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作学习、发现学习为什么往往无效?——学习科学视角的全新剖析

 润润ce7sqg1j3t 2019-11-01
先提一个小问题:在如下两幅图中,哪张图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或“以学生为中心”呢?
毫无疑问,是左图。
但是,当我们把问题推进一步: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哪种效果更好呢?
恐怕就没有人敢回答了吧?!
这就体现了一个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矛盾:
理论界都在倡导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小组教学)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主动教学方式),而反对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被动教学方式)。
王珏老师并不反对课堂需要互动、学生需要主动学习的观点,但我却反对一刀切地认为“只要是老师讲授的方式,就是不好的方式;只有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才是好的教学方式”。
原因有二:
1、实践打脸
理论界所倡导的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并不被广大的一线老师所认可。要么就是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比如大班额),要么就是勉强实施后发现效果还不如老师自己讲课。
如果上述事实还可以解释为是“实践走偏”的话(老师的理解或实施得不到位),那么下面这个事实将无可辩驳地说明理论确有偏差:
目前所能看到的“名师金课”大多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的!
这至少可以解读为:“被动学习”确实是能够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甚至是热烈欢迎的!
以上血淋淋的现实,说明了一个常见的道理: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教育教学领域,理论不能解释和指导实践,这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事实上,绝大多数教育教学理论由于涉及到人、涉及到社会环境,因此都有着相当严苛的前提条件。
理论上即使是正确的,也只能代表“在理想情况下”它是正确的,而不能代表“在所有情况下(甚至是极为常见的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2、理论反思
要想从理论上探讨这一问题,我们就必须把问题从表面的“学生为中心”还是“教师为中心”进一步下沉,下沉到“什么是有效学习”上来。
其实,不管什么教学方式,衡量其好坏的,无可辩驳地只有一条:
是否能有效促进认知加工、最终提升知识掌握水平和思维能力
那么,“表面上”以学为中心的形式,在这方面的效率和效果一定会好吗?恐怕并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考察对象细化到“每一个学生”,恐怕会得出更糟糕的结论。以“小组教学”为例,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几乎同样的问题:
  • 小组讨论的质量差、方向性不强易跑偏、迟迟抓不住重点;
  • 小组讨论的时间长、且难以控制;控制住了时长,质量更难以保证;
  • 组内积极发言的,永远是少数;即使大家都发言了,但往往不在一个频道上,难以形成有效对话。
针对以上问题,理论界迟迟没有给出研究、解释和新的指引。所以,就形成了连理论倡导者自己都不用这种方法的怪现状!
不过,最近我看到国际顶尖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科学专家、加州大学梅耶教授所著的《应用学习科学》一书,就从理论角度对发现学习、合作等主动教学方式为什么往往无效,进行了简明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剖析。
这一理论剖析大体是这样开展的:
1、无经验的学习者在无直接指导下开展探究或讨论时,会增加大量无关认知负荷——即将有限的认知负荷用于加工大量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目标。由于人的认知负荷容量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学习效果当然不好。(关于认知负荷理论,可参见《教学设计重磅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图解(1)》)
2、对于较难的知识,光凭学生自己,往往难以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因此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基础认知加工——即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心理表征(体现在充满困惑、无法跨越难点、无法有效推进),知识学习难以为继,思维发展更是镜花水月。
关于为什么不能、以及怎么才能,在我的《学习的第一性原理,打造金课so easy》一文中有详细说明。
3、主动学习的优势是“促进生成认知加工”。学生自己的“生成性认知”,这一点是老师的讲授中,所难以企及的。
书中将如上3点总结为下表:
可见,主动学习方式只有在“促进生成认知加工”这一方面,才有正向作用;而在认知负荷方面、以及基础认知加工方面,都是负作用。
再加上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不可控因素,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使用不当的话,采用主动教学方式的负面作用会更大!
——这一结论,显然更符合一线教师的切身感受。
《应用学习科学》一书中,还深刻地指出:
能促进学习者开展意义建构的,不是“高行为活动水平”,而是“高认知活动水平”(如下图)!

高行为活动水平,就是本文开头所说的“表面上的学生中心/主动学习”,不管是讨论、还是动手操作、或者探索发现,并不必然对学习产生作用!因为此时学习者可能处于“低认知活动水平”的状态中!
即使在低行为活动水平下,也可能会发生“高认知活动水平”!——比如大家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这句话是书中的原文)。
对此,王珏老师喜欢用的例子是:
很多人都在看小说、看电影、看著作时,获得了重要启发——这就是典型的“高认知活动水平” “低行为活动水平”。
因为,我们在看小说、看电影、看著作时,虽然表面上的行为活动水平很低,但是我们的脑海中可能正在进行翻江倒海般的认知活动!
高认知活动和高行为活动,哪个对学习者更加重要和关键,是不言而喻的!一味追求“高行为活动”的表层现象、而忽略如何促进“高认知活动”的实质,就必然会跑偏!——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反对“一刀切”地认为“高行为活动就是好的和有效的教学”的原因。
而且这一新的理论框架,也可以充分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名师金课”,大多数都是讲授式的了!
——理论必须要能和实践和谐共振,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理论!理论如果不能解释和指导实践,还不如不要!
《应用学习科学》一书是我见过的最薄的书了,大开本,大约只有100多页,基本没有什么太深奥的理论,比较简明、易读、与教学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特此向各位老师强烈推荐:


新的理论建构
以上剖析,并不是说“主动教学方式”就是错误的、无效的。其实王珏老师本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主持了课程整合与互动教学的国家级课题,对此也有深厚的感情与深入的理解。
——当然,随着观察到的教学实践越来越多、教学研究经验的不断丰富,我越发感觉到:不管什么理论,都不能一刀切地认为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适合自己的、自己能理解和掌控的,往往才是最好的。
就“主动教学方式”方式来说,确实有其优点(如上所述的第3点),但要想发挥这个优点,就必须要首先解决和规避前面的两个问题:
(1)首先必须解决基础认知加工问题:这是教师教学所应解决的任务,而不应留给学生解决——他们没有能力解决,或者在解决过程中消耗了太多的时间与认知资源。
(2)应尽量减少无关的认知加工,比如给定探索或讨论的模板、环境与方向,或增强老师的指导等。
以上我大段引用了梅耶教授在《应用学习科学》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剖析,下面介绍一下我本人在此方面的研究。
非常巧合的是,在我的《学习科学》课程中,也提出了两条原则,与梅耶的上述理论框架完全呼应:
(1)输出式学习是最有效的方式;
(2)但是——高效输入是高效输出的前提!
在我的观点中,“主动学习方式”不应该是让学生从0开始,而应该是“教师开展有效输入” “学生开展输出”的组合。
先输入、后输出,这与梅耶的观点:“在开展主动学习方式之前,一定要解决基础认知加工问题”不谋而合!
“输出”无疑就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了。但应该让学生输出些什么呢?我还在课程中提出了“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创作式输出”的观点。
创作式输出,既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又同时能兼顾“高认知活动水平”和“高行为活动水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主动学习方式。
那什么是“创作式输出”呢?
它不是让学生从0开始学习知识(其实这根本就不是“输出”),而是当老师解决了基础认知加工(知识“输入”)后,在知识内容不超出难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在“知识关联--知识表征--知识应用”方面进行创造,深挖知识之间的关系、变化知识的各种表征形式、把知识融入个人经验与喜好。
比如,国内外高校普遍开展的单元学后的presentation、让学生互相当老师(互相讲解)、费曼学习法(详见《史上最强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以及王珏老师一直提倡的“图形组织者”(详见《“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不是串讲、也不是刷题!》),都属于“创作式输出”的方式。
本文的最后,希望能给教学管理者、教学研究人员提一个警醒:
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共振,才是有效教学的真正抓手!不要迷恋与教学实践不相符的理论!

也许那句古话说得是对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