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明锋:​我的知青岁月(二)

 闲云野鹤b8ooo1 2019-11-02

我的知青岁月(二)

文/宋明锋

我下乡的第二天,就下地劳动了,记得,那天是跟着贫下中农剪桑枝。

早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凉,一排排低矮的桑树,它没有柳树那样婀娜的枝条,也没有白桦那样高大的躯干,一身粗糙的皮肤,含辛茹苦的样子。在春雨中它抖落了身上的雪花,舒枝展叶,伸出了一根根嫩绿的枝条。剪桑树就是要把多余的枝条剪掉。

偌大的剪桑树用的老虎钳,我哪里见过啊?我的手纤细柔弱,拿起老虎钳好似千均,没剪几下,手就起了大泡,再接着剪,泡就磨破了,流出了血水,生疼生疼的,我忍住疼痛没有吱声,坚持干完活儿,直到收工,人们才发现了我的手伤。没想到我的第一天劳动体验,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不娇气,能吃苦耐劳的良好印象。

万物复苏的春天,一派生机,我下乡所在的果园,方圆数里都是果树,有梨树,苹果树,柑橘和柚子树,枝繁叶茂,碧绿青幽,柚子是果园的主要经济来源。春天,柚子树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一朵朵像茉莉一样,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扑鼻,秋天柚子熟了,满树鹅黄色的柚子,把树枝都压弯了……

除了果树,就是桑树,以桑养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村里的经济来源之一。

我下乡不久,就学会了养蚕,每天和社员一道,背上背篓,去坡上采摘桑叶,养蚕是个很细致耐心的活儿,蚕卵孵化期间,需透气避光保存,时间2~3天,小蚕会像蚂蚁一样从卵壳内钻出来,用很轻的手势,把它收引到嫩叶上,桑叶要洗净晾干,不然蚕吃了会拉肚子。

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蚕宝宝一天天茁壮成长,开始吐絲了,像玩摩术一样,转眼功夫,变成了一个个白哗哗的蚕茧,蚕茧丰收了,我们必须要把它们运到县城蚕茧站去卖,县城离我们村子有二十多里路,沒有交通工具,我们挑的挑,背的背,每次都要徒步走近三个小时才能到,对于知青来说,这是一个严竣的挑战,它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和耐力。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农民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不知不觉已下乡整整一年了,年终分配时,我和哥哥一年所挣得的工分,除去全年所有的粮食以外,还净得一百多元现金。

拿到这点钱,我和哥哥进城去,用我们的血汗钱,想买点啥留作纪念。于是,我们各自给自己买了一件毛衣。记得哥哥是件黑色的一字领的羊毛衫,我是一件天蓝色翻领羊毛开衫,我们生平第一次用自己挣的钱买衣服,百感交集,酸甜苦辣,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溢满心头。

每年回家探亲,没钱给父母和家人买什么礼物,就是带一些柚子回去。从梁平到万州,车费是2.3元钱,为了省钱,哥哥总是想办法,我们搭上便车回家,有一次,为了赶那趟便车,哥哥挑着担子,我背着背篓,一路狂奔,背篓里的柚子,随着我们奔跑的脚步,哐哐啷啷的响,敲打着我的心灵,一路汗水,一路泪水。

有一次,我和哥哥回家探亲,没想到狗钻进我们的住所,把我们一年辛苦,挣来的一坛子菜油给打翻了,等我们回来后发现,地下撒油的上面,长起了一大片青草。

知青生活是苦涩的,一言难尽,有汗水伴着泪水,我们刚下乡不久,队里为我和哥划了六分自留地,由于地处山垭关口,无任何遮拦,一到冬天,北风呼嚣,寒风刺骨,冬天里,要种上洋芋,一天,我和哥哥将切好的洋芋,装进一个撮箕里,我用手紧紧夾在腰间,不让撮箕滑落,哥哥在前面用锄头打窝子,我在后面将洋芋放入窝中,由于天太冷,手又冻在外面,直冷得我浑身直打啰嗦,哥哥鼓励我说,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下乡就是来吃苦的,不是来享福的,听着哥哥的话,我止不住一阵心酸,泪水流满了脸。

生命如歌,多少年过去了,在我的生命之歌里,最难忘的还是那段青葱的知青岁月……

宋明锋,文学爱好者,一个喜欢在文字中流连忘返的人。偶有小文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