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zqbxi 2019-11-02
《山海经·西山经》原文:“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吕氏春秋·本味》:“果之美者,沙棠之实。”

晋·郭璞《沙棠》诗:“安得沙棠,制为龙舟,泛彼沧海,眇然遐游。”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汉成帝与赵飞燕游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其木出昆仑山,人食其实,入水不溺。”

沙棠是《山海经》有名的“神木”,原因在于人吃了这种树的果实不会溺水。如果世界上真有这样的树,那么人类就会象鱼等生物一样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海里。然而《山海经》言之凿凿,不会无中生有。那么,真有“沙棠”这种“神树”吗?根据《山海经》的描述,可以肯定沙棠”其实就是今天我们常见的、人们非常喜欢的行道树“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沙棠,即栾树。别名木栾、栾华。俗称灯笼树、铃铛树、摇钱树、大夫树等。

栾树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耐寒,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下游。栾树春季嫩叶多为红叶,夏季黄花满树,入秋叶色变黄,果实紫红,形似灯笼,十分美丽;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是理想的绿化,观叶树种,宜做庭荫树,行道树及园景树。药用为清肝明目。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沙棠”为什么是“栾树”呢?《山海经》描述“栾树”有以下几个特征:

1、“有木焉,其状如棠”《说文解字》:“棠,牡曰棠,牝曰杜。” 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种梨的砧木。果实,均称“杜梨”。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2、“黄华赤实”。树上开花曰“华”,即沙棠这种树开黄花,而果实是红色的。“黄华赤实”符合栾树的特征。“栾树”夏季黄花满树,入秋叶色变黄,果实紫红,形似灯笼,故有灯笼树之名。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3、“其味如李而无核”。味如李而无核符合栾树的果实特征。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4、“名曰沙棠”。栾树在《山海经》中为什么有“沙棠”这个名字呢?“棠”即样子象杜梨树;“沙”是因为栾树秋天硕果累累,在秋风的吹佛下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故有“沙棠”之名,民间也俗称铃铛树、摇钱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5、“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御水”,即可以避水害。吃了“沙棠”的果实可以使人不溺水。《山海经》如此说的原因是因为栾树的种子坚硬,不易透水,故栾树果能做佛珠,寺庙多有栽种。古人不知道人溺水的真正原因,看到栾树的种子坚硬不透水,主观臆断人吃了栾树的种子不会溺水,这显然是古人缺乏科学知识。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在安徽黄山地区,民间把栾树叫“大夫树”。班固·《白虎通德论》:“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则古代士大夫的坟头多栽栾树,故有“大夫树”的别名,即《山海经》中的“沙棠”。

结论:“沙棠”即栾树。别称木栾、栾华、乌拉、乌拉胶,黑色叶树、石栾树、黑叶树、木栏牙等。俗称灯笼树、铃铛树、摇钱树、大夫树等。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山海经》中的“沙棠”是栾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