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久治县折安村“第一书记”陈志骁:刻骨铭心的经历

 我的书海601 2019-11-03
0:00 / 09:13

驻村的这一段日子,对于第一书记陈志骁和驻村干部周金才郎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经历。

2018年,他们被青海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选派到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哇赛乡折安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初来村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两个业务骨干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了。

折安村距离久治县县城128公里,地处偏远、海拔高、生产条件差、生活成本高,加上牧民群众贫困面大、文化程度偏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因素,这个村成为脱贫攻坚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做好这个 “第一书记”?陈志骁心里真没底。对他来说,“第一书记”不仅仅是一种称呼,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既然担起了这份责任,无论如何都要扛起这面旗!

果洛州久治县哇赛乡折安村第一书记陈志骁和驻村干部周金才郎正在牧民家中走访。 通讯员 李玉洁 摄

“问题要一个不落地解决!”

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他们进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户与牧民群众推心置腹地拉家常、摸情况。由于牧民居住比较分散,最远的牧户距离村上有20多公里,再加上牧民最初对他们不熟悉,沟通难度大,尽管每日早出晚归,但有时整整一天也走访不了两三户。

庆幸的是公司选派了精通藏汉双语的藏族小伙周金才郎担任驻村干部,在工作中周金才郎当起了第一书记的翻译,这给他们的工作减少了一定的难度。扶贫路上他们成了最佳搭档,日出入户,日落而归,忙碌一天后回到宿舍才开始生炉子、做饭,忙完,还要整理白天的走访日记。

“肉洛的肝包虫病不能再耽搁了、知却家的易地搬迁房安置好了、通户公路需要硬化、村上路灯需要安装、合作社生产方式需要改变……”几个月下来,陈志骁把牧民群众的点点滴滴密密麻麻地记满了整整一本笔记本,把村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摸了个一清二楚。

“问题要一个不落地解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今年73岁的尕托老阿妈,老伴去世后一个人的生活处处艰难,当他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承担起了老阿妈诸多生活问题,日子久了,他们亲如一家。

扶贫更要扶志,在教育的道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陈志骁深知这一点。13岁的扎格小姑娘居住在距离乡上28公里的地方,得了先天癫痫病,孩子读到小学三年级时,因病发作频繁,常常晕倒后两三天不能醒,无奈辍学在家,为了能够让孩子继续学习,他们多方协调,安排老师每周在固定时间上门辅导功课。

贫困村里有了新变化

2019年3月5日,果洛州久治县突降暴雪,接连三天的暴雪使牧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些牲畜开始死亡……得知灾情后,陈志骁及时组织折安村各社联点人,第一时间赶往受灾地区,但由于道路积雪太厚交通受阻无法前行。

眼前的情况和牧民的安危让身为第一书记的陈志骁一刻都等不了,他心急如焚,为了及时了解牧民受灾情况,他们顶风冒雪,不顾高寒缺氧徒步前行,鞋里面进了雪,化了再结成冰,双脚都被冻得没有知觉了,可他顾不得擦去头发和脸上的冰雪,顾不上喝一口水,继续朝着受灾更严重的牧户家中走去……

3月5日至3月7日,他们共走访受灾牧民67户。在牧民家,陈志骁仔细询问牲畜的受灾以及粮食、饲料、燃料等储备情况,做了详细记录,并帮助牧户解决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应对灾情。灾情好转时牧户们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为驻村工作队点赞!为陈书记点赞!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雪域高原上的贫困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造血胜于输血,扶贫更要‘扶智’。”2018年折安村扶贫产业到户资金为94.08万元,驻村工作队及时与乡政府协调入股折安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协助合作社实施奶制品加工和服装加工扩建改造项目,村里40个牧户共147人入股,年底实现分红收益。

2018年国投公司对折安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砂石路40万元。2019年折安村互助资金为50万元。截至2019年6月,久治县共获得国投公司帮扶项目基金819.16万元。公司为村里修建的两条道路被当地牧民称为“致富路”“生命路”。

近两年来,驻村工作队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他们多方奔走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帮扶村实际困难,积极协调公司和县扶贫局将帮扶资金及时分配至各扶贫项目,并积极承担合作社分红工作,确保分红资金到户到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帮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有力改善了帮扶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村容村貌。

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不但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水平,也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目前,互助金已全部发放完成,使用户数为50户,使用率100%……一串串数字里,写满了他们在雪域高原上的扶贫路。

尽心尽责,诠释扶贫干部的初心与本色

2018年9月6日,陈志骁和周金才郎加班到深夜11点,才感觉有些饥饿,出门吃饭时陈志骁不慎摔伤,医院诊断为右腿髌骨严重错位,由于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院方建议尽快转院治疗,第二天转入省城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因膝盖肿胀严重,无法复位,已出现淤血,必须马上手术!

出院后,腿伤未愈,可陈志骁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踏上了回折安村的路。国投公司领导和陈志骁所在单位国投矿业领导提出再选派人员接替他的工作时他却毅然拒绝,他说:“我好不容易与牧民群众建立起了感情和信任,而且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放松……”也就是这次受伤,让他落下了一个腿疼的后遗症。

在陈志骁受伤住院的这段时间,80后年轻驻村干部周金才郎独自承担起了所有的扶贫工作。每天他怀揣着已经磨破了封皮的笔记本,挨家挨户地走访、记录,了解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孤单的身影穿梭在茫茫草原上。

他早出晚归,脚步从不停歇,走村串户的过程中,周金才郎不仅对村子的情况了如指掌,还在聊天中和牧民们建立了深深的感情,加之娴熟的牧区生活方式和熟练的藏语让他迅速跟牧民们“打成一片”。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敬业,让他在2018年间分别获得哇赛乡、久治县和果洛州“优秀驻村干部”的荣誉称号。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牧民们对驻村干部的肯定和赞赏,也是他们用自己辛苦的付出和对牧民们真挚的感情得到的回报。

在近两年时间里,陈志骁和周金才郎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打造成一名真正的扶贫干部,从最初的不知所措,到如今的思路成熟,从最初的陌生感,到今天与牧民群众亲如一家,这一路走来,牧民们为他们竖起的大拇指,道出的“挂真切(感谢)”,充满了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帮扶工作的感激和爱戴。

近两年来,他们几乎没有节假日,在距家900多公里的扶贫路上,回趟家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谈及家人,眼前这个七尺男儿不禁泪流满面,陈志骁说他亏欠妻子和孩子的太多太多,近两年多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无暇顾及,他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没有接送过一次上小学的孩子……

陈志骁和周金才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了新时代国投人的责任与担当,在雪域高原挥洒热血,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与初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