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正式启动!

 乐康居 2019-11-03

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昨天下午3时许,在泉州市西湖公园,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启动仪式正式举行。

据了解,2017年,泉州市人大将垃圾分类列入决议,2018年和2019年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铺开,并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泉州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活动,由泉州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泉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洪自强、市人大环城委王卫红主任、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黄捍卫副主任、市城市管理局陈进平局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州开发区等分管领导,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志愿者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泉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洪自强提出,昨天的启动仪式,既是拉开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的序幕,也是吹响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的号角。希望各位志愿者要迅速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要守誓言、起作用、做表率,为我市垃圾分类贡献一份力量。

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要坚持自愿参加和组织引导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载体,深入机关单位、社区、企业、学校、商场,开展系列特色服务,真抓实做,活化作用,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向市民倡议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泉州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陈冰影,向市民发出垃圾分类倡议:从我做起,争当垃圾分类参与者;从我做起,争当垃圾分类宣传者;从我做起,争当垃圾分类监督者。

市政府洪常务副市长和市城市管理局陈进平局长,为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卡通形象——“童桐”揭幕。

关于童桐

童桐的头发以刺桐花为原型进行设计,将刺桐花的花瓣延伸为火红飘逸的头发。刺桐花是泉州市花,象征努力拼搏、热血的泉州人;红红火火代表泉州的美好未来。

淡绿色的身躯象征着环保、自然和可持续,搭配资源回收的标识,代表环保与垃圾分类,赋予动画形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强烈责任感。

身上斜背的四色鱼篓,是将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与泉州渔民特色鱼篓结合,使动画更具本地特色。脚踏船只,将海丝元素融入其中,代表海上丝绸之路秉持的开放、包容精神,也象征着爱拼会赢的泉州人民。

接下来,市政府洪常务副市长为志愿服务队授予“泉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队旗。

志愿者代表彭凯糜发言表示,志愿者将积极践行垃圾分类行动,增强环境和责任意识,熟识生活垃圾分类的规范标准和投放要求,主动参与、率先垂范,让源头分类、自觉投放成为良好的行为方式,身体力行带动身边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共同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设置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泉州垃圾分类工作试点经验、校园垃圾分类漫画与海报设计优秀作品等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现场还开展了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工作人员向市民朋友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并作讲解,还设置了废纸再造、制作手工皂、环保酵素活动,以及快速分类、分类投放等游戏。

当天,鲤城区在金山社区、伍堡社区,丰泽区在丰泽新村,也同步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来源:泉州垃圾分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