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瓷铜)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

 李端有 2019-11-03

古玉(瓷铜)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

原创: 解密红山 张洪启

辩证法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而静止是相对的。古玉在初始出生的那一刻,其内部分子就一直在运动,而本身与外界的环境之间,也一直发生着互动。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如侵蚀,风化,结构性失水,置换与氧化,分解复分解,微生物细菌吞噬矿物等等。

经过成年累月的分子运动和内外互动,该玉器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表层结构变了。产生了包浆虹膜。外界光线接触到古玉后,一部分经过漫反射入人眼,一部分通过古玉包浆虹膜发射折射进入内部,后发射回来,再经包浆虹膜折射进入人眼。古玉在原料在亿万年前地质运动生成时,不同岩浆高温溶解后再冷却,因此玉器原料不是纯净物。古玉的内部结构具有不均匀性,晶体之间存在缝隙,光进入内部发生反射,折射入人眼,这一过程十分复杂。

总之,古玉表面结构变了。生成了包浆虹膜。于是反射和折射的条件变了。文物光线质感也相应改变。光学鉴定法认为,古玉表面结构是开放性的,有无数根管道连接包浆虹膜和古玉内部。这些管道同时也是光线折射通道,管道的存在增加了光传播的复杂性。这些管道怎么来的呢?

现代物理学认为,玉器晶体成分复杂,可分为单晶体,多晶体,巨大晶体等分类。晶体与晶体是存在缝隙的,这些缝隙可以视为管道。这些管道是光传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古玉和新玉的管道结构有什么不同呢?

玉料在被切割时候,这种管道结构就破坏了。经过加工打磨的时候,管道结构就被进一步破坏和改变。而加工成型后,新的时间纪念开始。因为分子运动,化学变化,生化变化,生成了包浆虹膜层,后生结晶层,玉器表面又产生了沟通内外的管道。这种管道对光传播产生特殊的影响,使得文物出现了特殊的质感。由质感可以反推文物的真伪。

玉器新品表层管道示意图,因为晶体管道被破坏或堵塞,光线传播受到阻碍。形成新玉的质感,容易辨认。

古玉(瓷铜)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

古玉(瓷铜)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

体会一下新玉表面毛孔管道被堵塞的感觉

古玉(瓷铜)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

古玉(瓷铜)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

体会一下老玉的体表结构开放性的感觉

由以上二图可以看到,新玉和古玉,因为玉器表面结构不同,光传播通道是不同的。于是形成了不同的质感。新玉的平面感强,老玉的层次感强。我用2段口诀来描述2种截然不同的质感。来反推文物的真伪。详细请看,我以前写过的文物鉴定的核心技术----光传播原理与应用。

通过对比新老玉器的表面结构,光线质感。可以实现文物真伪判断。那么可否通过结构对比实现精确测定文物时间呢。我认为可行,虽然只是一种设想。

以和田白玉为例子,做一条新玉样品玉鱼,注意使用与古代相同的工艺。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表面结构。采集各种数据。包括光洁度,硬度,晶体结构,晶体缝隙大小,管道状态,折射率等等信息。在选取清代,明代,直到商代的真品和田玉,测量其表面结构。包括,后生晶体结构,大小,高度,明度,管道状态,折射率等等数据。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时间和表面结构的联系。建立函数,从而计算文物的时间。它的基本原理是,文物时间和表面结构数据变化值大体成正比。

Y=F(X1X2X3X4X5X6...)

Y是文物的时间数值

X1是管道状态,X2是晶体缝隙.X3是光洁度X4是折射率.....

但是具体的数序模型,我作为民间学者,无能为力。我只能提出构想和思路,为科研提供研究方向。

天下武学,殊途同归。瓷器,铜器表层开放管道结构与光线质感的关系可以参照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