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字方回,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词人。其词内容、风格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最大的特点便是工于结句。简单来说,就是贺铸词的结尾写得好。正如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贺老小词工于结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结处一笔叫醒,遂使全篇实处皆虚,最属胜境”。那么,贺铸词的结尾究竟好在哪里呢?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贺铸的一首词《愁风月》来看看它结尾的妙处。顾名思义,这首词的核心便在题中的“愁”字上。可以说整首词,便是贺铸以精巧的构思和语言,逐步深入,抒写了回旋往复、无法排遣的离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根据这首词的语气、情境、举动等,可以推断出贺铸是站在一位怀人女子的立场上创作的这首词。 《愁风月》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 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 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首先,词的开篇两句“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意思是说,风清月圆,应该是一个好时节。这里需要我们留意的是“信是”这个词语的语气,它含有客观上是如此,但我心中却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一个意思。结合下文的情境,这两句也可以理解为,对他人来说,风清月圆是一个良辰佳夜,但对于女主人公而言,却是蕴含离愁的烦恼夜。 所有紧接着便有了“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因为与所念的人长年隔绝,每逢清风明月就产生了忧愁。可见在贺铸的笔触中,这位女主人公,认为清风明月这样的好时节,应该是团圆的。王维曾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一个又一个好时节,她与思念的人一直没有见面,自然也就产生了“愁风月”的情绪。字里行间,贺铸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怀人女子无法排遣的离愁。 过片两句“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意思是说,自己的心同熏炉中的香料一样烧焦了,自己的低吟跟蟋蟀的鸣叫一样凄楚。这里的“焦”、“切”字用得极为工妙。它将女主人公因为思念意中人而不得见,内心的焦灼不安和痛苦难耐,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样,这里还是紧扣了题中的“愁”字。 最后“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则紧承前两句,即她在焦灼不安和痛苦难耐的时候,急于排除这种情绪,于是便想到不如去上床睡觉吧。但是想解开衣带脱下衣服,反而却结成了死结。单独看“解带翻成结”,它只是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的一个动作。但是融入了离愁之后,它便将烦恼人处处不顺心的状态活灵活现了出来。 综观贺铸的这首词,无疑它的最后5字“解带翻成结”是神来之笔,它将离愁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却表现的具体了起来,不得不说精妙绝伦。总的来说,贺铸这首词,是一首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