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离职潮”,原因基本可以归纳为这四点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03

提到公务员职业,很多人点头赞叹,竖起大拇指,对于公职人员投向羡慕的眼光。毕竟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有一份稳定且待遇不错加班少的工作唯有公职人员。也正因为如此,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很高,近些年报名人数居高不下。

可令人费解的是,一些好不容易考取公务员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没多久竟然就有了想辞职的打算。笔者随便搜索一下,就出现许多与公务员辞职有关的信息。为何令人艳羡的公务员,也会有辞职的打算?

关于这个现象,笔者想说的是人社部曾公布一个调查数据,2015年全国公务员辞职不到1.2万人,约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0.2%。当时国家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比例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公务员队伍总量是基本稳定的。辞职的人数虽然年年都在增长,但是也远远没有成为辞职“潮”。

公众之所以关注公务员辞职现象,首先在于我国“官文化”根深蒂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走上仕途是首选。

所以,公务员辞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果80%的人都想去当公务员,这个社会就不正常。事实上企业也很需要优秀人才,现在出现的干部跳槽现象有助于打破人才结构性失衡。

而对于公务员辞职的原因,也与社会氛围有一定的关系。什么样的公务员最容易离职呢?下面这几类公务员,可以说是离职公务员的典型了。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原因一:薪酬水平偏低

眼下公务员薪酬福利水平相对于企业人员来说,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原来一些隐性福利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一些基层公务员感到不适应。

“公务员就是求稳定,退休后有保障。以前不缴保险,退休待遇还高出企业一截儿;现在保险也要自己缴了,那为什么不直接去企业?”一位还没辞职但已开始物色企业职位的江苏省县处级公务员说。

薪酬低还会间接造成人们觉得自己的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一但人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获得的却很少,心态就会失衡,慢慢的会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产生怀疑,进而不愿意再在公务员岗位上干下去。

原因二:晋升空间狭窄

一些公务员辞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晋升空间狭窄,升职靠熬年限、拼关系。相当多的公务员,虽然每天辛勤工作,但职务始终原地踏步走。有数据统计,超过八成的公务员职级在科级及以下。一些基层单位,工作了十几年还只是个科员的公务员,并不少见。

人总是需要被认可的,晋升是最重要的认可,而晋升需要很多东西,副科干3年才有资格竞争正科,还得看之前工作经验、看年龄,以及人情、关系等复杂因素。公务员晋升渠道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走领导职务,即从科员到副科、科长、副处这样的轨迹;还有一种是非领导职务,即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等。

可谓是晋升渠道单一,领导岗位职数有限,不少公务员的事业发展很容易遇到瓶颈,他们对未来信心不足,对生活态度不积极。

原因三:压力大、幸福感低

无论是机关公务员,还是基层公务员,工作节奏都比较快,特别是基层公务员,责任很大。他们每天除了处理日常事务,还直接面对普通群众,以及接待上级、处理上级交办的临时性事务。“经常加班”、“5+2”、“白+黑”,这可能是很多基层工作者的心声。来自于单位,社会以及家庭的种种压力,使得幸福感减弱,最后选择离开这个岗位。

整个公务员群体的工作压力持续上升,造成他们无法照顾家庭,他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

原因四:机关“规矩”多,人际关系复杂

公务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同事们的配合支持。与企业不同的是,体制内员工之间存在诸多竞争关系,大家的背景、工作方式和工作动机均有很大区别。如何把同事团结起来,考验着每个公务员的智慧。

另外,公务员之间经常会发生斗智斗勇的事情,若没有一定的手腕,即便做了很多事、在工作上付出很多心血,也不一定能得到上级的肯定或领导的重视。很多大学毕业生受不了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便冒出了辞职的想法。

事实上,很多当初选择公务员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没有搞清楚公务员的真实工作状态,他们更多的只是道听途说,觉得公务员是“拿着薪水、翘着二郎腿”的清闲职业。然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他们发现工作状态与预期有很大出入,且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公务员职业不友好,情绪就低落起来。

如果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能够做到隐忍,放弃自己的个性,主动去适应官场的潜规则,在有贵人帮助的情况下,你有可能走上领导岗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如果你是一个不甘平庸、希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那对你来说只有辞职,在市场的大潮中搏击,不管成功与否,才能不枉此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