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城 | 一只蟹,一条街,一曲600年的深情

 hyd129 2019-11-04


巴  城

粉墨“蟹”逅 

千年古镇时光深处写流年

秋风起,蟹脚痒。

从燠热难当到秋高气爽,阳澄湖畔的巴城已是丹桂飘香。巴城人在欢庆阳澄湖大闸蟹收获之余,迎来四方宾朋,旅游休闲、投资兴业。吃蟹大军也将蜂拥而至。

9月28日,2017昆山阳澄湖蟹文化旅游节为千年古镇金秋文化旅游拉开帷幕。


本届蟹文化旅游节以“邂逅昆曲蟹乐巴城”为主题,一系列精彩活动将持续至11月。

阳澄湖美,巴城蟹肥。

巴城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已有2500年建置历史。巴城产蟹,自古就是“天下第一蟹城”。

阳澄湖分为西湖、中湖和东湖,巴城地区位于东湖湖畔。与西湖、中湖相比,阳澄湖东湖水域较浅,约2米左右,光照充分,再加上水底淤泥少、土质硬,最适宜大闸蟹生长。

另外,这里水草丰富,大闸蟹最爱吃的螺蛳又多,因此巴城出产的阳澄湖大闸蟹个大体重、以蟹黄肥厚、肉质白嫩、滋味鲜美而享誉海内外,“蟹中之冠”的地位从未动摇。

▲大闸蟹


爆鱼

春卷

▲泡泡馄饨

▲走油肉

蛋饺

桂花糯米藕


▲巴城葡萄

巴城人,第一个吃螃蟹

吃蟹,自古就是中国人一种闲情逸致的传统文化享受。

“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大文豪苏东坡曾赋诗一首为了换两只螃蟹吃,可谓大美食家,也是蟹痴。

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中说:“但凡世上所有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出于喜好,我们吃螃蟹;如若必要,我们也吃草根。”把螃蟹列为国人最偏好的代表性食物。

那么,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这个传说与“鱼米之乡”巴城有关。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就有了一种被叫作“夹人虫”的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

大禹到江南治水时,派壮士巴解督工。因“夹人虫”侵扰,严重妨碍治水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命人以开水烫之,“夹人虫”瞬间变色,且有异香。

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吃起来,谁知味道无比鲜美,比什么东西都好吃。巴解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巴解受封巴王后,筑城名为“巴城”。 巴城当地至今还流传着 “八月八,祭巴王”的民俗。每年农历八月初八,蟹农渔家都会齐聚巴解园巴解像前,载歌载舞,祭拜巴王。

“蟹”字的创造,传说就是巴解的“解”字下面加个虫字,意思是巴解征服“夹人虫”。

'阳澄湖美,巴城蟹肥',是巴城的标志口号,阳澄湖风光旖旎景色秀丽,给巴城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清丽的水质养育的大闸蟹,成为人间美食。

巴城镇被誉为“蟹都”、“天下第一蟹城”,不仅源于得天独厚的伴随生态环境而来的蟹产业的繁荣发展,也归功于巴城人骨子里传承的那股“敢为先下先”精神。

巴城政府推出了一年一度的蟹文化节,接待四方来宾,广交天下朋友,以蟹会友、以蟹兴文,以蟹招商、以蟹兴镇为理念,成为江南水乡仅此一家的文化盛会。古人咏蟹、今人写蟹和渔民养蟹、捕蟹以及游人买蟹、食蟹,成为巴城独有的民俗风景线。

为了满足游客来巴城品蟹尝美食的需求,巴城全镇建有蟹舫苑、渔家灯火、春秋水城、临湖蟹市、正仪巴解蟹市场等五大蟹市场和美食一条街,其中餐船288艘,蟹码头510个,围绕阳澄湖大闸蟹做餐饮生意的大小饭店多达1300家,年接待游客量达300余万人次。

目前,全镇有近1.5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大闸蟹经济产业链,大闸蟹经济的年产值近30亿元。

近年来,巴城镇不断深挖旅游资源,整合文商旅资源,恢复建设巴城昆艺老街、设立巴解园中华蟹道、因地制宜建设阳澄东湖湿地公园等,并以阳澄湖“一蟹”两“八鲜”为核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勾连巴城区域内各处绿色、人文景观,并从“吃、住、行、游、娱、购”入手,使来宾从“吃一顿尝鲜”的状态转变为“留一天细品”。

巴城将“水上公园”定名为“巴解园”,并在园内设置“中华蟹道”、大闸蟹生态馆,以及众多蟹主题雕塑和景观。其中,大闸蟹生态馆,外形依据实体大闸蟹设计建造,紧靠东阳澄湖畔,占地面积约为273.1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19.54平方米,是集文化、休闲、购物为一体的蟹主题商业综合体,也是蟹文化主题公园

位于巴城老街西首的巴城蟹文化博物馆,陈列着“巴解传说、识蟹、品蟹、咏蟹、蟹乡”五个部分的蟹文化内容。从如何辨别正宗大闸蟹,到蟹八件的使用方法,一应俱全。逛完再去觅食,十有八九心里有谱。

600

昆曲源头 粉墨深情

巴城还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百戏之主------昆曲的发源地。 

“百戏之祖”昆曲的源头在巴城。从黄幡绰传下的歌调到顾阿瑛“草堂雅集”形成的昆山腔,是昆曲的源起。到了明代的巴城人梁辰鱼用魏良辅的“水磨腔”填词,创作了昆剧《浣纱记》,则使昆曲从此走上了舞台,脱颖而出,成为了“百戏之祖”。


巴城现在已成为昆山富有特色的昆曲保护和传承基地之一,并打造形成了一条“昆曲老街”,老街上有杨守松工作室、俞玖林昆曲工作室和昆曲文化会所“水磨韵”等文化载体,不仅使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昆曲这一高雅艺术,而且让巴城古镇更有“腔调”。

近年来,巴城先后引进了金蟹动漫、合谷数码等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在《飞天螃蟹》《粉墨宝贝》等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的同时,大闸蟹、昆曲人物的形象开始卡通化、形象化、拟人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时尚新“蟹粉”、新“昆曲粉”。

 目前,巴城正在着力打造“昆曲小镇”,昆曲这一濒危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的引领下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大闸蟹、昆曲更是在动漫世界里找到了“家”,变身文化创意产品。

蟹文化节期间,到巴城来的游客,除了吃闻名天下的阳澄湖大闸蟹,还可亲身去感受巴城的悠久历史文化、纯朴的风土乡情,在老街听一听昆曲,体验“最惊艳”的美食与“最风雅”的昆曲的奇妙混搭。

青石板路穿透百年时光

在巴城除了可以品尝到天下第一鲜的阳澄湖大闸蟹,欣赏到醉人的美景,还可以广博见闻,增长知识。

巴城老街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清静优雅,是一条江南典型的蜿蜒石板路,没有兜售劣质纪念品的店铺,多的是走几步就会出现神秘博物馆,比如:玉峰古文物展览馆、巴城蟹文化博物馆、江南木雕馆、东宝笛馆、昆石书画馆、竹刻艺术馆等。

老街至今还保留着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傍水而建, 古旧的青石板,明清院落粉墙黛瓦,石岸河埠错落有致,闲适的居民,来往的过客,巴城古镇处处浸透着一种古朴而悠远的气息。

春和面馆、龙云崌茶楼、阳澄宾馆、合顺记小吃店、水磨韵昆曲会馆等这些“老字号”也融入其中。


走过老街街,犹如跨越百年岁月的历史,宛如品尝一杯陈酿的老酒,令人回味悠长。重走故道的过程,也是在重新擦亮一条路。探源,为了更好地出发。

从城市快节奏生活中“偷闲”出来,在巴城,不仅能“望得见湖水、吃得到美食、记得住乡愁”,还能惬意地“慢游”“发呆”,参与文化旅游互动体验,这是巴城给人们带来的一种特色体验。


从9月28日起,在为期两个月的蟹文化节期间,巴城还将推出“阳澄升明月 两岸共团圆”巴城之夜中秋联谊晚会、郁金香园七彩油纸伞文化艺术节、昆曲小镇·摄影创作采风月,以及浦东机场“乡愁小栈”昆曲小镇.蟹乡巴城主题展、昆曲小镇·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巴城阳澄湖主题秋季赏花风筝放飞活动、阳澄诗会,使游客在品尝阳澄湖大闸蟹美味的同时,感受巴城这座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昆曲小镇”的别样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韵味。

昆山旅游度假区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顾继英预测:“由于今年的国庆中秋双节叠加,来巴城的旅客数量预计会比去年增加,8天的假日将迎来30万到40万的游客。”目前,巴城的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馆业、餐饮业、蟹市场已做好充分准备,热情迎接来自各方的游客,让他们到巴城有宾至如归的美好印象。

旅游tips

昆曲文化一日游:

早餐:巴城老街“合顺记”,品尝传统早点;

上午:巴城老街昆曲游,感受昆曲源乡的文化魅力;

午餐:水磨韵昆曲主题餐厅;

下午:龙云崌品茶听曲、绰墩山昆曲探源。

生态采摘一日游:

上午:星期九农庄生态之旅;

午餐:华东生态农庄特色农家菜;

下午:万亩葡萄园采摘最新鲜可口的地产葡萄。

品蟹赏花二日游:

上午:游巴解园,感受湖畔绿意,漫步中华蟹道;

午餐:中国特色商业街——蟹舫苑;

下午:细品巴城文化老街,在老街博物馆群中感受历史积淀;

住宿:阳澄湖费尔蒙酒店,看阳澄落日,听湖风浪音;

第二日上午:悦丰岛生态课堂,认识久违的自然;

第二日午餐:五谷餐厅

第二日下午:音花艺境浪漫花海,让身影在花海中定格。

美食总结“一蟹”两“八鲜”

一蟹:阳澄湖大闸蟹

湖八鲜:螺蛳、鳗鲡、白丝鱼、鳑鲏鱼、鳊鱼、草鱼、青鱼、清水虾。

水八鲜:莲藕、红菱、茭白、芡实(鸡头米)、荸荠、水芹、莼菜、慈姑。

 (以上部分图片为高爱平先生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