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雾霾

 张大大哥 2019-11-01

今早,没有一丝风,叶子一动不动。门外,大雾锁江东,借箭的草船见首不见尾,诸葛的扇子看来是停下了。

空气是相通的,没有哪块地方可以幸免,可以逃脱环境的审判。它使我想起遥在华北平原的家乡小城,侄儿说家乡的霾有了烧烤的味道。乘火车一进河北界,就像进入了仙境,朦胧诗人正好抓紧时间,写上两首诗。雾和霾这两个弟兄,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

变化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不让烧煤了,做饭、取暖改用管道天然气。十字路口旁的大屏幕上实时监测着各重点区域的排放指标,由PM2.5已进化到PM10,据说是可吸入颗粒物。私家车开始限号行驶,但哪条路上都是堵、堵、堵!约同学吃饭,不提早一个小时出门是不行的。

这还不到采暖季,酷暑刚刚接近尾声,就这样了。不由得怀念起台风来。

华北平原西有太行山脉,下沉气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珠江口沿岸,传统的旅游胜地,号称空气可以灌装出口的福地,诗友调侃说早早逃离了雾霾区,看来孙猴子还是蹦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吸不吸烟都一样,北方常见的空气净化器,南方人很多不认识,一个英国的外教悄悄掂到屋子里当取暖器!他们的见识多么浅薄啊!印度留学生给同学们讲环保,大气、水、固体垃圾,南亚次大陆即将被现代文明的副产品所吞没。日本人来到中国西北种树,防风固沙,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害怕风沙雾霾免税出口。

十几年前,香港特首到虎门热电厂调查排放问题。现在,查环保查得这么紧,很多不达标的小厂停产关闭,但是雾霾该来还是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由净转脏易,由脏转净难。私家车出行的便利享受惯了,谁还愿意挤半天不来的公交车?当然停车难、停车贵是个制约。煤电暂时还不能被水电、风电完全替代,没电的日子谁能忍受?楼市增加供给,到处是建筑工地,即便是洒水抑制扬尘,送料车可停不下来,三天一层的速度可不能慢下来。

我们都太急了,太赶,发展速度逼迫着我们一路豕突狼奔。据说瑞士无论再热,也不许装空调,你的享受不能成为大家的灾难,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环境伦理。在崇尚效率的当下,瑞士手工机械表卖出了天价,许多制表匠毕生都在琢磨、打磨复杂的计时器。瑞士的雪山成为滑雪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有钱有闲阶级。发展路径的不同,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工业化挣来的钱必然是不那么干净的。

在我所在的生态旅游岛上,最勤快的是洒水车,蓝天白云下,道路干净得近乎一尘不染,斜45度角雾炮向天开动,下90度角水帘洗地,下着小雨也不休息。然而,独善其身从来都是个传说。

站在雾霾当中,等风来,茫茫不辨方向,只好写下这篇祈祷文。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