,人服其清洁云。

  宋代仙游枫亭《蔡氏一门二十三进士》据《福建教育史》统计,两宋319年间共举行118次进士考试,录取进士约39000余人,其中福建籍进士7000多人,名列全国第一。而区区只有3个县的兴化军却举进士1014人,诸科、特奏者等742人,为福建进士总数的25%,占整个莆田进士总数(自唐至清2375人)的74%左右。这里,且不说诸科、特奏名进士,单以正奏名进士来讲,兴化军就超过千人。也就是说,宋代所取进士中,每39人中就有一个是莆田人。难怪一代名相王安石会发出赞叹:“兴化多进士。”
  宋人黄岩孙撰的《仙溪志》记载了“仙溪地方百里,科第蝉联,簪缨鼎盛,甲与他邑” 的衣冠盛事。最突出的例子有仙游县枫亭蔡氏,从北宋天圣五年(1027)蔡滚考中进士开始,一直到南宋淳佑七年(1247)蔡仪国被录取为进士为止的220年间,蔡氏一共在宋朝产生23名进士,其中1名榜眼即蔡佃,2名宰执即蔡京、蔡卞兄弟。
  1.蔡兖,仙游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其余不详。
  2.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自号莆阳居士,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甲科进士,授漳州军事判官。历任西京留守推官、着作佐郎、馆阁校勘。升任直史馆,兼修起居注。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复修起居注,判三司盐铁勾院。后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吏部流内铨。迁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以枢密直学士知泉州,徙知福州,再知泉州。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拜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徙南京留守,未行卒,年五十六。
  《仙溪志》载:“(蔡)公为文清遒粹美,有《莆阳居士集》三十卷,尤工于书画。……高宗尝评公书法为本朝诸臣之冠,欧阳修以为当世独步,行书第一,楷书第二,草书第三。……特赠吏部侍郎。淳熙三年,谥忠惠,欧阳修铭其墓。”
  3.蔡高(1014-1041年),字君山,蔡襄之弟。景佑元年(1034)进士,历任长溪县尉、开封府太康县主簿。
  《兴化府志》载:“府尹吴遵路素刚,好以严惮下吏。(蔡)高年少位卑,能不慑屈,而得尽其事之详。遵路独喜,以(蔡)高为能。”卒于官,年二十八。“其妻程氏,一男二女皆幼。县人哀其贫,以钱二百千为其赙。程氏泣曰:‘吾家素以廉为吏,不可以此污吾夫。’拒而不受”。欧阳修为蔡高撰写墓志铭,称其“以惠爱其县人,而以廉化其妻妾”。
  4.蔡准,仙游人。“居杭州钱塘”,景佑元年(1034)进士,历任都官郎中、侍郎,赠太师。
  5.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蔡准长子,仙游人。熙宁三年(1070)甲科进士,历任钱塘县尉、舒州推官、起居郎、贺辽道宗生辰使,回朝后拜中书舍人,“时弟(蔡)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蔡)卞乞班(蔡)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改龙图阁侍制,知开封府。
  元丰末,“大臣议所立,(蔡)京附蔡确,将害王珪,以贪定策之功,不克。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日,同列病太迫。(蔡)京独如约。悉改畿县差役,无一违者”。出知成德军,改瀛州,徙成都。“谏官范祖禹论(蔡)京不可用”,乃改江、淮、荆、浙发运使,又改知扬州,历郓、永、兴,迁龙图阁直学士,复知成都。
  绍圣初,入权户部尚书。“章惇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蔡)京谓(章)惇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章)惇然之,雇役遂定”。后蔡卞拜右丞,以蔡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修国史。徽宗即位,罢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后出知江宁,提举洞霄宫,居杭州。建中靖国末,宋徽宗重新起用蔡京,知定州。

    崇宁元年,徙大名府。“韩忠彦与曾布交恶,谋引(蔡)京自助,复用为学士承旨。徽宗有意修熙、丰政事,起居舍人邓洵武党(蔡)京,撰《爱莫助》之图以献。徽宗遂决意用(蔡)京”。遂拜尚书左丞,进左仆射。累转司空,封嘉国公。
  崇宁五年,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魏国。大观元年,复拜右仆射,拜太师。政和二年,召还京师复辅政,徙封鲁国。志书评他:“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
  6.蔡卞(1049-1118年),字元度,蔡准次子,蔡京之弟,仙游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调江阴主簿。“王安石妻以女,因从之学”。元丰中,张璪荐为国子直讲,加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擢起居舍人,历同知谏院侍御史。“居职不久,皆以王安石执政亲嫌辞”。拜中书舍人,兼侍讲,进给事中。哲宗立,迁礼部侍郎。出使辽国还,以龙图阁待制知宣州,徙江宁府,历扬、广、越、润、陈五州。绍圣元年,复为中书舍人,兼国子修撰,迁翰林学士。四年,拜尚书左丞。后诏以资政殿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
  不久,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乙宫使,擢知枢密院。“时(蔡)京居相位,(蔡)卞礼辞,不许……兄晚达而位上,致己不得相,故二府政事,时有不合,……(蔡)京于帝前诋(蔡)卞,(蔡)卞求去”,以天章阁学士知河南。旋加观文殿学士,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易节镇东。政和末,卒于道,年六十,赠太傅,谥文正。高宗即位,追责为宁国军节度副使。绍兴五年,又贬单州团练副使。
  7.蔡佃,字耕道,蔡襄之孙,仙游人。《兴化府志》载:“考蔡氏(族)谱,(蔡)襄生(蔡)旻,(蔡)旻生(蔡)佃、(蔡)伷、(蔡)伸。……又(蔡)襄与(蔡)京同高祖,(蔡)佃,(蔡)京从孙也。时(蔡)京当轴,(蔡)佃廷试第一,(蔡)京降为第二。”
  蔡佃与弟蔡伷、蔡伸入太学时,俱有能声,号称“三蔡”。 崇宁二年(1103)进士第二(榜眼),其堂叔祖蔡京高居相位,应试评卷揭榜时,论文取士,蔡佃应为状元。但金殿廷对时,蔡京为避嫌,将他改为榜眼,派其在户部当佐理官职。后来,蔡佃向徽宗上奏折,请求罢免蔡京,蔡得知后极其恼火,贬他到浙江温州任税监。
  然而蔡佃处事公道,清除积弊,深得温州百姓赞誉。正如《兴化府志》所云:“时从祖(蔡)京当国,力欲罗致门下,竟不能屈。会星异,上疏论宰相非人,宜学汉汲黯故事,以应天变。责监温州税。” 蔡京死后,宋廷起用蔡佃为朝奉郎,后升任龙图阁学士。蔡佃能诗,李弥逊评其诗数十篇,谓其“清丽超轶,有不群之思”。
  8.蔡伷,蔡襄之孙,蔡佃之弟,仙游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左中大夫,赠特进。
  9.蔡橚,字子强,蔡傅之子,仙游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历官朝奉郎,直秘阁知泉州。《兴化府志》载:“(蔡)橚为政得(蔡)襄之家法,人谓有祖风烈。祖母白首康强,父绿发休官。泉距莆四舍许,安舆往来,奉养珍厚,人咸荣之。”官终朝奉大夫。
  10.蔡翛,蔡京之子,仙游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历任亲卫郎、秘书丞、保和殿学士。宣和中,拜礼部尚书兼侍讲。《兴化府志》载:“时(蔡)翛弟兄事势日异,其客傅墨卿、孙傅等复语之曰:‘天下事必败,蔡氏必破,当亟为计。’(蔡)翛心然之,密与(蔡)攸议,稍持正论,故与(蔡)京异,然皆蓄缩不敢明言。遂引吴敏、李纲、李光、杨时等,用之以挽物情。”寻加大学士,提举醴泉观。
  钦宗立,“(蔡)翛上募兵陕西策,自请行;又劝西幸,帝颇采纳,俾知京兆府。计垂就,(蔡)攸忌其功成,会金破浚州,徽宗南幸,(蔡)攸假徽宗旨,请(蔡)翛守镇江”。改资政殿大学士。“或谓(蔡)翛前计已乖,宜勿行。(蔡)翛幸得去,不复辞。流言至京师,谓将复辟于镇江,帝趣迎上皇还,而责(蔡)翛昭信军节度副使”。蔡攸被诛之时,御史陈述且行,帝取诏批其尾曰:“(蔡)翛亦然。”于是并诛。
  11蔡伸(1088-1156年),字申道,一作伸道,蔡襄之孙,蔡佃之弟,仙游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太学博士,累迁通判徐、楚、饶、真四洲。《兴化府志》载:“在徐州时,禁卒谋乱,约夜半举火。(蔡)伸闻之,部分他营密为之备,仍戒故缓更筹,夜方击三鼓,叛卒火举,则黎明矣。众无应者,遂逃去。(蔡)伸追捕,尽擒之”;“在真州日,火延烧千余家,民露处雪中,老幼号呼盈道。(蔡)伸辟寺宇。官廨分处之,且发常平廪以赈给。守者不可,(蔡)伸曰:‘此国家所以备非常也。如得咎,请独当之。’事闻,朝廷释不问。”
  不久,移滁州,改知徐、德、安、和四洲。“初,(蔡)伸与秦桧同舍又同年,后(蔡)伸以赵鼎党丐祠者累年。(秦)桧一日访(蔡)伸,有念旧语,(蔡)伸不肯干之,(秦)桧不乐”,除浙东帅司参谋官。建炎、绍兴问,盗贼纷起,(蔡)伸尝曰:“国步多艰,中原未复,岂能以书生余技取爵禄耶!” 时戚方既降而复叛,(蔡)伸单骑至其麾下,说以祸福。“方素闻(蔡)伸威望,即出就招,一州赖以全活”。官终左中大夫,卒年六十九,赠特进。
  12.蔡枢,字子应,蔡襄之曾孙,蔡橚之弟,仙游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官西京提举学司,主管文字。《兴化府志》载:“御史常安民在党籍,人多疏之,(蔡)枢独事以师礼。” 提举湖南学事,“时殿中侍御史张所教授潭州,未知名。会所白事,问曰:‘时事如此,度今谁可论任国事者?’所举刘安世。(蔡)枢瞿然曰:‘自崇、观来,禁锢元佑之学,文字言语稍涉疑似者,必置之法,子为教官,乃敢伸公论若是耶?’即荐所,后果知名”。
  年四十五,慨然叹曰:“先公挂冠之年吾已过之,时方多事,岂可无功冒宠乎?”丐致仕,榜所居堂曰“世隐”。宣和末,“兴燕云之师,主兵者欲引(蔡)枢为谋议官,(蔡)枢以书止之”。累官朝散郎,守职方员外郎,赠朝请大夫。
  13.蔡仍,蔡卞之子,仙游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其余不详。
  14.蔡衍,蔡攸之子,仙游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其余不详。
  15.蔡頔,蔡枢之子,仙游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官宣教郎,知宁德县。
  16.蔡戡(1141-?),字定夫,蔡伸之孙,仙游人。补溧阳县尉,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持节五羊,代输敷银,民甚便之。为湖南宪,李昂霄有异谋,未发,单车驰喻,立定”。宁宗朝知临安府,有惠政。后为广西经略,淮西总领。韩侂胄当国,乃请老。着有《定斋集》。
  17.蔡谅,蔡枢之孙,仙游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其余不详。
  18.蔡诜,蔡襄之五世孙,仙游人。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其余不详。
  19.蔡敷言,蔡枢之孙,蔡頔之子,仙游人。庆元二年(1196)进士,其余不详。
  20.蔡寯,仙游人。开禧元年(1205)进士,其余不详。
  21.蔡廉,蔡襄之裔孙,仙游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其余不详。
  22.蔡仪甫,蔡襄之五世孙,仙游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其余不详。
  23.蔡仪国,蔡襄之来孙,仙游人。淳佑七年(1247)进士,其余不详。

摘自:http://www./news-181150.html

《泉州姓氏堂号-----蔡》(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593caff0102xaw9.html)彦礼之子用元、用明兄弟于唐大中年间举家由钱塘南迁入闽。先卜居仙游赤湖蕉溪(今枫亭附近)。蔡用元(名长)即成为莆田始祖;蔡用明(名辉,号一翁)于唐咸通元年(860)再卜居晋江青阳,成为青阳蔡氏始祖。

  此后人闽的蔡氏还有蔡炉。蔡炉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乾符五年(878)中进士,知德州,于唐乾宁四年(897)调任福建建阳县令,后代有蔡发、蔡元定、蔡沈等名人,时称“四世九贤”。

  再往后入闽者,有宋代河南固始县三兄弟(名字不祥),初居福州下大路风陈张鄞乡,后分姓分处辟地开族,长人辛姓,居惠安、漳州;次人柯姓,居晋江、永春;三仍蔡姓,居泉州洛阳桥南。

 《泉州十大姓氏源流——蔡氏》(http://www./portal.php?aid=1142&mod=view)据莆田东沙《蔡氏族谱》和仙游枫亭谱(蔡襄族谱)记载,蔡用元乃蔡氏入闽始祖,时在唐代。自蔡用元至蔡襄共六代。蔡襄乃北宋庆历名臣,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担任泉州太守时主持建造洛阳桥,名扬天下。在泉州,“青阳衍派”堂号的故事,更是蔡氏族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在晋江青阳蔡氏祠堂的正厅,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长绵百代振家声”,下联是:“脉映济阳,支分莆阳,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这副对联概括说明了青阳蔡姓的源流和发展。溯本追源,青阳蔡氏根在济阳,后又传衍到福建莆阳,再由莆阳迁居青阳,故称“济阳——莆阳——青阳,三阳开泰”。明崇祯年间,已有蔡鸣震自金门迁入澎湖。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时随之入台的有不少蔡姓人,泉州、晋江、石狮许多蔡氏留在云林、屏东等地垦植。明永历年间,金门人蔡相将、蔡道宾兄弟等由金门迁居到澎湖。清康熙年间,又有南安人蔡为谢、蔡廷、蔡构等入台开垦。

    《广东考古辑要》载:“唐武德五年分珠崖郡,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曰文昌,以县南文昌江(今文昌河)设名”。

青山村,而福建青山村系惠安县山霞镇一行政村,位于八闽第一金滩青山湾滨海地带,背倚风景秀丽的青山山脉。 青山村位居山霞镇重要的旅游区建设的金三角地带,北面有青山宫景区,西侧临近泉州海洋城,东面有名闻遐尔的八闽第一金滩青山湾,青山村旧称下坂村,因辖区内有闽中三宫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宫,故易现名。青山宫始建于宋,祭惠安开山祖青山王张悃,青山宫庙制宏杰危耸致于过峻实则配山雄壮。青山宫庙中殿斜险峻,屋顶两坡急泻,独具格式,是古建筑中的一件瑰宝。未有惠安,先有青山,青山王文化传播已久,海内外共有165座分庙,现为惠安县重要宗教活动场所,自然植被保护小区。每年农历十月廿三日为青山王诞辰。 庙东侧有特具一格的文庙青山文昌祠,祠内立有惠安知府首任知县催太爷雕塑。青山属戴云山系向东延伸展,地势较高,有雄崎惠东第一峰之称,登高望远,极目南疆。青山湾海天一色,蓝天碧水尽收眼底。

     “锦亭”:泉州石狮市蚶江镇锦亭村一带,据传,有一-路过该村,歇于亭下。附近百姓因好奇趋而视之。-以为此方百姓热情好客,遂对此亭子周围百姓另眼相待。邻近百姓就在亭子下的路旁筑舍而居,称“亭下街”。故以此亭命名,曰“锦亭”。

【19】 盐铁使:唐初不重盐利﹐玄宗开元元年(713)﹐姜师度始奏请于安邑(今山西运城)盐池置盐屯﹐大获其利。同年﹐左拾遗刘彤上表请收山泽之利﹐玄宗遂令姜师度﹑强循等俱摄御史中丞出使﹐检查全国盐铁之课。当时设置盐屯﹐仿照屯田制度﹐征发人民充当屯丁﹐或出租给有力之家经营﹐按定额征税。盐屯由地方官管理。安史之乱起﹐军用浩繁﹐肃宗干元元年(758)﹐第五琦以度支郎中兼御史中丞为诸道盐铁使﹐这是盐铁置使之始。第五琦立盐铁法﹐于产盐处招民为亭户﹐专业煮盐﹐盐以每斗十钱之价﹐尽数交纳给官府。由官府加价至一百一十钱出售﹐各地置监院管理﹐严禁私人盗煮及贩卖。从此﹐征税变为专卖﹐政府收入大增﹐上元元年(760)刘晏继为盐铁使﹐又改进专卖制度。按新办法﹐官府将贱值收购亭户的盐高价卖给盐商﹐随其所至贩卖﹐禁过境州县征税以保证官盐畅销。江南﹑岭外诸州距产地遥远﹐盐商少到﹐则于其地置常平盐仓﹐商人不至而盐贵时﹐平价售与平民。江淮要冲及产地置四场﹑十监以储盐﹑售盐﹐又置十三巡院以主持盐务﹐查禁私盐。在他初任盐铁使时﹐盐利只有四十余万缗﹐到建中元年(780)他离职时﹐盐利增加到六百余万缗﹐约占政府全部财政收入的半数。从此﹐盐利为唐朝除两税外的最大收入。宝应元年(762)﹐刘晏为盐铁使时又兼任转运使﹐以盐利为漕运经费﹐使二者密切结合。自刘晏以后﹐二使常由一人兼任﹐于是盐铁使与转运使变为一职

    矿冶在唐初由少府管理﹐铜﹑铁任人开采﹐但须向官府纳税。开元十五年﹐初征银锡税。德宗时﹐户部侍郎韩回建议山泽之利宜归王者自此﹐矿冶征税权收归中央﹐由盐铁使专掌文宗开成元年(836)﹐一度划归州县征收。宣宗时﹐复归盐铁使。唐代矿冶税收不多﹐每年全国不过七万缗﹐不敌一县之茶税。由于盐铁使主管矿冶﹐故有时也兼管铸钱﹐或兼领铸钱使。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始征茶税。贞元九年(793)盐铁使张滂奏立税茶法﹐在各地茶山及其附近的要道路口征税﹐按时价抽十分之一﹐每年得钱四十万缗。穆宗时﹐王播为盐铁使﹐奏请增茶税百分之五十。文宗大和九年(835)﹐宰相王涯自兼盐铁使﹐行榷茶法﹐令茶农移茶树于官场中栽植﹐采摘茶叶后即在官场中制茶﹐旧有积贮﹐一律焚除。王涯置榷茶使﹐由自己兼领。此法招致人民极大怨愤。令狐楚继为榷茶使后﹐乃奏罢榷茶﹐仍由盐铁使主管﹐实行产地收税办法﹐由政府所承认的茶商转运贩卖而禁止私人贩运。

盐铁使为财经要职﹐常以重臣领使﹐或由宰相兼任。后来﹐盐铁使与转运使合为一职﹐其下属机构亦皆合并。唐代后期﹐盐铁使与度支﹑户部二使合称三司﹐至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遂合并为一职﹐称三司使。

  【20】 “内行厂:明朝官署名。即大内行(háng,音航,意为办事)厂,又叫内厂,内办事厂。中国明代内廷的侦察机构。与东厂、西厂、锦衣卫合称“厂卫”。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东厂西厂都是监视臣民的,明武宗正德初年,以当时八虎之一的马永成掌管东厂,以八虎的另一成员谷大用掌管西厂。当时司礼监太监刘瑾因与他们有矛盾,又在京师荣府旧仓地(即四司之一的惜薪司)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职责为内厂监视官民和西长,东厂,锦衣卫。侦缉范围比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三个特务机构还要大,除监察臣民外,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例,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内行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而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正德五年(1515)刘瑾倒台後,内行厂与西厂亦一同被裁撤。虽然内行厂仅存在五年,但亦残害了不少忠良。《明史·刑法志三》载:“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杀良”。”

21】王审知: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人,生于唐咸通三年(862),兄弟3人,王审知排行第三,号三郎。王审知出身贫苦,中和元年(881),寿州(今安徽寿县)屠户王绪起兵攻克光州,王审知与两位兄长一起加入王绪的农民军,随之转战福建。

不久,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发兵攻讨王绪,王绪-带领队伍渡江南下,进入福建,连克汀州、漳州等地。王审知兄弟随军入闽。王绪生性猜忌,滥杀将士,众人不满。王审知兄弟乘机发动兵变,众推王审知为帅,但王审知以“事长必顺”,恭奉其兄王潮为帅。从此,兄弟3人同心协力,整顿队伍。王审知平易近人,关心士卒,与士卒同甘苦,深得士兵爱戴。

光启二年(886)八月,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带兵攻打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打基础。王审知兄弟进据泉州后,招怀离散,均赋缮兵。大顺二年(891),陈岩病重,认为王潮是自己的理想继承人,召王潮来福州,准备授以军政大权。王潮未至福州,而陈岩已先去世,其婿范晖自称留后,骄侈横暴,不得人心。王潮命王审知为都监,自己率兵攻福州,景福元年(892)二月,王审知趁福州内乱之际攻打福州。经过一年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在景福二年(893)五月二十一日攻下福州,闽中各地农民军纷纷来归,王潮于光启二年(886)率兵攻占泉州,福建观察使陈岩上表荐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氏很快据有福建全境,后全闽得统一。

乾宁三年(896),朝廷升福建为威武军,任王潮。朝廷遂命王潮为为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副使。

 乾宁四年(897)王潮去世,王审知接任他的位置,唐廷任他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佑元年(904),翁承赞奉昭回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

天佑四年(907),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梁开平三年(909),梁太祖朱全忠加拜王审知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长史。开平四年(910年),又封为闽王。并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

闽中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吸引北方文人学士,相率避乱入闽。王审知在福州、泉州等地设招贤馆,积极招纳贤能之士。当时在外任官的闽人如翁承赞、黄滔等都先后回闽,受到重用;外籍知名人士如李洵、韩偓、徐寅、王倜等也纷纷来闽,施展才能。王审知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保存文化遗产。采纳翁承赞的建议,于福州建四门学,作为闽中最高学府,同时号召各地“广设庠序”。还下令各地搜集遗书,组织文人学士整理,善予保藏。闽中文化教育事业因之空前昌盛。后唐同光三年(925),王审知病逝,葬于福州北郊莲花山南麓

闽同光三年(925),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尊称为"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忠惠尊王"

史籍及小说《闽都别记》均有记载,王审知长躯紫面,常骑白马作战,其战骑白马是从贵州入闽的的"龙驹宝马",故民众尊称为"白马将军大王公"

22】巨隅子三:承赞、次承裕、三承颖,因其父购寺田筑宅漆林(今福清新厝cuo集镇漆林,自古隶属莆田县直至1956),遂举家迁焉!父巨源,曾任恭王府咨议参军。承赞少时攻读甚勤,立志功名。唐景福元年(892),应试不第,在长安滞留4年。到唐乾宁三年(896)才登进士第,以第三名擢为探花使。翌年,又擢博学宏词科,授职为京兆尹参军。由于他学问渊博,文辞清丽,朝贵众口交誉,官职逐步升迁,累官秘书郎、右拾遗。他看到割据一方的藩镇和掌兵弄权的南北司内外勾结,认为这是朝廷的莫大隐患,曾上章抗言:"方镇交结权幸,终必误国"。其直言敢谏赢得朝野的赞许。

唐乾宁三年(896),翁承赞以进士第三名被选为探花使,擢博学宏词科,授京兆尹参军,累迁右拾遗,户部员外郎。天佑元年(904),翁承赞奉昭回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备受王审知礼待。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篡唐自立,国号梁,以翁承赞为右谏议大夫。开平四年(910年),朱全忠以翁承赞为册礼副使,册封王审知为闽王。后朱全忠任命翁承赞为福建盐铁副使,加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因朱全忠日渐骄恣,翁承赞辞官回闽

翁承赞回闽后,王审知拜他为同平章事,封晋国公,其故里被命名为文秀乡光贤里昼锦庄。为闽相期间,翁承赞建议王审知在福州设立"四门学",并在所属各州县广设庠序以授生徒,发展福建地方教育。后唐同光二年(924),王审知卒。其诸子为争夺政权而造成混乱,闽政日非,翁承赞称疾致仕,归隐建州(今建瓯),长兴三年(932)去世,终年73岁。追谥忠献。

其从子乾度,官左补阙,乾度有子六人:处厚、处恭、处易、处朴、处廉、处休,相继于宋建隆(960-963)、开宝(968~976)、雍熙年间(984~987)双双进士及第。时称"六桂联芳",宋时建"六桂祠"至今尚存(在今黄石镇清中村)

    具体信息:承赞羁留京都多年,觉得自己无补于大局,便萌归思。正好这时昭宗李晔为羁縻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命他持节回闽册封王审知为"琅琊王",他便高兴地于唐天佑元年(904)踏上归程。

承赞回到福州,备受王审知的礼遇,一再挽留,但他朝命在身,不能久留。又回到长安复命。

天佑四年(907)四月,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自就帝位,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承赞归梁,被擢升为谏议大夫。这时,王审知为求闽中政局安定,向朱全忠上表纳贡。朱知承赞前曾使闽,便派他为副使。于后梁开平三年(909),再次回闽册封王审知为闽王。

承赞二度回到福州,目睹人民安居乐业,"江山胜往年",便产生了终老故里的念头,但王命难违,只好"自恨悠悠再别家",重返开封。

朱全忠提升承赞为史大夫,加左散骑常侍。但他看到朱全忠日渐骄恣凶悍,难与为治,而王审知却能励精图治,有贤明之称,便不再留恋中朝,毅然辞官返里。

承赞回闽,王审知即拜他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并将他的出生地乡名改为"文秀",里名改为"光贤",以示荣宠。

 23】《莆田仙游蔡氏宋代总世系 附论始祖蔡用元、攀附蔡襄的谱系、泉州晋江蔡氏、兴泉统合谱》莆田蔡氏除了仙游枫亭(连江里、慈孝里)东宅的蔡氏之外,似乎当时并无其他蔡氏。并没有广泛的民间人口,即并非本地世代大家也。

唯一有印象的是欧阳詹(唐中叶)提到晋江人有蔡沼(字虚中),说明蔡氏在泉州较久远。宋代世系基本就是一条线(从蔡次传开始才有分支),寥寥几个方志有的名人而已,北宋名臣蔡确家族都不见记载。(这就说明文献失传,推论就是不可信)

而且与莆田始祖合并,说是始祖兄弟(蔡用明)之后,真是搞笑(按常识说,哪有这么巧,2个兄弟刚好就是2个大地区的始祖,这是唐代!)。根本就不知道晋江作为唐代泉州之所在,早就有蔡氏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02/00/58962072_812633776.shtml

    24】、南琅琊郡:琅琊王氏肇端于西汉时期的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家族世代居住于琅琊临沂,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举族迁居金陵。南渡之后,因对故乡的思念,一直都以北土地名为称呼,东晋元帝时,侨置南琅琊郡(今南京市栖霞区)。今南京栖霞区东部,仙林大学城一带,为秦汉江乘县、东晋南朝琅琊郡所在,金城为琅琊郡治所(后迁白下),“江乘南岸蒲州津有琅琊城,即句容琅琊乡相接地”(清《乾隆句容县志》卷四),疑“江乘南岸”为“江乘浦南岸”,今九乡河东侧西湖村中有一段东西走向的河道,疑为古江乘浦遗迹。《晋书*地理志》:以江乘置南东海、南琅邪、南东平、南兰陵等郡),大兴三年又置阳都县,属琅琊郡(《句容县志》)。此时的江乘县竟一下子侨置了东海、琅琊、东平、兰陵四郡,后穆帝时,东海郡七县出居京口(《景定建康志卷十五》)。东平、兰陵二郡,笔者虽未见确切迁出史料,然从兰陵在今日镇江丹阳,为齐梁故里来看,二郡也当相继迁出江乘。南琅琊郡,晋元帝于江乘之金城立琅琊郡,属扬州,领临沂、阳都、怀德三县,在旧江宁县东北50里。(《景定志卷15》);琅琊城,在江乘县界。晋元帝以琅琊王过江,国人随而居之,因城焉。在县东北63里。今句容县琅琊乡,即其地也。(《景定志卷20》、《六朝事迹编类》);宋祎死后,葬在金城南山,对琅琊郡门。袁山松为琅琊太守,每醉,辄乘舆上宋祎冢,作《行路难》歌”。(沈约《俗说》);江乘南岸蒲州津有琅琊城,即句容琅琊乡相接地。(清《乾隆句容县志》);南琅邪故城,在句容县北……琅邪城在上元县东北六十里……琅邪城在江乗南岸今句容县北,有琅邪乡即其地。按此晋宋之琅邪郡治也,及齐永明六年徙治白下所谓琅邪城在今上元县西北。(《大清一统志》)所以琅琊郡早期应无实土,仅寄治于江乘县,后随着其他郡县迁出,逐渐有了实土,至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桓温为琅琊内史,镇金城,求割丹阳郡之江乘县境立郡,又分江乘西界立临沂县(《宋书*州郡志》、《景定志》),临沂立县时间为咸康七年(341年,《景定志》)。故最迟至335年,琅琊郡已经有了实土。至341年,琅琊郡所统的怀德、阳都、临沂三县已全部设置完毕。然而此前后江乘县属于琅琊郡还是丹阳郡(东晋时有双头郡),但琅琊郡侨置于江乘县界,却是事实。

   摘自:http://www.xici.net/d237304844.htm

25】《晋江县志·王审邽》:"唐·乾宁元年权泉州刺史,三年实授,四年加工部尚书,五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光化二年加兵部尚书、琅琊郡开国男,三年加左仆射,进封开国侯,寻授威武军节度副使;天复二年,加司空,三年加司徒,进封开国公,食邑七百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