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人就容易变懒。懒的运动,懒的社交,懒的打扮,懒的说话,甚至懒的吃饭,懒的洗脸刷牙。 虽然年青时也没怎么勤快过,但年青有年青时的状态,内在要求高一些,外在要求也更严格,身不由己,不得不表现得勤快一点。 老了就不一样了,首先内在的自我要求放松了,感觉可以倚老卖老了,最好的借口就是电影《洪湖赤卫队》中那句经典台词:人老了,弦也调不准了;外在要求也宽松了,明明是懒的成分多一些,给人的假象却是年纪大了,能力跟不上了,“老弱病残”就是最好的遮羞布。 懒,似乎是一种很让人讨厌的状态,和懒组合在一起的词没有一个好词:懒惰、懒汉、懒鬼、偷懒,还有奸懒滑馋,等等。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坏的事物有好的一面,好的事物也有坏的一面。懒也有懒的好处,现在不是有个说法,叫懒人推动技术进步嘛。 传说我们现在用发面蒸馒头的技术,就是一个懒汉发明,或者说无意中发现的。以前人们蒸馒头都是和好面就蒸,有一次,一个懒汉和好面就睡觉去了。等他醒来,和好的面都晒发了。他也懒得再去和面,就把发了的面蒸了,结果蒸出来的馒头又松又软,又香又甜,比以前好吃多了。于是后来人们就改用发面蒸馒头了。 懒人不愿走路,人们发明了车子。 懒人不愿爬楼,人们发明了电梯。 懒人不愿洗衣服,人们发明了洗衣机。 懒人不愿看书,于是有了懒人听书的节目。 甚至懒人连车也不愿开,人们便发明了自动驾驶。 如此看来,生活中科技的进步,哪一样也离不开懒人的功劳。 懒不仅能推动外部世界进步,还能促使人的内心世界变得强大。 懒字从“心”从“赖”,意思是只要心一耍赖,人就变懒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两口子吵架,年青时吵来吵去分不出个高低,后来上了年纪,不再计较输赢,管他呢,对方爱怎么说就怎说吧,反正我心里不在乎了。于是懒的再吵,懒的说话,不知不觉,矛盾也就过去了。 孩子在外地上学,担心他吃不好,想家,三天两头就打个电话。结果电话打多了,那边就不耐烦了。后来一想,这么大个人了,还能照顾不好自己,管他呢!于是不再打电话。时间一长,那边主动打过来了,还主动汇报情况。 朋友聚会,免不了为着一个话题争论不休,争来争去,无非是要显示自己比别人能。结果是争赢了得罪人,争输了丢面子,把自己和别人搞得都不愉快。后来懒的争论了,任怂,别人说是就说是,别人说非就是非,结果竟落了个善于交际的好人缘。其实古人早已有言在先: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关汉卿《四块玉·闲适》) 人生在世,总有些名呀利呀叫人放心不下。年青时常常自命不凡,傲视群雄,谁谁谁获了个什么荣誉,谁谁谁发了大财,自己明明比他强却没有这个运气,心里不免耿耿于怀,愤愤不平。上了年纪,心就开始耍赖了,不再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了。管它呢,属于你的,跑也跑不掉;不属于你的,争也争不来。于是懒的关注,懒的计较,懒的生气了。这一懒,才发现原来许多让人发愁的事都不再是事了。我把这归纳为一懒解百愁。 懒,其实也是一种境界,需要有一定悟性的人,经过修炼才能达到。有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去学懒,隔着帘子向师傅报到,师傅说你进来吧,徒弟说你过来给我掀开帘子,师傅说你已经出徒了,可以回去了。这个人懒的天赋就很高,天生勤快的人是学不来懒的。 关于懒的好处,本来还有许多许多,好像一时也说不完,算了,懒得再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