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建忠老师治疗痰湿偏多的少年湿疹,用到了半夏厚朴汤和平胃散

 遇见美好心向阳 2019-11-01

跟随高建忠老师出门诊,遇到了这样一个孩子,张某,男,14岁。4月17日初诊:主要就是最近半年痰多,双下肢有湿疹。而且吃饭的时候孩子也特别喜欢喝水。苔薄白而略腻,脉细弦缓。于是高老师用了半夏厚朴汤加蚕、蝉、桔、贝等药组合了一张方子,让孩子吃了七天。

高建忠老师治疗痰湿偏多的少年湿疹,用到了半夏厚朴汤和平胃散

7天以后,家长带着孩子又来了,说这个药吃上有效,痰变少了,湿疹也有所好转。于是高老师把半夏改成了陈皮,继续让孩子吃七天。

等到第三次来的时候,痰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湿疹也减轻了好多。但是如果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还是会有痰的。于是高老师用了平胃散加鸡内金、蚕、蝉和生薏仁组方,又用了七天,患者吃完以后,湿疹和痰渐渐都好了。

又过了七天,家长想要巩固下疗效,于是高老师在上方基础上加了一味竹叶。此后停药。

高建忠老师治疗痰湿偏多的少年湿疹,用到了半夏厚朴汤和平胃散

病案分析:

1、首诊,本案上有痰多,中有苔腻,下有湿疹,据理分析,乃脾胃为湿所困,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进食的时候喜欢饮水?脾胃伤于湿,不能化湿为津液而布散全身,身体得不到津液的滋养固缺水,所以在进食的时候喜欢饮水,但究其病因,当饮不解渴。

2、首诊为什么选的是半夏厚朴汤而不是二陈汤?在这里边我相信可能有对于病位的考虑,从某种意义上来解,半夏厚朴汤再加减之后更容易排痰,而且此方行气的力量要优于二陈汤。首诊贵动而不贵静。

3、二诊在半夏厚朴汤得效的基础上,痰多有减,固去了半夏,换成理中焦的陈皮。

4、三诊持续好转,痰已不太明显,只是在遇冷的时候痰多。为什么在遇冷的时候痰多呢?说明脾家还是为湿邪所困,遇冷加重,则痰又多。在这个基础上,湿疹也跟着好转,所以从祛痰为主变成健脾燥湿为主,到了这一步,方子就变到平胃散上来了。或者说老师在二诊去半夏加陈皮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下一步的变化,致使三诊的变法在情理之中,自然而然的变过来了。

5、到了四诊,患者已无不适,但见舌尖红,老师加了一味竹叶来清心火。此防患于未然之举。

笔者按:

对于疾病的治疗,这几天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机体恢复了健康,是药物还是我们身体里某些未知的功能。

举一个例子,患者说大夫,我脾胃不好,肚子胀,老拉稀,吃饭不香。然后我一看,舌淡红苔白腻脉细缓。这个时候我会再根据辨证考虑是不是平胃散证。

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个患者容易出现这个症状,而其他人不容易出现。这其中固然有体质的因素在里面,但是除外体质,我们人体当中应该还有一套抑制这些症状出现的“自身诊疗系统。”就是当这个脾湿不甚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能主动的将这些病邪按照一定的路线排出体外(一个最简单的现象就是当我们的体表不甚被刀划开一道口子,过上一段时间就自己愈合了。有的人愈合的快,有的人愈合的慢。这就是集体自我恢复功能最好的明证)。那么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如果能找到这个机关,或许就可以每获四两搏千金的神效。

高建忠老师治疗痰湿偏多的少年湿疹,用到了半夏厚朴汤和平胃散

今天翻开高老师的医案,看到这一则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和我这几天想的问题不谋而合。一个很平常的案!痰多,湿疹。而我们身体的脾的功能即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机括。在这种“实”的“痰、湿”面前,与恢复脾胃功能相比,化痰和祛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这么做,就此案来看,疗效是肯定的。三诊清清淡淡的平胃散,恢复了脾气的升清功能,最终湿疹消失无踪。

临床随笔,思考的不周之处还望同道不吝批评和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