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 这是一册明代贤才的墨迹全集中收录的两篇书法信札,这两篇书法信札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诗人、作家文徵明。文徵明是明代四大才子之首,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从小受父亲文林和母亲吴氏的温和儒雅的家风影响,心地温良恭俭,为人厚德宽容。 文征明书法 文徵明,在明朝众多的才子中,算是比较大器晚成的一个。生性迟钝,7岁还不会说话,11岁才会言语。与同时期的才子及好友唐伯虎相比,他出仕当官的经历颇为坎坷。18岁的时候,成为乡里的秀才。参加一年一度的乡试时,因为字迹丑陋,而被评价为三等。从此他开始了对书法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 文征明绘画 从18岁到46岁的38年间,文征明参加7次国家公职人员组织的考试,都名落孙山。而此时的唐伯虎已经是明朝名利双收的代表性人物。在53岁的时候,终于因为才华出众,受工部尚书的赏识,以贡生的身份进京参加了面试,终于通过考核,授予翰林院待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文化类单位的一名事业编制科员。 文征明书法 当了3年的京官之后,56岁的文徵明无意官场,遂辞职离开京城,从此醉心于诗文书画,享誉当时的海内外。但是他为人高洁,从不给德行不好的官员写字画画,当时的宁王曾有意拉拢文徵明,但是直接被拒绝了。一直到89岁的高龄,文徵明都对书画的研究孜孜不倦,临死还在为御史严杰的母亲书写墓志铭。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一生起于书法而终于书法。 文征明扇面 这两封信札是文徵明写给其弟子陆师道的,书写尺寸大小为23.5×16.3cm,真迹现在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文徵明一生自己受到良师的启迪甚多,所以凡有爱好诗书画的后生晚辈,文徵明都不吝指点赐教。受文徵明德艺双馨的影响,吴门书画派旗下弟子诸多,可以说各个都品学兼优,而以其中的弟子之一陆师道,就是最有名气的一个。 下面我们来看文徵明的这两封书法信札墨迹: 文征明书法信札 释文:示教佳篇,捧读健羡,老病寒拙,不能吐一辞,徒欣慕而已。人还,草草奉覆,顷即诣宅,同赴双梧看梅之约,不悉。徵明顿首。元洲先生执事。廿一日。 文征明书法信札 释文:郡公闻母丧不复还矣,其眷聚初二日行,吾与君如何行礼,烦移玉。过舍一议,立伺、立伺,徵明顿首。子传先生侍史。 由此可见,文徵明的一生,不仅严于律己,更是宽厚待人。对待书画治学的精神,严谨有加,对待其弟子,培育颇为用心。在明朝,这样一生都对自己所热衷的书画从不懈怠的人,为数不多。在封建社会时期,真正能做到德艺双馨、温良恭俭让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他能位列才子辈出的吴中之首,吴门画派的领袖,是真正的德才兼备。 作者: 书法研究僧(原创书法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