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东汉期间几个著名的宦官(一)

 金色年华554 2019-11-01

第一、郑众

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暴病身亡,此时年仅十岁的刘肇登基做了皇帝,是为汉和帝。由于汉和帝年幼无力处理朝政,于是窦太后便乘机临朝称制,开始启用窦氏的亲戚。从此,窦氏一门'宠贵日盛'。

随着年龄的增长,汉和帝越来越对窦氏专权不满。可是大臣中只有司空任隗和司徒丁鸿,平时不肯依附窦氏。汉和帝想召任隗和丁鸿两任进宫,来商议诛灭窦氏大计,但又担心被窦氏耳目发现。后来他想到了入宫多年而又一直忠于皇帝的宦官郑众。

汉和帝把郑众召到身边,又将自己的意图铲除窦氏的想法说了,立马得到了郑众的赞同。郑众通过分析时势建议汉和帝先下诏书,以召窦宪回京辅政为名,将、其骗入京师,然后伺机掩杀,这样便可万无一失。

盘点东汉期间几个著名的宦官(一)

汉和帝接受了郑众的建议,召窦宪回京。平日骄纵成性的窦宪,接到诏书后,并没有起丝毫疑心,兴致勃勃地带着身边众将启程回京。待他和手下将官,赶到京师时,天色已晚,皇帝传旨让他等第二天才入朝进见。

当天晚上,郑众奉汉和帝的命令,让司徒兼卫尉官丁鸿,率领手下部将封闭城门,城中各主要路口,都由丁鸿派兵严加把守。接着命令宫中禁军,分头捉拿窦氏的亲信党徒,一夜之间窦氏爪牙全部锒铛入狱。

郑众因功升任大长秋,汉和帝论功赐赏,郑众每每辞多受少。由此汉和帝常与他议事。汉朝的宦官用权,自郑众开始。

第二、蔡伦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的大凑山下从事冶铸的一个铁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铁的。小时候,蔡伦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习《周礼》,读《论语》,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少年蔡伦,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 。

蔡伦是在十八岁以后,由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蔡被选入宫后,开始是在皇宫旁舍嫔妃所居的掖庭当差,几年后提升为出入皇宫、传递诏令的小黄门宦官。蔡伦的才华越来越显露出来 。

到汉和帝即位时,蔡伦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豫参帷幄之中,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 。

盘点东汉期间几个著名的宦官(一)

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无法处理朝政,大权旁落到外戚窦氏家族手中。窦氏家族权倾朝野。心性秉直的蔡伦看不惯这些,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 。

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 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

公元121年邓太后卒,汉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那里认罪。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蔡伦的封地也因此被废除。

第三、孙程

延光四年十月二十七日,汉安帝驾崩,孙程与中黄门王康等十八人首谋拥立济阴王称帝(即汉顺帝)。诛灭外戚阎显,封浮阳侯,加官骑都尉,官至奉车都尉。永建元年,孙程等人在朝中骄横,呵叱左右。被汉顺帝罢免了官职,并遣其离京,两年后被召回京城,仍拜骑都尉。

盘点东汉期间几个著名的宦官(一)

阳嘉元年,孙程去世,卒后谥号为刚侯。准其弟孙美承袭封国,并把食邑的一半给养子孙寿,封为浮阳侯。

阳嘉四年,皇帝诏令宦官养子都可以承袭封爵,并作为条令定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