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兰的盆外环境和盆内环境(六)

 兰花吧 2019-11-01

如果你养兰花,已经过了浇水关、植料关,可能还有一关需要过 ,这一关就是预防病害。如果这一关过了,学习养兰,那将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兰花病害的原因,主要有“风、热、寒、湿、燥、毒、虫”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都来自盆外和盆内的环境。

风:直接来自于盆外环境,我们放置兰花,要通风也要防风,冬、春都要防西北风。风如何引发兰病?风有渗透性,会把寒气带入植物,损害细胞,造成弱苗,引发病害。兰花喜微风,忌大风。大风会使兰花水份很快蒸发,又会扬起灰尘,堵塞气孔,传播细菌、真菌,造成兰花病害。风,中医上称之为“风邪”,会伤害生命。

热:也是直接来自盆外,主要是夏天暑热,另外北方室内过热。兰花在35℃以上,就停止生长,但这时细菌、真菌特别活跃,热是引发两腐病的盆外主要原因!兰花难过夏,关键问题就是热!不解决热的问题,兰花度夏,就时时处在危险之中。有人认为“湿”比“热”更危险,其实不然。有了热,加上湿,在高热高湿的环境下,兰花才容易发病。春、秋可以较湿不生病,夏天因热则不行。夏天兰花两腐病,套用中医之语,也是湿热病,外热内湿,滋菌生病。

寒:同样直接来自盆外,防寒主要在冬天。兰花过冬有三忌,一忌放阴湿处;二忌不晒太阳;三忌浇水过多。这三忌都与防寒有关,冬天兰花怕过阴、过湿、过寒。人怕寒湿体质,兰花怕外寒而内湿,冬天如不干一点,极易受冻伤,春后会成弱苗和病苗。兰花还要防倒春寒,“春不出”,春寒更伤苗。

湿:湿来自于外,存之于内,外湿可见,内湿难防。盆内环境易过湿是养兰的难点,由于影响盆内湿度的因素多,气候又在不停变化,盆内又看不见,因湿而致兰病的情况十有八九。湿,它是兰花夏季发病的第二大原因,兰友们用“通风”、“干养”等办法,都是为了直接解决湿的问题。湿的问题虽在盆内,但却是盆内、盆外情况联动的结果。

燥:空气干燥的地方,很难养好兰花,北方空气特别干燥时,我们不得不人工加湿,改善盆外环境。燥使叶面水蒸发很快,兰花水份供应困难,如浇水多,又会造成盆内过湿,这是燥所带来兰花难养的典型问题。兰花不抗燥,如果较长时间处在燥的情况下,兰花无法正常生长,对病害也就失去了抵抗力。

毒:指细菌、真菌。它们来自盆外,也存在盆内,有时活跃,有时潜伏。真菌的问题,一是容易传播,二是难杀灭净。对付细菌、真菌,盆外、盆内都要采取措施,杀菌消毒,关键是不能偷懒,不能留有死角,必须坚持定期杀灭。毒,盆外、盆内都有,特别麻烦棘手!要想灭毒,只有从内搞到外,从外搞到内,没有捷径可走。

虫:一般都在盆外,但到了盆内,就看不见,很麻烦。虫类很多,有时盆外环境不改变,治虫比治菌还难。虫子又传播细菌、真菌,又直接破坏兰苗,你轻视它,它会成为你的大敌。鼻涕虫、蜗牛等,虽然有点难治,但只要方法对了,都好办。治虫,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盆外环境上下功夫,要防止盆外虫进盆内。

兰花生病,不能单单讲灭菌防虫。以预防为主的理念中,应包含“强身健体”,苗子强壮是预防病害的基础。病与害,总是联系在一起,比如感染上真菌,这是有“毒”,直接意味有病,但要在热与湿之“害”条件下,才能发病。如果你能从盆外环境和盆内环境两方面,解决好以上七个问题,就能既重视灭菌治虫,又考虑“强身健体”,双管齐下,整体解决病害问题。形成不生病,养好苗,养好苗,不生病的良性循环。作者:江苏省南京市-容仁,写于2019年10月31日,校对:湖北省京山市-梅飞,图片仅供欣赏。兰花吧,2012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每天发布专业的兰花知识,带你深入了解兰花,轻松养好兰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