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是一种高产量的农业经济药蔬两用作物,其生物学(经济产量加茎叶根产量)亩产一般在10000—15000公斤之间,最高亩生物学产量可在40000公斤以上(试验室产量)。因此相比其他农业作物来说对肥料的需要量是比较高的。 (一)、前人们对生姜营养施肥在安丘姜上的试验结果: 通过田间试验,专家人员研究了安丘生姜不同生长期的干物质累积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同时设置不同氮磷钾素水平,研究生姜高产的优化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生姜的干物质累积规律表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率分别为,出苗期1.28%、苗期26.36%、旺盛生长期65.19%、转色期5.65%,生姜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于旺盛生长期。生姜对钾素的需求量最多,其次是氮素,对磷素的需求最少;地上部茎叶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2:1:5,地下部块姜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1:2;每生产1 000kg姜需要从土壤中带走N 6.1kg、P 2.36kg、K 9.4kg。生姜的产量与氮钾肥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只有适宜的氮钾配比和用量才可以增加生姜的产量并且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得出的结论是:生姜获得高产的适宜氮钾肥用量为氮肥600~750kg/hm^2,钾肥750kg/hm^2。即每市亩氮肥用量40—50公斤,钾肥50公斤。 而按以上每生产1 000kg姜需要从土壤中带走氮磷钾量,按亩产5000公斤左右算为氮30.5公斤,磷11.8公斤,钾47公斤。 我把以上试验结果做为实践试验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完成的实践试验,没有他们前期的辛勤付出,我会走很多弯路的。今天我把我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实践试验结果传授给你们,我也就是入列巨人队伍了,帮助农民,服务社会,福报巨人。 (二)、笔者的原昌邑市玉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在2018年底注消产品生产经营,专做技术服务)在昌邑大姜上的试验情况: 连续三年在同一地块施肥对比,经六年的不同区地调查10年的大田应用发现,在昌邑大姜区中亩产5000—7500公斤,收获毛重测产10000公斤以上的产量水平,最有效合理的亩年施肥是有机质500—600公斤,氮40—45公斤,五氧化二磷15—22公斤,氧化钾60—65公斤及硼砂1公斤,硫酸锌3—4公斤,锌3公斤,硼1公斤,镁10公斤及同量的钙与硅。这是单纯从肥料营养的方面而讲的,如果结合其他栽培措施来进行施肥,其上述值是可变的,因此上述值只可做参考,但只可减少,不能超量,因为这是一个上限值。 根据不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不同,具体如下: 1: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左右的大姜田中(低肥力土壤),:充分发酵腐熟并杀菌灭虫完全的动物粪肥6方,腐植酸粉300公斤,农用木质素钙200公斤,黄腐酸钾200公斤,硫酸铵200公斤,磷酸一铵50公斤,硫酸钾110公斤,硼砂1公斤,硫酸锌4公斤,硫酸镁5公斤。对土壤有机质含量0.5%以下的新姜田,还应在挑种姜沟之前亩撒100公斤豆饼,背到背上,以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 2:在土壤有机质含量3%左右的大姜田中(中肥力土壤),:充分发酵腐熟并杀菌灭虫完全的动物粪肥4方,腐植酸粉300公斤,农用木质素100公斤,黄腐酸钾150公斤,硫酸铵150公斤,磷酸一铵40公斤,硫酸钾100公斤,硼砂1公斤,硫酸锌3公斤。 3:在土壤有机质含量5%左右的大姜田中(高肥力土壤),充分发酵腐熟并杀菌灭虫完全的动物粪肥4方,腐植酸粉200公斤,农用木质素100公斤,黄腐酸钾150公斤,其他肥料减半施用。 4:注意土壤调节与改良(详见后述)。 以上科研成果于2010年9月30日通过了潍坊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并荣获潍坊市科技进步奖,该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技术。十余年来试验推广应用面积总约1.5万亩以上,增加社会效益5千万元以上。今天在这里把这项科研成果服务给广大的姜农朋友们,就是为了让这项科研成果发扬广大,让更多的姜农得到实惠利益,使大姜生产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上。 注:1、对以上配方原料购买困难及对原料质量鉴别困难的或形不成集体购买力,达不到从原料生产厂批量进货,又形不成长期稳定市场的,可选用企业成品或联合订制,否则不是购不全面,就是所购的原料达不到使用质量标准,或根本省不下购置费用。2、自己配制的一定要注意混合均匀,使用均匀,最好是混合后用粉碎机再粉碎一次施用。 大姜营养施肥的理论基础: 1:肉质根系,且根系短浅,所以应注意施肥对根系的保护和养分的流失。 2:产量高,需肥量多,应注意木桶短板效应和肥料元素的相互作用。 3: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左右着大姜的产量与质量。 4:肥先沃土,土再肥苗。 正确合理的施用方法: 1:可以把60—80%的肥料背在沟背上,进行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转化,达到肥先沃土的施胆效果。也因大姜的前期生长量少,浇水又多,不造成养分浪费,又能保护根系,水润出的背中养分即可满足前期的需要。待姜分枝后姜块向上发育需营养时,放下的土就是肥料,并且是不烧苗的肥料。 2:在施用时注意:在用基肥时先把化学肥料用腐质酸混拌,然后再撒施;把黄腐酸钾与留余的部分化学肥料做水冲施用,前期配氮,中后期配钾的施肥方式。提高养分有效利用率,且避免肥害,均衡供应,缓释不断。对不良的土壤还要施用土壤调节剂改良。 对所施用肥料的质量要求: 1:动物粪一定要注意腐熟好,无菌、虫,盐害,特别是鸡粪建议不用(因为对鸡粪的处理必须要施用生物分解菌,在通氧的避光发酵池中,进行三年以上的发酵处理,才能把鸡粪中的有害大姜及土壤的物质除理掉,达到新国标对有机肥的产品标准)。 2:农用木质素(木质素磺酸钙/钠/铵/镁),选用钙或铵的,不选钠的。 3:腐质酸,选有机质含量85—90%以上的。 4:黄腐酸钾,选有机质含量70%以上,氧化钾11%的,最好选用矿化的。 5:磷酸一铵,氮11-12%,五氧化二磷44-61%的。 6:硫酸铵,一定要注意选用不含伤害根系物质成分的!含氮20%的。 7:硫酸钾,氧化钾50%的。 正确合理营养施肥科研成果的应用效益: 1:营养全面,均衡,安全,环保,高产优质。满足亩产5000—10000公斤大姜需要。 2:节省生产成本,省时省力。如果姜农能够形成集体购买力,并能建立稳定长期的购买关系,直接从原料生产厂家进货,按2019年大姜施肥水平,亩年可节省肥料投资1000-1500元,按潍坊地区保守种植面积50万亩计,每年可节省肥料投资7亿元。再加上产量提高,质量提高一快的生产效益来看,最少可取得大姜生产效益10亿元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