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道德经: 知易行难, 千古不变的规律, 如果将其颠倒, 就会顺利前行

 hudip 2019-11-02

对于经常见到的事物,人们往往很难描述其情状。

比如:人是什么?可以说,由人组成的社会,人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对“什么是人”能给以明确说法的,则寥寥无几。

又比如:水是何物?水有没有颜色?水有没有形状等?我相信有不少人回答不上来。

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

曾经有人做过一则实验,实验的内容是把一句话的字打乱顺序,然后让人去读这句话,10个人有8个人能把这句话很通顺地读完,只有2个人发现那句话是不通顺的,可见那些司空见惯的,是多么容易被忽视。

对于“能”字,“月”字上面的部分,我曾经写错了足足有二十年,可谓让人汗颜。时至今日,我也忘不了这个“能”字的教训。

读《道德经》第七十章,给我最大的感触,则是:知易行难。

知易,对于一些道理,我们很容易获知,甚至不用刻意去学,就可以获得。

行难,则是当付诸行动时,却不能始终坚持。

早起、学写毛笔字、跑步,是我的三大“知易行难”之事。

曾国藩所说的“八本”,其中之一,则是“居家以不晏起为本”。讲的是居家要以不晚起为根本。早起,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往往被农村人视作勤劳的一大象征。

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一切的耕作都依靠人力。而耕作时间的长短,则是决定了一家是否富裕。

曾经,我把早起和跑步捆绑在一起做,这便是早起然后去跑步。最终在坚持了半个月左右时,碰到连续的下雨天后,就此作罢。

对于写毛笔字,初学时兴趣盎然,也买了一大堆字帖,甚至把文房四宝买回家。想着花了这些钱,再不济也会对得起这些钱吧。最终,坚持到发现字越写越丑时,便放弃了。

到了今天,先前买的“五件套”的跑步服和套装的“文房四宝”都分别静静地躺在衣柜和书桌上。

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说的话很容易知晓,也很容易实行。而天下却没有人能听懂,也没有人去实行。

老子似乎预料到了后人看《道德经》的困惑,并自谑这种反常的现象。天下人都应知道我说的这些可以很轻易实行的道理,但是却没有人听得懂,更没有人去执行。

古往今来,大凡有智慧的人,往往能将“智慧”做到极致。“智慧的极致”便是“无知”,以至于人们都理解不了这种智慧。

真正的智慧朴实无华,最伟大的成就往往平淡无奇。

推而广之,老子所重点强调的“无为”,包括了虚无、柔和、慈俭、不争。这些为人处世之道,皆是来自于人们经常见到的大自然,比如:山谷、水、大海等等。

而这些智慧,却往往被人们所无视。现实世界,人们总是被物质所奴役,人的心性发生偏差。因此,老子“抱怨”道没有人去实行他所说的。

进一步地说,生活中,太多的人为了更好的享受,而是选择了追名逐利,在物质的世界中无所不用其极,太多的举动让人可发一笑。

非常多的道理,平淡得不足以被人重视。比如“知易行难”。

我相信大部分还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如何能将这个千古不变并一直存在人类身上的顽疾化解掉呢?

我认为很简单,这就是将“知易行难”颠倒过来,即是“知难行易”。

如果说“知易行难”是指“嘴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么“知难行易”就是“嘴巴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人”。

何以这样说?

当人们做一件事之前,能有足够的敬畏之心,那么他就会细心研究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很可能就会讷言,也就是说变成了“嘴巴上的矮子”。但是,他会提前付诸行动。如此,处理起事情来,怎么会有不顺利呢。

我曾对人讲:某种情况下,能将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在开始做时,能以“此事很复杂”的心态应对的,他便成功了一半。

这也就是说的,宁可我们将复杂的事情做在前面,而不是在事情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真的到那时可能会“回天乏术”。

居易处,仍以难处之,这就是智慧

因此,我说的“知难行易”就是这样一番道理,而它可以化解“知易行难”的难题,也会让我们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顺利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