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为什么会反转电动机通电就会开始转动,那怎样才能使电动机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呢? 其实很简单——改变电流方向,同时就改变了磁场方向。磁场方向变了,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就会随之改变。 因此,想让电动机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我们只需要改变电动机的相序即可。比如相线按照A,B,C的顺序连接时,电动机顺时针转动;那么我们按照C,B,A的顺序连接,电动机就会逆时针转动。 正反转电路需要的元件最主要的元件是接触器▼ 接触器的接线柱很多,但其实只有三类:常开触点、常闭触电和线圈。 线圈通电与否,决定了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电的状态——线圈不通电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电闭合;线圈通电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电断开。 常开和常闭在接触器上的标识为NO和NC,很多人容易将二者混淆,这里告诉你们一个好记的方法:O就是Open(开),C就是Close(闭)。 线圈的接线柱标识为A1(进线)和A2(出线),有些接触器上面会有两个A2,这只是为了接线方便,使用时任选一个A2进行接线即可。 接触器上的L1,L2,L3和T1,T2,T3是接触器常开触点,L是进线,T是出线。这种常开触点需要接在主回路中——也就是直接为电动机提供电源。它与标识为NO的常开触点没有区别,之所以要区分开,纯粹是为了好区分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按钮 按钮有三种——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互锁按钮。所有按钮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按下按钮后内部发生改变(原本断开的现在闭合,原本闭合的现在断开),松开手以后按钮会自动恢复原状(原本断开的就恢复断开,原本闭合的就恢复闭合)。 启动按钮原本是断开的,停止按钮原本是闭合的。互锁按钮中有一对接线柱处于常开状态,一对处于常闭状态,按下后,常开闭合,常闭断开,松开后恢复原状。 保护装置 过载(短路)保护:熔断器、热继电器、断路器。 主回路主回路是为电动机提供电源的,我们先来看一下▼ 图中的QS是断路器,FU是熔断器(这个图没有FU,下面的图中会出现),FR是热继电器,都是保护元件,我们不需要管它。 注意看KM1和KM2的相序,当接触器常开触点KM1闭合后,接在电动机上的相序是(从左至右)L1,L2,L3;当另一个接触器的常开触点KM2闭合后,接在电动机上的相序是(从左至右)L3,L2,L1。上文已经说过了,改变相序就能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因此,KM1闭合和KM2闭合,两次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控制回路那么如何让接触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呢?这就需要用到控制回路了▼ 我们看启动按钮SB2,闭合后接触器线圈KM1(就是按钮SB1下面那个方块)通电,通电的同时,主回路中的常开触点KM1闭合,电动机开始转动。SB3是另一个启动按钮,按下之后常开触点KM2闭合,电动机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动。 但是这里会出现两个问题,不知大家发现没有: 问题一,启动按钮按下后线圈通电不假,但是松开后电路就会断开,无法让电动机持续工作。因此就引入了接触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控制回路中的常开触点KM1和KM2。这两个触点分别与两个启动按钮并联。 这样一来,当线圈KM1通电后,主回路中的常开触点KM1闭合的同时,控制回路中的常开触点KM1也会闭合。因此此时即使启动按钮SB1断开了,整个电路依旧可以持续通电(SB2也是一样)——这种启动按钮和接触器常开触点并联的方式,就叫“自锁”。自锁的目的是与启动按钮协同作业,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上面那张图已经做了自锁。 问题二,麻烦大家翻上去再看一遍电路图,常开触点KM1闭合或者KM2闭合都可以使电动机转动,但是两个常开触点KM1和KM2同时闭合,相线L1和L2就会连在一起,造成短路。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控制回路中加入了常闭触点KM1和KM2。当接触器线圈KM1通电后,与接触器线圈KM2串联的常闭触点KM1就会断开,这样即使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线圈KM2也不会通电——这种通过将A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与B接触器的线圈串联的方式,就叫“互锁”,又叫“联锁”。互锁的目的是让两个接触器互相牵制,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工作。 把设计好的控制回路与主回路接到一起,就得到了下面这张图(▼ 升级版此时我们已经可以实现对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了,但依旧有一点点不足——无论是KM1正在工作,还是KM2正在工作。想要改变电动机转动的方向,必须先停止——按下停止按钮。作为一个懒人,我们怎么能允许这么麻烦的操作产生了?于是就出现了互锁按钮▼ 这里标注了数字,其中数字4和数字8同属于按钮SB2,数字7和数字5同属于按钮SB3。互锁按钮的特点还记得吧——不记得就翻上去再看一遍。 此时当接触器KM1正在工作时,按下启动按钮SB3,数字5处的常闭触电就会断开,接触器线圈KM1就会断电,同时数字9处的接触器常闭触电KM1闭合。此时接触器线圈KM2就会通电,常开触点KM2闭合——不需要按停止按钮,就可以直接切换正反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