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写作能量词汇专栏 | backfire (第五期)

 徐汉根 2019-11-03
11月“Shelly精读写作”考研冲刺班招生进行中,话题契合考研热点,快来群里和写作大神相遇,和优秀作文比对提升自己的写作level。活动详情请戳:“11月精读写作班”
还有“语法班”。覆盖超过90%的语法书内容,有干货,有习题,和外刊,翻译结合,为你的所有语感找到根据。详情请戳:Shelly语法班

全新写作词汇精讲栏目来袭

to Boost your English Writing

这么多期的精读课程下来,最常听到同学们的一句感叹就是:这些词我明明都背过,怎么就是想不到像文章作者这样用呢?
说的是不是你?
我们新推出的这个词汇专栏就是要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

大家平时积累的词汇可以分为两种:输入性词汇和输出性词汇。输入性词汇就好比那些我们通过各种词汇书、背单词app打卡刷过的词汇,你对它的认识可能浅浅停留在发音和单一释义上。如果对单词的引申用法、固定搭配等全都不甚了解,写作的时候又怎么可能用得起来?
话又说回来了,那这样的混脸熟式的单词学习法是不是毫无意义呢?当然不是!提升词汇量广度能极大的提高我们获取和理解英文信息的能力,只要长期坚持刷单词,即便没有刻意的去背,阅读和听力也可以有令人惊喜的提升。
但如果想要提升英语输出的能力,也就是写作和口语,就该我们的输出性词汇登场了:它们是那些已经牢牢存在于我们大脑语料库中的词汇,是那些写作和口语中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想要脱口而出的词。

但大家都知道想要让词汇真正为自己所用并不容易,为此,我们精挑细选了一些在写作中非常好用的动词词汇,虽然每期只精讲一个词,但通过我们高质量的外刊例句、使用场景、固定搭配、同义替换等内容讲解,就能让它瞬间刻进你的脑海。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给专栏起名“能量词汇”了,因为它们就像大力水手的菠菜罐一样,为你的英语写作赋能。
本专栏周一、五更新,欢迎大家定期关注。学习从来不易,但只要跟着我们的步伐长期坚持,必定不辜负努力的你。话不多说,下面就进入我们第期的词汇讲解。


本期词汇解析

Backfire
Backfire原意指的是“undergo a mistimed explosion in the cylinder or exhaust”,中文一般叫“回火”,也就是在汽缸或排气管里发生的爆炸。
比如赛车比赛的时候,听到赛车在弯道减速时候有时会发出非常震耳的砰砰声,就像放炮一样,这是排气管backfire的声音,是因为有一些没燃烧干净的混合气体进入到排气系统中,被炙热的排气管再次点燃而发生爆燃。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
再比如开枪的时候,如果有残留的火药随着冲力向后喷出,这也是backfire。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
开枪本来是为了击中目标,没想到回火意外伤到了自己,根据这一层意思,backfire就可以非常形象的表示:
if a plan or action backfires, it has the opposite effect to the one you intended 〔计划或行动〕发生意外,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The company’s new policy backfired when a number of employees threatened to quit. 公司的新政策事与愿违,有好几名员工威胁说要辞职。
2019年的《科学美国人》三月刊,有一篇文章叫做:Why We Believe Conspiracy Theories(我们为什么会相信阴谋论),其中讲到:
One long-standing question has been whether or not it is a good idea to counter conspiracy theories with logic and evidence. Some older research has pointed to a “backfire effect”—the idea that refuting misinformation can just make individuals dig their heels in deeper. “If you think there are powerful forces trying to conspire and cover [things] up, when you’re given what you see as a cover story, it only shows you how right you are,” Uscinski says.
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用逻辑和证据来对抗阴谋论到底是不是个好主意。早期的一些研究指出了一种“逆火效应”——即反驳错误的信息可能只会让对方更加固执己见。“如果你先入为主地相信有某种强大的力量在背后搞鬼并试图掩盖事实真相,别人反驳你的那些话恰好是你眼中掩盖事实的托词,这反而进一步使你坚信原来的观点。” Uscinski讲道。(Dig in one’s heels 直译是“把脚后跟深深扎在地里”,也就是“不动摇,固执己见”的意思,积累起来)
这种“backfire effect”在生活中简直太常见了,一句话解释就是:你越想说服他人,他人就可能越坚持自己。比如有的老人着了魔似的买保健品,子女拿出各种科学证据都没有用,反而使得他们更相信这类产品了。怎么打破“逆火效应”呢,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不要去刻意反驳错误观点,避免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只要正常的描述主流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即可,长期下来也许能起到正面效果。
看一下外刊里的例子,2016年1月2日的《经济学人》有一篇文章标题叫做“when back doors backfire”:
这是一篇讨论网络安全的文章,讲的是情报机构喜欢用给加密通讯软件“开后门”的方式监控用户,这种方式的确可以帮助打击隐蔽性的犯罪,更是能将一些犯罪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是另一方面,强大的加密技术有助于保护健康记录、个人通信和其他敏感数据免受黑客攻击,如果在系统中设置后门权限并允许情报机构访问,会削弱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如果不法分子利用了这些软件中的back door,那可真是backfire了,作者这样写也是非常生动了。
其他的例子还有:
2019年8月30日的《卫报》某文章标题:“Pollutionwatch: why efforts to tackle air pollution can backfire”
2019年7月26日的《新科学家》:“Another catch is that self-monitoring can sometimes backfire.
可以看出,backfire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做不及物动词使用的,如果我们想要在后面加宾语也是可以的,一般用的介词是backfire on/against……
Backfire在写作中也非常好用,可以用来描述某个政策、措施起到了南辕北辙的效果,好心却办了坏事,比如控制房租租金的政策本来是为了帮助穷人更能租得起住房,结果长期下来却会导致房源短缺,穷人反而更难租房了,就可以说 the rent control may backfire on the needy.
再比如比如你想反驳别人措施方面的观点,就可以说:That sounds plausible, but it may backfire. 后面再加上你的理由。


今天还有一个任务就是为大家总结“事与愿违、南辕北辙”的花式表达:

Boomerang:vi.害人反害己;自食其果 if a plan boomerangs on sb, it hurts them instead of the person it was intended to hurt (Boomerang本意是回旋镖,是不是很形象?)
Rebound:v.反作用于;使自作自受if sth that you do, especially sth that is intended to be unpleasant for sb else, rebounds on/upon you, it has a bad or unpleasant effect for you instead
例句:These measures could rebound on the poorest families. 这些措施反而会殃及那些最贫穷的家庭。
Self-defeating: adj.适得其反的,弄巧成拙的,事与愿违的causing even more problems, or causing exactly the sam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that you are trying to prevent or deal with
例句:Constant dieting can be self-defeating. 一直节食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Counterproductive:adj.产生相反效果的,适得其反的achieving the opposite result to the one that you want
例句:Sending young offenders to prison can be counterproductive. 把少年犯送进监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Blowback:n.违背初衷的结果the results of a political action or situation that are not what was intended or wanted
例句:The policy has led to blowback. 这项政策结果适得其反。
想做的事情没达到目的,换句话也就是失败了嘛,所以还有一种简单粗暴的表达就是fail和fail的各种同义表达,比如be a failure, be unsuccessful, be fruitless, be unproductive, go wrong等等。

本期Bonus

前面提到原本为了帮助穷人的房租控制政策反而会造成房源短缺,这么反直觉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本期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来自2019年9月21日《经济学人》的阅读材料《Rent control will make housing shortages worse》,在公众号后台发送“租金控制”即可获取文章。(文章获取时效:截至11月8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