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是明清的名门望族,族人在朝廷中做官,有一定的地位,在原有祖坟的位置不够后,曹家六世祖曹传便寻人找了一块位于武清的宝地作为祖坟地址,它占地一千亩且拥有很好的风水,这便是之后的最牛祖坟。 曹传在翰林院任官时,康熙帝对其十分信任,甚至是在到天津时会都住在曹家,也正是因为康熙帝与曹家人交好,就给曹家一张写有“香岩普济”的牌匾作为礼物,祖坟修建之后曹家人就把它挂在了祖坟。曹家人当时一定没有想到这块牌匾在未来可以护他们的祖坟周全。 光绪年间,有一条京山铁路的修建计划必须占用曹家的祖坟。按道理来说,既然是政府的项目,老百姓必须得配合,不能为了家事而耽误了国事,但是曹家的祖坟却偏偏没有按照清政府的计划而迁移,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家人搜罗了不少金银珠宝入宫见慈禧,在见到慈禧之后向她讲述了自家牌匾的故事。慈禧太后作为一个封建到骨子里的固执女人,在听到说康熙帝亲手题写的牌匾挂在这家的祖坟里,便答应了曹家铁路绕开祖坟的请求,而当时的光绪帝因没有实权只能听从慈禧的安排,允了修改铁路路线的决定。 要说这曹家祖坟能够做到,光绪不碰,慈禧不惹,铁路绕行的“壮举”,倒也不是它的风水有多么的惊为天人,而是那块牌匾的功劳。说到底这故事终究是是封建社会守旧思想在发挥作用,曹家人为祖先而请求修改路线,慈禧因顾及康熙帝而答应曹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