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动化浪潮下,中国教育该何去何从?

 昵称52776266 2019-11-01
纪录片《美国工厂》有两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一,福耀工厂的车间组长想挤走不安分的美国下属,向镜头展示跟这位美国人的合照。“我对付工会的办法五花八门……我跟他关系很好,两周后这里就没这个人了。”
这堪称是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让人莞尔。
图片
纪录片《美国工厂》截图
二,片子的最后,福耀的管理人员开始用自动化设备取代工人。整齐划一的机械臂代替了流水线工人,也为劳资关系双方拉下了一道铁幕:资本对于效率的追求与工人价值的相对劣势。这背后隐藏的深刻议题是:机械自动化导致了制造业领域工作岗位的流失,这是不争的事实。
图片
纪录片《美国工厂》截图
当然,不只是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二的机器人在汽车、电器/电子行业以及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中作业。以中国为基地的富士康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装配企业,在富士康集团将机器人引入生产线后,富士康集团雇用的劳动力数量降低了30%。
无工作时代的到来引起了人们焦虑,因为在无工作时代,传统上由人类承担的任务被机器人、特别是配置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取代,或者是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马克思的警告
技术进步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生活?
人类的创新才能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
人类从来都畏惧这个问题。技术演进可能造成的工人失业问题引发了人们的焦虑感, 这与过去并无二致。
1589年当牧师威廉·李申请针织机的皇家专利时,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却忧心忡忡。“想想这种发明将会给我可怜的臣民带来什么结果”,她指出,“毫无疑问,针织机将剥夺他们的工作岗位,让他们的人生一败涂地。”
图片
伊丽莎白一世
19世纪早期,尽管蒸汽动力促进了经济的总体增长,但是英格兰的卢德派份子却采取了破坏机器的做法来捍卫自己的工作岗位。
19世纪80年代,清朝政府强烈反对在中国修建铁路,其中一个理由便是认为行李搬运工作岗位的丧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
图片
卡尔·马克思
思想巨擘卡尔·马克思曾担忧“机器不仅仅是工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而且总是置工人于失业的边缘。”其原因在于“机器用廉价劳动力替代原有劳动力、延长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强度、不断制造新的劳动异化”,最终的结果便是将劳动者排挤出工厂。
“现代经济学之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1930年发出技术进步将造成普遍失业的警告。
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
确实,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机器在很多任务中取代了工人的位置。那么,什么样的工作最容易被先进的技术或机器取代?
在“可编码的”重复性工作中,机器最容易取代工人的作用。其中一些是认知性的,比如收银员。其他的工作则是手工性质的或者体力性质的,比如操作焊接机、配送商品、或者《美国工厂》出现的操作叉式升降机等。这些工作很容易就能实现自动化。
可编码,具体是指弱交互、常规化类型的工作。
图片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高速公路或桥梁自动收费。
一项工作如果需要交互,则说明性质上它是强信息交流、沟通的,限制了被“机器”外包的可能性。最典型例如客服工作,面对面或电话沟通带给客户的体验,远胜于冰冷的“智能客服”回复的只言片语。
如果一项工作是常规化、重复性的,则势必被自动化取代。例如流水线做工、卡车驾驶、再到仓储管理。“他们总是彬彬有礼,总是践行提升销售策略,他们从不休假,他们从不迟到,他们从不打滑摔倒,他们从不因年龄、性别或者种族而歧视客户”,美国哈迪斯餐饮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普兹德谈及机器人员工时如是说。
图片
机器人员工
那些从事“可编码的”重复性劳作的工人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可是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对技术威胁论的悲观情绪中。
因为实际上,技术进步创造的工作岗位是要大于其淘汰的工作岗位。通过降低常规工作对工人的需求量,技术提高了许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这种做法,技术如上帝,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了新领域的一扇窗。
正如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网购、点餐,浏览新闻或是进行社交,管理着财务资金……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创造了与需求相对应的产品。消费者的兴趣瞬息万变,人们在新兴领域追求职业发展的机会增加了。
图片
人们使用手机越来越频繁
保持乐观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弄清楚,哪些职业是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哪些技能才是面向未来的人才所必需?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也应该是未来教育的重心。
两种主要力量决定了未来所需要的工作种类——工作是否需要交互(它限制了外包的可能性)或者工作是否非常规(它制约了自动化)。非常规的交互技术(如咨询顾问)和分析技术(工程设计等),社会对它们的需求在将来会一直存在。
这意味着为工作准备的教育需要重新定位,从常规的、非个人化的工作向更加复杂、个人化、创造性地、只有人类才能做好的工作任务转变。
由此向前追溯,重大技能再调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义务教育和工作之外。为适应工作性质的转变而培育技能成为一件与终身学习息息相关的事情。
未来教育的走向
那么教育,尤其是目的性更强的高等教育应该去往何方?
近期复旦大学“似是而非”新通识课程在网上火了。
图片
“似是而非”新通识课程上课场景
“一家医院患者死亡率高,是不是这家医院就不好?”
“西南某地区发生地震,不少房屋倒塌,是不是所有房屋都该到达一定的抗震等级?”
似是而非的所谓“科学论断”每日充斥着我们的视听,我们应该如何辨别?复旦大学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目的,开设的这门“似是而非”选修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这里的科学素养,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你就能把真正的心理学同那些散布于电视、网络的“伪科学”区分出来。
批判性思维是值得我们终生探索、追求知识的工具。批判性思维可以归属为高级认知技能,其主要特征是“践行思考”、“超越感觉”,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取得理解。
前文提到,技术演进增加了高级认知技能的社会需求,比如批判性思维或者无法在学校当中习得的沟通技巧。这类技能需求量的持续增加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溢价,同时降低了社会对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的需求量。
能够提高溢价的、只有人类才能做好的技能还包括:社会行为技能(比如团队工作能力、创造性与好奇心)以及能够预测适应能力的技能组合(比如推理能力、自我效能)。
当教育成功的标准,不再是对内容知识的复制,而是将我们所学外化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世界已经改变,它对你的回报不再是因为你所知道的——搜索引擎无所不知——而是你用所知做了什么,你的表现如何,你的适应性如何。
当今世界的主要分化正在于此,为了弥合这种分化,教育倾向于发展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交流和合作,倾向于传授现代知识,包括辨别与利用新技术潜在功能的技能,倾向于培养性格品质。
教育和学习其实是硬币的正反两面,学习不单能缓解技术威胁带来的焦虑,有针对性地学习并加以实践,还能够确实补齐学校教育的短板。
有人可能提出质疑: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知识付费产品那么多,我也买了、也听了,但没什么特别的收获,我不会二次购买。
这一类学习效果的问题,其实有三种解决路径: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更好地设计项目以及更彻底地实施项目。
比如,实践练习和视觉辅助工具有助于加强记忆,因而可以在成人学习中发挥有效作用。事实证明,包括经济奖励在内的激励工具、工作经验或者频繁的反馈都有助于促进成人学习。一项在年轻人中进行的实验表明,提供奖励可以增加培训后的长期绩效收益。
造就,以“发现创造力”作为最核心的价值,目前推出一门视频课程《带你走出平庸之恶的「批判性思维」》,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徐尚昆教授,围绕「批判性思维」生动且直观地阐述了正确推理和合理论证的基本问题、观点、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并掌握合理而正确的思维基本原则、要求、技巧及训练方法。
更多详情欢迎扫码了解
编辑 | 赵振;校对 | Lily
版面 | 颖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