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国两位将军眼看着蜀国灭亡,却没去救援2

 钟家台 2019-11-03


其次,霍弋和罗宪没有收到后主刘禅的勤王命令,不敢私自带兵勤王。

霍弋和罗宪都是蜀汉在边关镇守的大将,他们没有皇帝的命令,是不敢私自带兵进京的。如董卓进京,是奉了大将军何进的勤王号令,才能顺利进入洛阳。明朝袁崇焕在满清骑兵突破防线,进入腹地,逼近北京时,他来不及请示崇祯皇帝,便率领数万关宁铁骑尾随八旗兵来到京城脚下。虽然袁崇焕将皇太极的八旗兵击退,保住了明朝,却被多疑的崇祯皇帝以私通外敌罪名,将其凌迟处死。

霍弋在邓艾偷渡阴平之时,曾向刘禅请示,是否驰援成都,却被其以成都兵精粮足拒绝了。他没有理由带兵向成都进发,罗宪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除非有后主刘禅的诏书或者虎符,霍弋和罗宪才能带兵勤王。《汉晋春秋》中记载如下:

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

最后,霍弋和罗宪即使驰援成都,也无济于事。

蜀汉百分之九十的军队在大将军姜维手里,他率领蜀汉主力在剑阁,与曹魏钟会主力对峙。如果成都被围,姜维应该是最佳的援军,他要兵有兵(蜀汉百分之九十精兵),要粮有粮(踏中屯田)。因此,成都被围,第一个救援成都的应该是兵精粮足的姜维,而不是兵微将寡的霍弋和罗宪。

霍弋镇守南中,而南中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经常动乱。当年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收服其心。可是诸葛亮已经去世近30年了,他在南中少数民族的影响逐渐淡化,南中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可能已经故去。总之,南中叛乱不断,多少年都是依靠霍弋镇守,才没有太大的动乱。如果霍弋前脚离开南中,后脚就可能有叛乱。因此,即使霍弋带兵勤王,南中也保不住了,迟早从蜀汉疆域中分出去。

罗宪镇守的永安则是与盟友东吴的边界。这个盟友不太靠谱,指不定啥时候反咬一口,落井下石。公元219年,东吴孙权趁关羽围困樊城之时,派出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截断关羽退路。后关羽没有死在汉贼曹操手里,却于临沮被东吴所擒,随后被杀。因此,罗宪并没有因为与东吴时盟友关系,而掉以轻心。他时刻防备着东吴趁火打劫。

公元263年,东吴听说蜀汉亡国,吴帝孙休派盛曼将军远道而来,表面上救援蜀汉,本质上是要奇袭永安,趁火打劫,瓜分蜀汉。罗宪为保护领土不丢失,坚持抵抗多达六个月,东吴军队才撤去。《晋书》中记载如下:

吴闻蜀败,遣将军盛宪西上,外托救援,内欲袭宪。

总结:邓艾偷渡阴平,包围成都时,霍弋和罗宪并不是拥兵自重,不想救援成都,而是由于上述三个原因,他们有心无力。《三国志》作者陈寿曾对霍弋和罗宪评价如下:

弋与巴东领军襄阳罗宪各保全一方,举以内附,咸因仍前任,宠待有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