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感受国际顶级建筑大师的奇思妙想

 公司总裁 2019-11-02

凤凰空间

设计类出版机构

关注即可学习新技能

 

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书、艺术的载体。建筑集结构、造型、彩绘、壁画、雕塑等于一身。人们看建筑,透过砖木的、石质的或是钢筋水泥的结构,看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呈现。它不仅有情感的传递,甚至有思想的凝聚,它总在静默中说明和展示着文化的传统和现状。凡属某一时代先进的物质材料、工艺技术等,大都在建筑物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旧金山召开的第63届理事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日”,以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

1996年国际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今后“世界建筑日”将与联合国的“世界人居日”同期举行庆祝活动,“世界建筑日”即确定为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昨天是2019年的世界建筑日,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那些享誉国际的建筑天才,进入他们的世界,和更多更有趣的建筑相遇。

创新建筑师代表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1951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贝尼马米特,在巴伦西亚修完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1979年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切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他的主要作品有: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坦纳利佛音乐厅

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火车站

1993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受邀参与里斯本车站竞图而获得首奖,事实上这个设计远超出计划书所要求的范围。原图计划只是为了1998年世界博览会所需的交通转运站而拟定,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则把该车站设计当成一个城市规划来命题,试图在里斯本北方的一个工业废弃地上,创造出一片城市沃土。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仔细整理了废弃港口周遭的环境,最后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交通枢纽,不仅和穿梭各城市间的高速火车衔接在一起,更将普通客车、公共汽车、地下停车场以及城市轻轨线等整合在一块。

在现有的铁道上建车站,卡拉特拉瓦将一个原本分割着住宅区与工业区的河堤变成了两者之间的联络通道。他把车站月台建在距地面11公尺高的桥梁结构上,让原本与铁路垂直的一条大道从铁道下面通过,并延伸了152公尺,这样的设计除了让大道与整个车站建筑群有机地连接起来之外,也加强了各种交通工具之间转换的方便性。

在造形设计上,根据卡拉特拉瓦的想法是希望在水泥陆桥上造出一小片树林,他的出发点并非是模仿自然,而是藉由大自然所引发的灵感创造出另外一种建筑的可能性。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认为:“建筑是人为的介入,不能与大自然相提并论,人为的东西本来就不属于自然,建筑艺术甚至永远无法模拟大自然,也不会结果的。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

贝聿铭

(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

贝聿铭,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计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他的主要作品有: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贝聿铭在设计中并没有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而是普通的几何形态,用了玻璃材料,金字塔不仅表面积小,可以反映巴黎不断变化的天空,还能为地下设施提供良好的采光,创造性地解决了把古老宫殿改造成现代化美术馆的一系列难题,取得了极大成功,享誉世界,这一建筑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

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673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贝聿铭反对一切将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的类比,因为后者为死人而建,前者则为活人而造。同时他相信一座透明金字塔可以通过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而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足够的敬意。

疯子建筑大师

安东尼奥·高迪

(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结构、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堂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他的主要作品有:  

米拉之家

圣家族大教堂

古埃尔公园

古埃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市北,占地20公顷,建于1900-1914年,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埃尔公园不管是石阶、石柱和弯曲的石椅上都充满了各式的马赛克,全由瓷砖拼贴而成,色彩灿斓,让人有身处梦境之感。古埃尔公园与其他建筑不同,它是个开放式的空间。公园内区分成好几部分,最精华区为主要入口处的石阶,石阶上有一著名的马赛克蜥蜴喷泉,沿著石阶而上的市场广场、弯曲的座椅、石柱和两栋造型特殊如童话世界的房子,都是古埃尔公园的最好的景点。公园并有一个高迪的博物馆,是高迪曾居住过的地方

解构主义大师

扎哈·哈迪德

(1950年-2016年3月31日)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 school学习建筑学,1977年从AA Diploma毕业,获得建筑联盟学院本科学位。

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

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也都出自她手。

她的主要作品有: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形如展翅的凤凰,是五指廊的造型,造型以旅客为中心,整个航站楼有82个登机口,但是旅客从航站楼中心步行到达任何一个登机口,所需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共有五条轨道线路在机场外围整合并列为一组,沿新机场中轴贯穿航站区,依次分别是,京雄城际、机场快轨、R4/S6、预留线和廊涿城际。新机场的地下东西两侧是城际铁路和高铁,中间三条是机场专线和地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采用“双层出发车道边”设计,是四层航站楼,出发和到达分别是两层。

广州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外形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广州大剧院没有垂直的柱子,没有垂直的墙,采用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设计,致使“石头”的外观是扭曲倾斜的,仅外表面就有64个面,41个转角和104条棱线。

广州大剧院的外表采用的是“虹吸排水”系统,而剧院表层的石材具有四层结构:防水、保温、隔热和装饰效果,为开放性的石材安装工艺,通过石材间缝收集雨水,随时收集、排放。而在剧场内部顶端,疏密有致地安装了4000多盏LED灯,具有环保节能功效。

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

维特拉消防站

西班牙萨拉戈萨大桥

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

安藤忠雄

1941年安藤忠雄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担任东京大学教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堂”等。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他的主要作品有: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光之教堂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结构图

现代建筑的旗手

勒·柯布西耶

(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

勒·柯布西耶是法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作家、画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他的代表作品有:  

萨伏伊别墅

朗香教堂

马赛公寓

在设计马赛公寓的过程中,勒·柯布西耶运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人文主义思想,演变出一套“模数”系列,这套“模数”以男子身体的各部分尺寸为基础形成一系列接近黄金分割的定比数列,他套用“模数”来确定建筑物的所有尺寸。

室内重复着立面的风格,略为凸起的卵石饰面,拉毛材料的顶棚,粗面混凝土饰面的立柱、色彩大胆强烈的家具,在一层门厅处墙上挂着柯布西耶的几幅设计作品,包括著名的萨伏伊别墅等,现在的马赛公寓不仅是一个密集型住宅,还是一个缅怀、纪念大师的场所。

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观念上的更新,它把人们从战后乏味的生活中唤醒,远离枯燥乏味的工作,闲暇时的孤独,体会到社区的亲和力,创造出一种与战后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状态。

艺术建筑大师

约翰·伍重

(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

约翰伍重是丹麦的艺术建筑大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

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作品有: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 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

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瓦·阿尔托

(1898年2月3日-1976年5月11日)

阿尔瓦·阿尔托生于芬兰库奥尔塔内,建筑师,现代派建筑倡导者之一,人情化建筑的提倡者,被认为是北欧现代主义之父。1940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建筑学,卒于赫尔辛基。他在建筑设计中善于结合自然条件,利用地形,运用地方传统材料;形式和空间塑造上常采用曲线、曲面和灵活布局的手法。他也是著名的工业产品设计师,设计过家具、餐具等。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他的代表作品有:  

德国埃森歌剧院

帕米欧结核病疗养院

▲帕米欧疗养院的内部色彩模型

帕米欧疗养院墙上悬挂了一幅装裱精致的画作,色彩丰富,画面整体呈现V型布局,这似乎是一幅抽象作品。但是细心观察,你会发现这幅画其实是疗养院的平面图,而画面中的不同色彩则代表了医院内部不同部分的色彩基调。

这幅画由艺术家Eino Kauria经由阿尔托的委任,在建筑选址附近进行创作。唯一的复制品保存在阿尔托博物馆里,于建设即将完成的时候开始创作,并完整的记录了建筑的整体色彩规划。

当两位大师合作时,Kauria被阿尔托对色彩的敏锐度深深地震撼了。阿尔托对于色彩的选择是这样的明确而坚决以及整个医院建筑最终呈现的色彩效果是多么的得丰富。

为芬兰西南部的肺结核治疗建设的帕米欧疗养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并使年轻的阿尔托享誉世界。其中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致力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疗养院的家具以及陈列方式被设计成与建筑空间完美契合的形式,并且每种色彩元素都经过了慎重的筛选。

在20世纪30 年代,在抗生素疗法尚未被发现之前,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被认为是治疗这种可怕疾病的最佳疗法。更加重要的是,疗养院拥有许多采光室。病人的房间通过南向的垂直采光窗与室外的景致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可以瞭望到四周森林景致的屋顶平台,阿尔托设计了可以用来享受日光浴以及呼吸新鲜空气的躺椅。

更加重要的是, 阿尔托学会了通过将色彩作为治疗过程重要角色。以此为主要思想,他将色彩的使用贯穿于整座建筑的设计中。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伦佐皮亚诺

1937年9月14日,伦佐·皮亚诺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一个建筑商人世家,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1971年-1977年,他与理查德·罗杰斯共事,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1998年获得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

他的代表作品有:  

吉恩·玛丽·吉巴澳文化中心

西关国际机场

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作为外国建筑史教科书中高技派的最典型代表,坐落于法国巴黎拉丁区的蓬皮杜中心应该是每位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名字。

蓬皮杜文化中心建筑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钢骨结构以及复杂的管线。这座形如炼油厂、被外露的钢管和层叠的管道所包裹的巨大建筑,像一艘降落在巴黎闹市区的太空船。一整座建筑占地7500平方米,这个建筑面积共10万平方米,南北长168米,宽60米,高42米,分为6层。大厦的支架由两排间距为48米的钢管柱构成,楼板可上下移动,楼梯及所有设备完全暴露。东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为有机玻璃圆形长罩所覆盖。

建筑兴建后,引起极端的争议,由于一反巴黎的传统风格建筑,许多巴黎市民无法接受,但也有文艺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戏称它是“市中心的炼油厂”。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高技派”(High-tech)风格。

“蓬皮杜文化中心”打破了文化建筑所应有的设计常规,突出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同文化艺术的密切关系,是现代建筑中高技派的最典型的代表作。“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以供内部使用。

当初这座备受非难的“庞大怪物”,今朝已为巴黎人开始接受并渐为法国人喜爱。如果说卢浮宫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现代巴黎的象征。

“高技派”代表人物

诺曼福斯特

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先后在1990年因其建筑在建筑上的成就被授予爵士,在1999年获普利兹克奖并在同年获得贵族勋位。可以说没有其他活跃的建筑师比诺曼·福斯特对城市生活做出更大的影响了。

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他的代表作品有:  

香港汇丰总部大楼

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由构思到落成需时6年时间。整座建筑物高180米,共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使用了30,000公吨钢及4,500公吨铝建成。耗资52亿港元重建,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及首幢耗资10亿美元的大楼。

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而且玻璃幕墙的设计,能够善用天然光;地下大堂门向着正南正北,冬夏都能保持大堂凉爽,节省不少冷气费。加上其设计灵活,可按实际需要轻易进行扩建工程而不影响原有楼层。楼内还有一部文件运输带,可每天自由传送数吨重的文件。

建筑重点是“衣架计划”的设计方案。整个地上建筑用四个构架支撑,每个构架包含两根桅杆,分别在五个楼层支撑悬吊式桁架。桁架所形成的双高度空间,成为每一群楼层的焦点,同时还包含了流通和社交的空间。每根桅杆是由四根钢管组合而成,在每层楼使用矩形托梁相互连接。这种布局使桅杆达到最大承载力,同时把桅杆的平面面积降到最小。

既然从大楼的外侧可以看见构架,设计团队自然想干脆把基本结构暴露出来。不过基于耐久性和抵抗力的需要,还是必须加上一层保护,因此自然得做某种形式的覆面。


图书推荐

凤〡凰〡空〡间

设计类出版机构

一直只做一件事

用轻松有趣的方式

让人人都能参与艺术

觉得不错,您再分享

知乎:凤凰空间 微博:@凤凰空间文化传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