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晚年作画中 中国画艺术,有着无奈,就是小众欣赏群体的产物,只有,拥有相当专业素养的人,才能分辨欣赏出,艺术水平的高低。大多数人,真分辨不出国画作品的优劣与否,不象通俗歌曲那样,有文化,没文化的都觉得好听。黄宾虹的山水画,的确是大家风范,开山之尊,经过历史的检验,气势磅礴,自成风范,墨色笔意,浑洒天成,把山水画,带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带给欣赏者,绝美的艺术享受。但这也只是专业人士的看法,普通人只闻其名,欣赏时,却是一头雾水,这就是中国画的欣赏局限。 黄宾虹 《黄山汤口》 有的人说黄宾虹不会画画,只会画丑画。在当时世人的眼里黄宾虹的画是一团漆黑,又丑又怪,这样一个丑画家最后竟然被冠上宗师、大家头衔,令时人不可思议。当今社会与黄宾虹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太多变化,时人也是对在世有作为的书、画家极尽攻击之能事。黄的画是山,树,石不分,近景无层,体面不清。布局杂乱,焦墨干涩,水云难辨,就是某些人为了利益吹捧出来的大屎,还有一些不懂装懂,自视高雅的跟屁虫盲目崇拜的结果,其实就是皇帝的外衣。还有一些评论甚至直接抹黑黄宾虹先生。 但本人认为,黄宾虹不会画画,大多从西方绘画的欣赏角度而言。不外乎缺乏西画式的造型和构图。所以习惯了欣赏西方绘画的人,看不惯黄宾虹的艺术作品也是正常的现象。可文化并非只有可观赏的视角,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是欣赏的方面与切入点不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作为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基本态度你不理解,对于一个中国人的国画习人或许就很难讲的过去了。黄宾虹作品中的基本文化精神所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人文境界。 这种对黄宾虹先生诟病的现象存在正说明了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艰难,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易。然而黄宾虹的艺术成就也正是数千年古人传承下来的结果。如果观者能够从传统文人的角度去看待黄宾虹的艺术时,将不会出现这种鲁莽可笑的结论了。 艺术在拍卖场上的价值变化是经常变化没有固定的,就像梵高的画一样,梵高生前的画并没有卖出去几张。但是死后,他的画却被捧上了神坛,原因是大家看到了梵高画种旺盛的创作生命和个性,黄宾虹也是如此,在黄老的画种我们看到了千年的中国文化的沉淀。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屡屡被拍卖出高价。最后,黄宾虹日常作画读书非常用功,近乎痴迷的状态。小时候便与邻家孩子不同,整日读书作画,数十年如一日,又因为家里以制墨为生,所以对墨的运用非常熟练,晚年墨法出神入化,当时无人能及,这也是黄宾虹成功的因素之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