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返乡不用愁,一条虽不起眼、但能挣钱的生财之路

 小天使_ag 2019-11-03

在农村,“废料”很多,一条虽不起眼、但能挣钱的生财之道

现在的农村,有两大矛盾越来越尖锐,但其中也蕴藏着很大商机。

其一,随着进城农民工年龄增大,以及城市基础建设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大、而对低端生产人员需求的减少,一大批农民正逐渐返回农村,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需求越来越小,农村在出现空心化现象的同时,也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而生活的需求,又倒逼着仍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去参加劳动,获取生活来源。

因而,

目前农村出现了一个供需完全错位的矛盾。

其二,农业生产无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秸秆,由于再利用的成本较高,秸秆还田又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故而成为农村一个亟待解决,却又较难解决的问题。

许多农民选择了秸秆焚烧来处理秸秆废料。

而这一行为是严令禁止的,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污染整治,与秸秆焚烧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甚至出现了因秸秆焚烧造成村庄大火,焚烧人被刑拘的情况,而且秸秆焚烧也对空气污染带来很大的影响。

农村再次形成“处理”与“禁止处理”的尖锐矛盾。

农民也知道,秸秆作为一种有机肥料,粉碎之后,再次肥沃农田,对土地形成一种很好的闭环,确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方法,但因此产生的弊端,却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秸秆分解成为肥料,需要一定的时间,严重影响播种、除草等机器作业,同时许多病虫害未经杀灭,对下一季庄稼的生长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越来越不被农民接受,而沤制成绿肥,除了人工投入过大,耽误务工赚钱外,带来的收益没有化肥来得简单和直接,所以也成为农民废弃的一种方法。

但秸秆并非一无所长,粗略加工既可成为青贮饮料,精加工之后,还要以提取糖类和醇类等很好的工业产品,使农业生产“废料”“草鸡变凤凰”,身价一下翻几倍甚至几十倍。

“真相就在细节中”,行文至此,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不错的商机。

农民身在农村,近水楼台,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抓此商机,可谓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挖挖潜力,找到谋取利润的机会,应该是不难的。

生活在农村的人,一定每年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有的农民,自己买来玉米脱粒机,为农民脱粒,不收农民一分钱,农民只需把脱下来的玉米轴给商家就行,最初有农民以为,他们是玉米轴上整下玉米来卖,后来逐渐明白,小小的玉米轴的背后,潜藏一个很大的利益链条。

一般情况下,农民都是将玉米轴当成柴禾烧火,其实玉米轴满身是“宝”,通过工业加工,可以从中提取木糖、木糖醇、低聚木糖、L-阿拉伯糖等功能糖类,还可以制成乙醇、糠醛、糠醇、石墨烯等化学品,还可以生产秸秆塑料、食用菌种植菌包等附加值很高的产品。

于是机会就有了!

农业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废料'',原材料非常丰富,就目前鲁西南农村而言,小麦、玉米、大豆,两年三季,再加上大棚种植产生的秸秆“废料”,其来源异常丰富。

农业生产“废料”的获取途径很多,而且成本也不高,一方面是收割后的秸秆无处可扔,另一方面是国家严禁焚烧,丢在沟里堵水路,丢人树旁怕烧树,丢人田头别人烦,拉回家里占地方,如此情形,为废物利用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就目前鲁西南农村而言,小麦、玉米收割全部为机械,每亩40-80元收割费,被粉碎的秸秆并不是农民很欢迎的,所以只要不收费,留取秸秆农民是同意的,所以说,原料的获取简单和投入不大。

其中潜藏的商机颇为诱人!

更为重要的是农业“废料”的利用的方向很多,做青贮饲料、为精加工企业提供半成品,或制作成颗粒燃料,而且投入不大,据了解,成本可控制在5万元之内,其产出却可以翻倍,甚至数倍,实现农业“废料”的华丽转身并不难实现。

举两个较为成功的例子。

例1:一对夫妻用“废料”做培养基养殖蚯蚓,除了蚯蚓种和人力投入外,其它没有大的投入,前后投入几千元,当年即实现赢利,然后利用赢利收入,购入蚯蚓加工机械,第三年即达年收入10+!

例2:一村民花四千多元购入玉米脱粒机,用自家老拖拉机作为动力,免费为农民进行玉米脱粒,收取农民玉米轴芯,同时与地方收购商和加工企业建立联系,以均摊成本约0.2元/斤的价格入手,以约0.5元/斤的价格供给加工企业,中间0.2-0.3元/斤的价差利润。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收入不断增加,反过来,又为农民提供“废料”制作成的植物育苗盘等产品,收入快速增加。

由此不难看出,回农村并非死路一条,农村仍然是一个广阔天地,有着很大的机会,只要肯动脑筋,敢于付诸实践,做到自给自足,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并不是太难。

当然,作为初级原料提供商和初级加工商,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付出努力,自给自足,达到或超过打工挣的工资钱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最后祝每一位乡亲父老都能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发现机会,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

关注乡村滋味,趣聊农家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