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徐无鬼篇》解说(2·8)

 江山携手 2019-11-02

2·8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解说】

1、 开头两句显是陈述先后相继的两个行为,所以“浮于江”应是“泛舟渡过了长江”的意思:“浮”有泛舟义,“江”字单用时在古代是特指长江;“于”和“乎”在这里都只是起凑足音节的作用;“狙之山”是指有众多猕猴聚居的山头(“狙”即猕猴)。——前段接下几句中:“恂然”是恐惧貌;“深蓁”是指灌木丛(“蓁”通“榛”);“委蛇”是从容的样子;“攫搔”是跳跳蹦蹦貌;“见巧乎王”是说向吴王显示、卖弄它的灵巧(“见”通“现”,“乎”通“于”);“敏给搏捷矢”是说那猴子非常敏捷地接住快速飞过来的箭:“敏给”即“敏捷”,“搏”有捕捉义;“相者”即辅佐者,此处是指陪伴、协助吴王出游打猎的人;“狙执死”,承上文读来,当是说:那猴子因为射来的箭太多,接不胜接,终于被射死了,死时手里还握着一支箭(“执”是握着的意思)。

2、 后段要注意的是:“之狙也”的“之”相当于“此”;“伐”是夸耀义,“便”与“巧”并提,显是灵活、便捷义;“敖予”的“敖”通“傲”,用作及物动词了,傲视义;“殛”兼有惩罚和诛杀义;“以色骄人”是说向别人显露傲慢的神色:“色”在这里是特指脸色、神情,“骄”和前文的“敖(傲)”字用法相同;“师”用作动词了,效法、以……为榜样的意思;“去乐辞显”当是“去除淫乐的念头,辞别对于显(耀)荣(华)的追求”之缩略表达。

辨析

这一章虽多有难字偏词,但一般不会有大的误解。要挑剔的话,我也只能指出这一点:“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气色”句,《今注》翻译为:“颜不疑回去便拜董梧为师,以改过他的骄态”,《方注》翻译为:“颜不疑回去以后,拜董梧为师,除去骄矜之心”。这两个译文都有点别扭,是吗?细想就会发现,将“师董梧”理解、翻译为“拜董梧为师”,与后句“不太搭配”:哪会为着“改骄态”、“去骄矜之心”这样一个目的,就特地去“拜师”?——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我认为“师董梧”乃是以贤者董梧为榜样而时刻警惕自己的意思。


译文

吴王泛舟渡过长江后,就登上一个猕猴聚居的山。猴群看见吴王一行来了,惊惶逃,躲进丛林深处。有一个猴子没有跑,它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吴王显示、卖弄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它就敏捷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于是吴王下令随从的猎手一起向它发箭,猴子终于被射,死时手里还握着一支箭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还想据以表示对我的轻蔑所以受到这样的惩罚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向别人表现出傲慢的神色啊!”颜不疑回便贤士董梧为榜样,时刻警惕自己,期去除傲气,还从此弃绝淫乐,不求显荣。这样修养三年后,国人无不称赞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