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纪七(2)---天道轮回  

 zqbxi 2019-11-02
  司马懿遇到了两个震铄古今的人。曹操使司马懿走上了政治舞台,并夺了自己的天下;诸葛亮练就司马懿军事才能,把自己拖死。
        曹操招贤纳士、笼络人心夺了天下大半,而司马懿虽鄙视曹操的身世和行为,忌惮曹操喜怒无常的性格,但却继承并超过曹操的阴险和残忍。
        曹操对司马懿还是存一种对未来的戒心,曹操曾听人说司马懿极具传说色彩的 “狼顾”,也就是你在后面叫他,他不用转身,头便可一百八十度回旋,面部对着后面的人。这种“狼顾”之相的人阴险而奸诈。曹操曾在司马懿走后,唤作:“仲达,一等”,司马懿便显“狼顾”之相。曹操大惊,便想杀掉他。
        司马懿依附于曹丕,曹丕多次从中周旋,加上司马懿超强的政治头脑,曹操一时也无计可施。司马懿抓住了曹操性格上的这个弱点,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反而在曹操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在曹丕夺权的过程中,又出力非凡,成了曹丕最信任的人。从此,司马家族在曹氏政权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取得了巩固,司马懿两次成为曹氏家族的托孤重臣。
         虽然《晋书》和《资治通鉴》在一些战争的胜负上描写不尽相同,但最后获益的还是司马懿。正是这两个人,使司马懿在政治的诡谲多变和战争的生死存亡中变得游刃有余。从而也直接导致了在以后曹马的权利相争中,司马懿大获全胜,一下子巩固了司马家族在整个曹氏政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
       善于示弱的司马懿,干了几件使人意想不到和令人发指的事情。
       首先,孙刘联盟的破坏来自于司马懿的计谋,他利用东吴对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不满,促使东吴反戈。
       征伐辽东,既入城,立两标以别新旧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受曹操徐州、雍城、彭城、邺城、柳城屠城影响很深。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对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嘉平三年王凌起兵被泄露,仰鸩而死,司马懿收其余党,皆夷三族。
        在曹操初次征召司马懿时,司马懿便装病逃过了一次征召。在曹马权利的争夺中,司马懿同样演绎了一出装病的好戏,从而使曹爽彻底的失去了对司马懿的防范。
        作为司马懿和他的儿子们,用血腥和屠戮为司马炎的称帝打下了基础,为那个乱世腥红的天空暂时性的风轻云淡做了最后一个残忍的注脚。仅仅是几年之后,司马炎的继承人便把晋朝陷入了飘摇之中,那个被称为白痴皇帝的司马衷终于让司马懿的在天之灵看到了,司马氏的智慧同样残杀了自己的家族,这就叫天道轮回,必有报应。

        [8]太傅懿陰与其子中护军师、散骑常侍昭谋诛曹爽。

  嘉平元年(己巳、249)[1]春,正月,甲午,帝谒高平陵,大将军爽与弟中领军羲、武卫将军训、散骑常侍彦皆从。太傅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据羲营。因奏爽罪恶于帝曰:“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秦王及臣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臣言‘太祖、高祖亦属臣以后事,此自陛下所见,无所忧苦。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今大将军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破坏诸营,尽据禁兵,群官要职,皆置所亲,殿中宿卫,易以私人,根据盘互,纵恣日甚。又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伺察至尊,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便为寄坐,岂得久安!此非先帝诏陛下及臣升御床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爽得懿奏事,不通;迫窘不知所为,留车驾宿伊水南,伐木为鹿角,发屯田兵数千人以为卫。(司马懿发动政变。)

  懿使侍中高陽许允及尚书陈泰说爽,宜早自归罪,又使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谓爽,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泰,群之子也。

  初,爽以桓范乡里老宿,于九卿中特礼之,然不甚亲也。及懿起兵,以太后令召范,欲使行中领军。范欲应命,其子止之曰:“车驾在外,不如南出。”(投奔曹芳)范乃出。至平昌城门,城门已闭。门候司蕃,故范举吏也,范举手中版示之,矫曰:“有诏召我,卿促开门!”蕃欲求见诏书,范呵之曰:“卿非我故吏邪,何以敢尔?“乃开之。范出城,顾谓蕃曰:“太傅图逆,卿从我去!”蕃徙行不能及,遂避侧。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然驽马恋栈豆(劣马贪恋马房的草料),爽必不能用也。”

  范至,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发四方兵以自辅。爽疑未决,范谓羲曰:“此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于今日卿等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质一人,尚欲望活;卿与天子相随,令于天下,谁敢不应也!”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陽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从,自甲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范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也!”(蒋济把曹爽一窝鼠辈看得如此透彻桓范看人不透,聪明反被聪明误

  爽乃通懿奏事,白帝下诏免己官,奉帝还宫。爽兄弟归家,懿发洛陽吏卒围守之;四角作高楼,令人在楼上察视爽兄弟举动。爽挟弹到后园中,楼上便唱言:“故大将军东南行!”爽愁闷不知为计。

  戊戍,有司奏“黄门张当私以所择才人与爽,疑有奸。”收当付廷尉考实,辞云:“爽与尚书何晏、邓、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陰谋反逆,须三月中发。”于是收爽、羲、训、晏、、谧、轨、胜并桓范皆下狱,劾以大逆不道,与张当俱夷三族。(你死我活。曹爽之事只是导火线,关键是朝廷上下已依附司马懿,曹爽被人瞧不起。)

  初,爽之出也,司马鲁芝留在府,闻有变,将营骑斫津门出赴爽。及爽解印缓,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有司奏收芝、综治罪,太傅懿曰:“彼各为其主也,宥之。”顷之,以芝为御史中丞,综为尚书郎。

       鲁芝将出,呼参军辛敞欲与俱去。敞,毗之子也,其姊宪英为太常羊耽妻,敞与之谋曰:“天子在外,太傅闭城门,人云将不利国家,于事可得尔乎?”宪英曰:“以吾度之,太傅此举,不过以诛曹爽耳。”敞曰:“然则事就乎?”宪英曰:“得无殆就!爽之才非太傅之偶也(无法相比)。”敞曰:“然则敞可以无出乎?”宪英曰:“安可以不出!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莫大焉。且为人任,为人死,亲昵之职也,从众而已。”敞遂出。事定之后,敞叹曰:“吾不谋于姊,几不获于义!”(女流也有高见。犹豫不决,生死存亡之际,选择大义。
  先是,爽辟王沈及太山羊祜,沈劝祜应命。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沈遂行。及爽败,沈以故吏免,乃谓祜曰:“吾不忘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也!”(记载一些智慧火花。)

  爽从弟文叔妻夏侯令女,早寡而无子,其父文宁欲嫁之;令女刀截两耳以自誓,居常依爽。爽诛,其家上书绝昏,强迎以归,复将嫁之;令女窃入寝室,引刀自断其鼻,其家惊惋,谓之曰:“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自苦乃尔!且夫家夷灭已尽,守此欲谁为哉!”令女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前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之行,吾岂为乎!”司马懿闻而贤之,听使乞(收养)子字养为曹氏后。

  何晏等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杰,人莫能及。晏尝为名士品目(品评)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是也。‘唯几(细致入微)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唯宰(神妙)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想以神来比拟自己。何晏很自负

  选部郎刘陶,晔之子也,少有口辩,邓之徒称之以为伊、吕。陶尝谓傅玄曰:“仲尼不圣。何以知之?智者于群愚,如弄一丸于掌中;而不能得天下,何以为圣!”(以权力和利益作为圣人的标准。这类人至今还很多。)玄不复难,但语之曰:“天下之变无常也,今见卿穷。”及曹爽败,陶退居里舍,乃谢其言之过。

  管辂lu之舅谓辂曰:“尔前何以知何、邓之败?”辂曰:“邓之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此为鬼躁;何之视候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精神象飘浮的烟),容若槁木,此为鬼幽;二者皆非遐福之象也。”(形神皆如鬼。)

  何晏性自喜,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尤好老、庄之书,与夏侯玄、荀粲及山陽王弼之徙,竞为清谈,祖尚虚无,谓《六经》为圣人糟粕。由是天下士大夫争慕效之,遂成风流,不可复制焉。粲,之子也。(一群昏昏然、飘飘然的人。)

  [2]丙午,大赦。

  [3]丁未,以太傅懿为丞相,加九锡;懿固辞不受。

  [4]初,右将军夏侯霸为曹爽所厚,以其父渊死于蜀,常切齿有报仇之志,为讨蜀护军,屯于陇西,统属征西。征西将军夏侯玄,霸之从子,爽之外弟也。爽既诛,司马懿召玄诣京师,以雍州刺史郭淮代之。霸素与淮不叶,以为祸必相及,大惧,遂奔汉。汉主谓曰:“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遇之甚厚。姜维问于霸曰:“司马懿既得彼政,当复有征伐之志不?”霸曰:“彼方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有钟士季者,其人虽少,若管朝政,吴、蜀之忧也。”士季乾,钟繇之子尚书郎会也。(以上展现政变中各种人性和智慧。)

  [5]三月,吴左大司马朱然卒。(朱然(公元182-249年),字义封,丹扬故鄣人。本名施然。史书中记载的朱然,终其一生,战功赫赫,官职越来越高。是东吴朱氏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到后来也算是声名远播。)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终日钦钦,若在战场,临急胆定,过绝于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一生居安思危,警惕性很高。)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然寝疾增笃,呈主迟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于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吴主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赐布帛。及卒,吴主为之哀恸。

  [6]夏,四月,乙丑,改元。

  [7]曹爽之在伊南也,昌陵景侯蒋济与之书,言太傅之旨,不过免官而已。爽诛,济进封都乡侯,上疏固辞,不许。济病其言之失,遂发病,丙子,卒。(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曹魏重臣,四朝元老。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官至太尉,为曹魏出过不少有价值的建议。 蒋济在汉末出任九江郡吏、扬州别驾。后被曹操聘为丹杨太守,不久升任丞相府主薄,西曹属,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魏文帝继位之后出任右中郎将。魏明帝继位之后出任中护军,封侯关内。曹芳继位之后,出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任太尉。公元249年(正始十年),蒋济随司马懿诛杀曹爽之后,晋封都乡侯,同年因失言愧疚而卒,谥曰景侯。

  [8]秋,汉卫将军姜维寇雍州,依山筑二城,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侵逼诸郡;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御之。泰曰:“城虽固,去蜀险远,当须运粮;羌夷患维劳役,必未肯附。今围而取之。可不血刃而拔其城;虽其有救,山道阻险,非行兵之地也。”淮乃使泰率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兵围城,断其运道及城外流水。安等挑战,不许,将士困窘,分粮聚雪以引日月。维引兵救之,出自牛头山,与泰相对。泰曰:“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今绝牛头,维无反道,则我之禽也。”敕诸军各坚垒勿与战,遣使白淮,使淮趣牛头截其还路。淮从之,进军洮水。维惧,遁走,安等孤绝,遂降。淮因西击诸羌。

  邓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其将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汉军遂还。(每一步都被看穿,汉军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