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说说曾国藩。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他出生农家,却成为晚清的重臣,他是一介书生,却打败了洪秀全,他的家书流传到现在,受到无数人的推崇。现在市面上,但凡是讲“成功学”之类书籍和课程,铁定绕不开曾国藩。 咱们先想象一个场景。你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比如升职了,你会干吗?我猜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时间发朋友圈,分享自己心里的那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试想一下,假如让你分享的不是这种情绪,而是让你分享利益,你还会在第一时间分享吗?可能就不会了吧。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利益纷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好处大家都盯着。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就很有可能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利可共而不可独。就是说,遇到好事儿了应该分享,而不应该独自占有。 我们知道,曾国藩一生干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组建湘军。一开始,曾国藩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可结果呢,他发现很多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 这个胡林翼也是晚晴的名臣之一,也是湖南人。 于是,曾国藩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意思就是,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 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就是说,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听了连连点头,从此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甚至主动让出功名。 当时,太平天国以南京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南京易守难攻,一开始就进攻南京显然行不通,所以需要找一个跳板作为支点,安庆就是这样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在安庆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湘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上表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曾国藩把谋划之功让给了胡林翼,把血战之功让给了多隆阿。 咱们昨天讲的是韩信,韩信曾这么评价项羽:“项王对待长辈谦恭,对待弱者仁慈,对待病者体恤,但这不过是妇人的美德。项王对待立功的健儿吝于赏赐,对待勇武的壮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杰终究要离他而去。” 正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 这种思路在当代职场也同样适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不是为了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而已,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也愁柴米油盐。不能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而什么都想着独占,多提几句领导和同事的好,搞好关系,才能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最后,咱们再讲讲卓越领导力。 所谓“卓越领导力”,有四个步骤—— 1、分解目标—— 给下属安排工作,首先把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的小阶段,让下属每一步走起来轻松、顺利。 2、复述流程—— 目标分解后,让下属再复述一遍,确保他听懂了、记住了。 3、增加动力—— 管理学上有个“不值得定律”:凡是你认为不值得做的事,你就不会把它做好。所以,给下属安排工作时一定要强调工作的价值,以及对他个人有什么价值。又想让马跑,又不想让马吃草,那个马能跑得动吗? 4、解决问题—— 给下属增加了动力之后,还得帮他解决问题。比如告诉他,给他安排的工作有哪些风险点、哪些困难点,风险怎么规避、困难怎么解决……当领导的毕竟经多见广,应该教给他怎么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什么叫领导? 能带领你到你认为不可能到达的地方,取得成就还能归功于手下做出了贡献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叫真正的领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