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们迎凉有感》,诗境雄伟苍凉,令人心碎

 qiangk4kzk8us4 2019-11-01

岁月斑驳、时光清浅,红尘滚滚、花事匆匆,多少繁花用一季的守候,奉献了万紫千红,却最终敌不过凄雨寒风。深秋时节,残香犹闻,余韵还在,可是冬之神灵已是舞姿优雅,也更显落叶的沧桑和精美。人生如不停变换的季节,令多少诗人为之惆怅。李白眺望远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杜牧思念故乡,“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南宋也有一位落魄的诗人秋夜难眠,下面品赏陆游68岁时写的一首诗,诗境雄伟苍凉,令人心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代: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是陆游68岁那年的秋天,创作于故乡山阴。诗的题目长达11个字,却意义深远。初秋之夜既漫长又闷热,“秋夜将晓”,这本是熟睡正香的时刻,诗人却因心事重重不能入睡。于是他披衣起床,步出篱门,看似迎凉,实是散闷。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陆游遥望星空、忧国忧民,不禁有感而发,酝酿成诗。

诗的前两句气势雄伟,描写北方壮丽的山河,“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和五千仞,都采用了夸张的语言,形容绵长的黄河和高耸的华山。诗人此时不可能亲眼看到黄河和华山,但他却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壮阔的图景。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泻千里,向东流去;高峻的华山巍然屹立,穿入云霄。

诗人特别点出黄河、华山,用意很深。这一山一水象征着祖国,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无比热爱和怀念。可是梦里这壮丽山河已被金朝占据,沦入敌手,诗人心中感到不平,因而流露出无比的痛惜之情。诗人借助赞美黄河、华山,抒发其备受压抑的爱国热忱。

诗的后两句描写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盼望解救的心情,“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作者用了“泪尽”二字,形容其悲痛到了极点。诗人回顾历史、鞭挞现实,靖康二年,金兵攻陷宋朝京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自此北宋灭亡,南宋却偏安江南。

北方的老百姓们在金朝统治下,身受压迫,生活痛苦。“泪尽胡尘”,正是这种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摆脱这种处境,北方人民总在盼望南宋军队挥戈北伐,收复失地,解救他们于倒悬之境。可是春花秋月,年复一年,南宋王朝根本没有这种打算。65年过去了,王师依然杳无讯息,如何不叫人感到悲伤?“又一年”三个字,表达出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前途渺茫的忧虑。诗中强烈地反映出诗人渴望统一祖国的愿望,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

纵观陆游的这首诗,不仅激情满怀,而且鼓舞和激励历代的爱国志士。他虽然不能重回沙场,却每日笔耕不辍,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即使到了晚年,依然“三日无诗却堪忧”。梁启超读过此诗,也感慨地写道:“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如此凄冷的秋夜,让诗人夜不能寐,并非他不能忍受这山阴的秋凉,而是他的内心也是冰凉。多少年来诗人热切地盼望,可以收复失地;多少年来他感慨地赋诗,表达心中的幽怨。“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诗人有心杀敌、无力回天,面对门前的潺潺流水,却想到了远方那些陷入悲苦中的百姓。正所谓,秋风万里尘飞扬,暮雨千家心荡漾,谁怜诗人千行泪,黄河华山胸中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