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CHAOYANG3901 2019-11-01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由于新修建筑格外亮眼,与周边有些不协调,或许经过岁月的打磨会看着舒服一些。远在明朝时期,此地有仁寿寺,民国初年,市政当局在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共开辟了14条马路,此路为其中之一,因仁寿寺在路旁,故定名仁寿路。现邮局大楼就是当年仁寿寺位置。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从细节对比,基本保持原有风貌,可谓用心。今天的人们可能想不到,民国初年,虎坊桥至天桥一带是香厂新市区的所在地,是当年北京最西化、最繁华和最时尚的地区,相当于北京现在的CBD地区。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从1914年开始,香厂新市区采用了西方城市建设的理念,短时间内就在这一地区建起了一座“北京新城”。涉及衣食住行以及与民生建设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茶馆、饭庄、会馆、游艺园、商场、绸缎庄、出租车行、医院等。并曾引进多项新奇特的设施及娱乐活动,如电梯、暖气、电扇、哈哈镜、魔术等,可谓繁华至极,成为了当时富人消费区。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此次修缮的“新市区泰安里”是民国初年兴建的香厂新市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与附近的万明路、香厂路、板章路、华康里的几处中西式建筑一样,都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后来,由于民国政府南迁、经济萧条以及自身商业定位太高等原因,香厂新市区逐步衰落。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新市区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该建筑仿上海的里弄式住宅,由六幢平面格局和立面造型基本相同的二层楼房组成,通过中间一条小巷分为两排。2009年7月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历经百年,物是人非,繁华不在,曾经的住户改成了外地打工者的临时居所,由洋楼逐步变成了危楼,有关部门在2018年开始了修缮。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此前,在2015年修缮前和2018年修缮中来过两次,紫禁城下的胡同非常喜爱这座中西结合的建筑,尤其喜爱她的斑驳与残旧,历经岁月洗刷的美感。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这是修缮前建筑西面外观,虽有残破,但建筑主体完整,尤其弧度转角和圆窗饰纹与主体建筑协调美观。窗户的玻璃基本残破,圆窗两侧屋顶的下水管展现不同时期的痕迹。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靠近北面入口处的旁边是个“温州发廊”,展现那个时代的特点,白色瓷砖与整体建筑极不协调。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建筑南面开墙建了个门面房,是个水果店,损坏了主体建筑。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这是一进门的天井式小巷,两侧各有三座独立的二层楼房,一共六幢,过道内堆满了三轮车。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楼与楼之间的间隙,可开窗换气,充分显示上海里弄式建筑的特点,在北方城市很是少见。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清末民初,由于“洋水泥”的出现,大多建筑采用了砖混结构,使建筑更加牢固。墙窗上的欧式装饰,二楼上的折叠百叶窗可能是当年的物件。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当时,只进入了右手南面第一座楼内,一层和二层都有游廊连接每个住户,由于改造和堆放杂物无法看到房屋结构,中间为天井挑高设有天窗可采光通风;楼梯为木制,磨损严重吱吱作响。

北京南城的百年上海老弄堂“泰安里”修复焕新了

从里往外看,进门处为过街楼,有些地方用红砖做了封堵和改建;过街楼上的百叶窗不知这次修缮后是否保留?这一区域将围绕中轴线开展一系列的文保修缮,泰安里可能成为天桥演艺区的一部分,期待不久一展新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