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曲子词

 醉花荫L 2019-11-03

摘要:敦煌曲子词是敦煌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项,是文化史上诗词创作的开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对研究词的起源发展和古人生活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敦煌 曲子词

本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发现了大量五代写本,随之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称为敦煌曲子词。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

最初接触敦煌是学上邪这首词时老师介绍的另一首古词:菩萨蛮 (隋唐 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砣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记得当时这首词真切地打动了我,这真是对古人爱情最真挚最直接的宣誓。这首敦煌词更加的奔放,更加的直白,让我感觉这是世上最真诚的爱。“青山烂”、“秤砣浮”“黄河枯”等这些最平实的话语,这些最荒诞的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彰显沉甸甸的爱意。没有丝毫委婉和犹豫,和“我爱你”一般直白但远比“我爱你”有力。

敦煌曲子词的内容是相当广阔的。其中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望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莫不入调。其言闺情与花柳者,尚不及半。”——王重民 《敦煌曲子词集》。并且,敦煌曲子词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之外,在艺术上也保留了民间作品那种质朴与清新的特点,风格也较为多样。正是这种流传在下层人民中间的民间词哺育了文人,促进了文人词的创作和发展。 敦煌曲子词作为词的初期形态,有着明显与后期词不同的特征。吴熊和先生《唐宋词通论》归纳有六点:有衬字、字数不定、平仄不拘、叶韵不定、咏调名本意者多、曲体曲式丰富多样。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传诵较广的敦煌词。

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共语。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大(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这)人折折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总之,敦煌曲子词作为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还有许多值得文人墨客研究的内容。是极有价值的文化明珠。

[参考文献]

1:百度文献 http://baike.baidu.com/view/597564.htm 2:《敦煌曲子词集》 王重民

刘文振 30901048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