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女人越活越好的三个迹象

 医路守候 2019-11-02

文/尊贵的总攻大人
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
眼里写满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
每天笑意盈盈,不羡慕谁,不嘲笑谁,也不依赖谁,只是悄悄努力,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那些女人越活越好的迹象,希望你也有。

懂得取悦自己
松浦弥太郎说过:
你的爱好,你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取悦自己,当你懂得取悦自己,你的生活自然有了品味。
一个优雅而成熟的女人,从来都懂得,取悦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事。
深以为然。
演员赵子淇也曾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那时候的自己内心还是有很深的黑洞,想要抓住一个人爱来爱去,但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满足你情感的黑洞,你必须自己调整心态,学会找乐子,去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学会与自然恋爱,与自己恋爱,学会在无数个悲喜交加和长途跋涉后,享受最好的年华。”
与自己恋爱。
多么高深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女人终其一生闲淡自由的秘密。
张小娴在《请做取悦自己的贵族》中讲述了这样一对懂得取悦自己的夫妻。
在以前住的那幢大厦,我常常碰到一对老夫妇,这两个老人,你很难对他们没有印象,这么说吧,他俩像两棵行走的圣诞树,每次出现也穿得七彩缤纷,非常耀眼。
有一次,我跟朋友说起这对夫妇,才知道她原来也认识他俩,听说老先生经营一盘小生意,颇有积蓄,两老早就退休,最大的嗜好是穿衣打扮。
在他们身上,你从来不会看到黑、白、灰这些单调的颜色,有时是男的嫩绿,女的桃红,有时是男的鲜黄,女的粉橙,姹紫嫣红开遍,多恩爱,也多甜蜜?
这一生,多么难得有个人和你一样热衷打扮,品味和你如此接近,你喜欢的衣服他也喜欢。
那些懂得取悦自己的人,永远不会因为老年的时候儿女不在身边痛苦悲伤,也不会因为别人不理解而改变自己。
人生是一场秀,我们每个人都走秀,都有自己的姿态,当你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和目光,你才能够走出自己的姿态。
那些被别人目光和观点所绑架的人,终其一生,都过不好自己的生活。
多少年来,你一直努力取悦别人,取悦你想要取悦的人,取悦这个世界,又要多少年后,你才懂得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才是一个女人终身的底气和格局。

懂得提升自己
黄庭坚曾说:“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读书,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礼物。
林徽因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优秀的女性,她的一生,就离不开书籍。
五四运动第二年,林徽因的父亲就带着林徽因去往欧洲考察学习,他跟林徽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这也让林徽因在此次欧洲考察中深受启发,在1935年,和丈夫梁思成多次实地考察天坛,给大修天坛提供技术支持,在那个人民都吃不饱的年代,她却能站在一个大格局看待中国文化的一百年,一千年,这其中,就不开书籍对于她的教导。
书籍是改变命运和格局最棒的工具,没有之一。
《欢乐颂》里,安迪的房间永远是摆满了书,而樊胜美的房间里,只有一大堆的衣服,美丽的首饰等等,这也导致了两人人生的不同,安迪遇到问题果断理智,樊胜美遇到问题只懂得求助。
甚至连遇到的爱人也不同,安迪遇到的男人也同样学富五车,才华横溢,身价沛然,樊胜美遇到的男人也多半没什么处理问题的能力。
读书看起来似乎和这个浮躁的社会不符,但却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人生。
一个女人越活越好的迹象,一定会是爱读书,那些手不释卷的女人,混在那些拿着手机刷抖音的女人中,显得格外美好。
那些爱读书的女人,哪怕人到老年,丈夫逝去,也依然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优雅恬淡,岁月静好。
杨绛先生在深爱的丈夫去世之后,品茶,阅读,修行,打官司,修灯泡,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的作者杨国良写道:“杨绛一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
在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妆》一书中,一名化妆师提到女人化妆的层次。
她说:“更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作品、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关怀别人,自爱而又有尊严。这种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细看那些才女年迈时候的样子,几乎都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冷清恬淡,这是书籍带给她们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样子,不是吗?

情绪稳定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湖畔大学学员向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提问:过去这么多年,最让你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他的回答大意是:你是问难过的事情,还是难处理的?好像没什么难过的事,倒是经历了一些难处理的事……
细品下来,才得其中奥秘,这句话中,没有愤怒,没有抱怨,没有情绪,只有陈述事实,看清真相,寻求答案。
怪不得有人说,优秀的人,往往都戒掉了情绪。
情绪是一种思维内耗,你运用了过多的情绪,便会失去思考的机会,从而被情绪彻底控制。
情绪稳定,代表着对于突发状况有一个清醒而冷静的头脑处理问题,而不是只懂得争吵打架。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做儿童教育的朋友。
有一天朋友13岁的女儿说:“我想自杀。”
很多家长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有很大的情绪起伏。
没想到朋友淡定地回答:“活着确实辛苦。不过,青少年自杀是要上社会新闻的。大家都会猜测我们虐待你,是狠心又愚蠢的狼妈虎爸。
我说不定连工作都得丢,毕竟我是老师。唉,又没办法跟人解释,我只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
他认真的可怜样儿把女儿逗笑了。后来女儿说,觉得自己的父母很牛。
如果当时这位妈妈发火呢?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戒掉情绪,就是接受现在的结果,想办法去改变现在的情况。
作者简介:尊贵的总攻大人,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卡娃微卡(ID:kawa01),千万女性都在看的家庭美学日刊。转载请联系卡娃微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