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故事——王李二医重义轻财

 因果实录阅读者 2019-11-02

南宋朝时,在饶州郡县中有两个出名的郎中,一个郎中姓李,祖籍在抚州。

李郎中的医术非常高超,十年的时间里治好了不少乡人,也因此聚集了万贯家财。

这一年,在崇仁县的一家姓陈的富户生了重病,听说李郎中后就请他前去诊治,还答应治好之后给5百万钱(宋朝一千钱为一串)的酬金。

李郎中于是就到了陈富户府上给他尽心治疗,可是过了有十几天,陈某的病情却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他就请求告辞,让主人另寻名医,临走时还说:“在下知道别的医者没有能力治好主人的病,只有王生能治好!”

当时李郎中和姓王的医者几乎齐名,都是乡里传说的神医。

陈富户的家人见留下李郎中也没什么用了,就答应他离开。

李郎中又留了几副药就告辞了,走到了半路正好就遇到王郎中。

宋代故事——王李二医重义轻财

王生问李郎中这是要干什么去,他将前后经过告诉了王生。

王生皱眉道:“老兄您都治不好的病,我这微末伎俩跟你还差得很远,你去都没有办法,我们不如一同回乡吧?”

说完拉着他的袖子就要走。

李郎中摆手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已经给姓陈的主人家精确的诊断过脉象了,开的药方也很恰当,但是仍旧不能治好那富户的病,是因为我自己运气太差,不该收到那诊金,所以就告辞了!您只要上门去,我将药都给你,用这些药剂给那富户治病,肯定会好的!”

王生一向非常敬重李郎中,就听了他的劝告。

等到去了富户家见到了病人,一切还都是按照李郎中配的药,只是换了点汤水,再次让病人服用。

宋代故事——王李二医重义轻财

过了三天,富户的病就好了八成,富户家人非常高兴,就按照先前跟李郎中的约定给了酬金!

王生回到郡县,准备了宴席请来李郎中,跟他说:“给崇仁里那家富户治病,小弟实在是没有一点功劳,都是兄长教授的,酬金不敢独吞,就给您一半当做贺寿吧!”

李郎中拒绝道:“命中我不该得此酬金,所以不能将那病人治好,现在那人病愈,都是兄弟你出的力,我有什么功劳呢?你给别人看好了病,哪有我来收银子的道理?”

王生见不能强求,也就作罢了。

后来,王生还是以自己的名义赠送了几千缗(mín串钱的绳子,代指铜钱)给李郎中,这才接受。

宋代故事——王李二医重义轻财

这两个医者本是出身于市井的普通人,都非常重义而轻财,当朝的士大夫都不如这样的人。

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临川的百姓还喜欢谈论这件事!

改编自《夷坚志》

【原文】李医者,忘其名,抚州人。医道大行,十年间,致家赀巨万。崇仁县富民病,邀李治之,约以钱五百万为谢。李拯疗旬日,不少差,乃求去,使别呼医,且曰:“他医不宜用,独王生可耳。”时王李名相甲乙,皆良医也。病者家亦以李久留不効,许其辞。李留数药而去,归未半道,逢王医。王询李所往,告之故。王曰:“兄犹不能治,吾伎出兄下远甚,今往无益,不如俱归。”李曰:“不然,吾得其脉甚精,处药甚当,然不能成功者,自度运穷不当得谢钱耳,故告辞。君但一往,吾所用药悉与君,以此治之必愈。”王素敬李,如其戒。既见病者,尽用李药,微易汤,使次第以进。阅三日有瘳。富家大喜,如约谢遣之。王归郡,盛具享李生曰:“崇仁之役,某略无功,皆兄之教。谢钱不敢独擅,今进其半为兄寿。”李力辞曰:“吾不应得此,故主人病不愈。今之所以愈,君力也,吾何功?君治疾而吾受谢,必不可。”王不能强。他日,以饷遗为名,致物几千缗,李始受之。二医本出庸人,而服义重取予如此,士大夫或有所不若也。今相去数十年,临川人犹喜道其事。《夷坚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