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机的灵敏度、抗阻 频率响应【告诉你怎么选择耳机】

 杯中的月亮 2019-11-02

耳机的灵敏度、抗阻   频率响应

灵敏度与阻抗

1.基本关系:

灵敏度与阻抗成反比。因为灵敏度大小与声音大小成正比,且阻抗大小与声音大小成反比,因此音量相同时,灵敏度与阻抗成反比。

阻抗是耳机交流阻抗的简称,单位为欧姆(Ω)。一般来说,阻抗越小,耳机就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耳机灵敏度意思为:在1KHz频率下,用1V或1mw驱动耳机,而产生的声压强度。

2、实际关系:

有“两种”灵敏度标法,dB/Vrms和dB/mw。

以前一般用dB/mw,就是商家给出的灵敏度值。现在使用dB/Vrms。100dB/Vrms的意思是:给耳机1Vrms ,1khz的信号(正旋波),耳机能发出的声压强度为100dB。当然数值越大就越响。

一般有足够驱动功率的音源,内阻忽略不计,音量为定值,且耳机输出端电压固定,则耳机实际的灵敏性算法因该是这样的:

“dB/Vrms灵敏度”=A+30-10lgR

其中:

R = 耳机阻抗

A = dB/mw的灵敏度值(商家给出的灵敏度值)

因此,“dB/Vrms灵敏度”就是耳机真实的灵敏度,值越低,所需的推力也就越大。

耳机的灵敏度、频率响应、抗阻都是什么意思? 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1.先说灵敏度:平时所说的耳机的灵敏度实际上是耳机的灵敏度级,它是施加于耳机上1mW的电功率时,耳机所产生的耦合于仿真耳(假人头)中的声压级,1mW的功率是以频率1000Hz时耳机的标准阻抗为依据计算的。灵敏度的单位是dB/mW,另一个不常用的是dB/Vrms,即1Vrms电压施于耳机时所产生的声压级。灵敏度高意味着达到一定的声压级所需功率要小,现在动圈式耳机的灵敏度一般都在90dB/mW以上,如果是为随身听选耳机,灵敏度最好在100dB/mW左右或更高,当然不是越高越好的灵敏度太高会使耳机对前端低噪和干扰的敏感,是耳机中杂讯增加。

2.频率响应:灵敏度在不同的频率有不同的数值,这就是频率响应,将灵敏度对频率的依赖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便称为频率响应曲线。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绝大多数人是听不到的,耳机能够重放的频带是相当宽的,优秀的耳机已经可以达到5Hz-40000Hz。一般耳机给出的频率响应其不平坦度为正负10dB,专业耳机和某些高档耳机给出的频率响应的不平坦度为正负3dB,这就造成了许多中低档耳机频响惊人,高档耳机频响平平的现象。一只频率响应曲线真正平直的耳机它的声音不会好,因为在声音进入耳道之前已经与头部发生了作用产生了峰和谷,所以在耳机设计时常常采用均衡的办法,使耳朵所接收到的频率响应曲线是比较平坦的。

3.阻抗:耳机的阻抗是其交流阻抗的简称,它的大小是线圈直流电阻与线圈的感抗之和:Z=(R2+ω2L2)1/2。民用耳机和专业耳机的阻抗一般都在100Ω以下,有些专业耳机阻抗在200Ω以上,这是为了在一台功放推动多只耳机时减小功放的负荷。驱动阻抗高的耳机需要的功率更大。

以上的一些参数在购买耳机时都只是一些参考,是一些依据,比如高阻抗低灵敏度的耳机因为需要po口有更大的电压输出所以不适宜用在随声听上。这些都只是参考用的,不要迷信数字,因为如果数字可以代表一只耳机的好坏,那耳机就没有必要试听了,会有一只参数最好的终极耳机了,但是这个是肯定不可能的。



耳机是不是阻抗越高越好?

并不是的,耳机是个有机体,无论是动铁还是动圈,还是平板静电,灵敏度和阻抗都是要分开看的,而且我们看到的值是指耳机输入1mw 功率下,1khz的响度是多少db 多少阻抗,并不是全段的响度能达到多高 阻抗有多高。
而灵敏度越低,需要输入的电流也就越多。

而且耳机单元的相位阻抗并不是恒定的,哪怕是相位阻抗几乎平滑如丝的平板耳机,同样取的是1khz值。相位阻抗是一个有高低起伏的曲线,随着频响而变化,而对于多单元耳机来说是非线性曲线。只有直流阻抗,才是恒定值。

举个例子:hd800 1khz下测得阻抗只有300欧左右,0-600hz却高达500-600欧,这就是为什么它的中低频比较难推出来,到了高频又会重阻抗又会重新拔高,所以延展也不容易推出来,这种怪兽般的条件导致hd800对耳放的性能要求极其苛刻。

阻抗越大,那么要让他正常运作,前端需要提供的电压也就越大,但这跟单元的性能关系并不是最大的,振膜的性能以及磁体 音圈也就是换能方式才是最核心的,喇叭是一个有机体。

这就是为什么阻抗和灵敏度都并不决定单元素质的原因,还有很多谐波失真 立体声分离度 盆架的设计是否合理,音圈的高低等等等等的参数 硬条件影响着。

音圈说来说去就是多少匝数 什么材质结构 纯度多少等等等等的问题。

举个例子:铝音圈声音比较干脆直接,因为质量轻,响应快,但阻抗比铜音圈会高些,但铜音圈没有铝音圈那么容易过热,也能承受更大的电流,更容易推出喇叭的低频,这也是为什么铜音圈做出来的耳机往往听着更有“人味”,所以耳机单元和喇叭常用铜音圈,当然也有铜包铝音圈也就是ccaw,这种音圈在做入门级耳机时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在音箱上比较常见,至于再细分导体截面类型是圆还是扁等等这些我就不细说了。这基本不是非业内人士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人只管听就好。

我们总说前端输出阻抗至少要和耳机阻抗有一个对应值,像c4这种老一代砖机,设定是输出中阻抗类型的前端(当然可以磨机让他可以驱动好低阻),接入低阻抗耳机,中低频会被削弱,高频可能会过量,而中阻抗耳机类似pk1 150欧就没有问题,高阻抗耳机因为输出能力不够,低频也推不出来,声音比较薄亮,显得比较空旷(也许听起来不糊也是优点吧)

一个前端有全范围有效的阻抗输出对于现在的砖级随身听来说并不难,这得益于耳放模块的适应面广,但这并不是说明驱动力高或低,要综合整个参数来看。

我觉得这个阻抗大小各有各的设定需求(灵敏度最好能高就高,因为这反映了耳机的响应能力),作为一个耳机研发者,我个人相对推崇低阻高敏,但这样的耳机可能在某些平台上比较难控制,也可能因为前端对低阻输出的噪声抑制不够,导致变成底噪拾取器,设计难度太高,所以高端耳机基本会选择一个高阻设定,当然你也会发现现在的高端耳机的阻抗呈现一个下滑趋势,这是随着音频设备发展导致的必然的潮流。

我个人则喜欢阻抗32欧左右的设定,灵敏度最少在108db以上,这样的耳机在各种平台都可以提供相对可靠的控制力。

我一个低阻音圈就能驱动好的单元我为啥选择高阻音圈去驱动呢,没事找事干是不?其实就是因为振膜不好控制才会去选择高阻设定的。


耳机是不是阻抗越高越好?2

耳机阻抗主要涉及一个和前端适配的问题。而灵敏度主要和你的耳机能发出多大的声音有关,两者是有区别又有点关系。具体说很复杂,这里简单说说动圈耳机阻抗的问题。有错误的请指出。
真正驱动耳机发出声音的是电流,想得到高保真的声音,就需要驱动端的电流中严格按照音频文件的记录变化。一般来说,大电压范围(正负12V)内的驱动会比小电压范围(正负1.2)的精度更高。同时有一些噪声幅值也是相对固定的,更大的驱动电压可以获得更好的信噪比,因此高阻抗耳机更容易设计出高水平的前端去驱动他。而低阻抗耳机需要在很低的电压上充分抑制噪声,才能达到高阻耳机一样的效果,如果前端设计不好,用低阻耳机就更容易听到低噪,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低阻耳机都是低噪探测器,很挑前端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传统的高端耳机都是高阻抗设计的。但由于目前耳机有大量的便携使用场合,便携设备由于电池供电的原因,电压不会太高,同时电路技术的提升使得能在低电压范围内很好的控制底噪,因此低阻耳机才慢慢多了起来。
前面说的是低阻和高阻的区别。那音质是什么?和什么有关?我个人的观点是音质其实就是耳机的还原能力,这和灵敏度、阻抗都没用关系。但具体到一个型号上,耳机的音质在最佳的驱动下有一个上限,这就是耳机的极限。不正确的驱动都会造成音质的损失。当你用手机听歌,选一个64欧的耳机,甚至300欧的耳机,那么耳机的实力其实是无法完全发挥的,这就是所谓的推不好。同理,为高阻耳机设计的驱动电路去推低阻耳机也不会得到最好的效果。
PS:说说正题,怎么选耳机。除了2B牌子,其他的音质约等于价格。1K明显优于500,500明显优于300,300秒杀100,这些都是1耳朵的事情。另外国产品牌因为溢价能力不行,真实实力是价格上+200-300


音箱的灵敏度单位为分贝(dB)。音箱的灵敏度每差3dB,输出的声压就相差一倍,一般以87dB为中灵敏度,84dB以下为低灵敏度,90dB以上为高灵敏度。

灵敏度底的一般音色会好很多!很多监听音响灵敏度只有70多DB要是你是家用的,就买个90以上的

使用移动设备,比如MP3等小功率设备时,要用灵敏度高的耳机,否则声音太低听不见。

使用台式设备,比如耳放等大功率设备时,要用灵敏度低的耳机,能使得不需要的杂音变得更加小(也就是提高信噪比)。

用于CD随身听的功率很小,所以最大承载功率大没什么意义。

频响范围当然越大越好,所以10-28000Hz最好。

单独看一个参数是没有意义的拜亚T1阻抗600欧,歌德gs1000阻抗32欧,但二者是一个档次的耳机,各擅胜场。

      耳机怎么 选择

耳机不同于其他电子设备,虽然同样有具体的参数数据,但标准往往不透明,很难建立量化的比较标准,不同的用户使用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今天来看看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耳机。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

根据与耳朵接触距离的远近挑选音频设备,距离耳道越远的设备,对外耳的损伤越小,因此在理论上,头戴式则比平头塞对人耳更友好一些,平头塞则比入耳式更不会损害听力。在实际生活中,如果经常处于公共场合或

办公环境,头戴式耳机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经常处在嘈杂的户外环境,比如上下班通勤使用,封闭的头戴式耳机与入耳式耳机隔音性效果更好一些,

并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带有主动降噪的耳机。周围的环境噪音,会对耳机中播放的声音造成干扰,表现优秀的隔音降噪可以极大降低音频所需的最低音量,更好地保护耳朵,在这种情况下,入耳式耳机反而将对更大的优势。

综合使用场景,办公室,学校等场合可以优先考虑头戴式耳机,如果日常出行与通勤时使用,优先选择隔音较好的入耳式耳机,可以实现主动降噪的耳机更加合适。

确定听音风格

我们以市面上四款主流耳机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四款耳机在细节还原的能力上基本一致。所以说同等价位的耳机性能上几乎没有可见的差距,区别主要在于调音风格

按照市面上普遍的十段 EQ 参数来讲,

其中 32 Hz 与 64 Hz 为低频乐器的量感,128 Hz 是低频乐器的上部边缘,

512 Hz 到 1000 Hz 是中频人声以及主奏乐器的细节。2000 Hz 开始时中频乐器的泛音以及上部乐器的边缘细节,

4000 Hz 及以上虽然声音会更加洪亮,但齿音会明显增加。不同频段的声音大小,决定了听感上的「量」,如果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太多,声音容易入侵中频,导致人声靠后。

相信自己的听感

很多机构会将市面上主流耳机的技术数据非常严谨的呈现出来,可以结合刚刚我们描述的信息,大致判断出一个耳机的声音取向。或者在电脑上运行 EQ 模仿曲线调整,可以很大程度还原耳机的实际听音效果,当然,前往实体店试听仍然是最佳选择。

每个人的耳朵对于不同频率的灵敏程度是不同的,相同的音频不同人的听感也不尽相同。如果对一些玄学的理论参数难以把握,请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听到的就是最真实的。

耳机的灵敏度要和阻抗方放一起看,阻抗越高需要的功率越高越难推,灵敏度越高,同电压下耳机就越响。就推好而言,高阻低敏需要大功率,低阻高敏需要大电流,中等的阻抗和灵敏度最好推。还有音质和灵敏度阻抗没直接的关系,一般的发烧大耳机都是高阻抗低灵敏度,需要上耳放才能发挥其功力。随身听设备一般推力较小,所以对应的高敏低阻的耳机可以直推。像宇音pk1,阻抗150欧灵敏度109db,它素质秒杀森海的px200,32欧115db。而我有一条威士顿的um2,27欧119db,同样秒杀px2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