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生与死的距离可以是昨天和今天的距离,见惯了,自然淡然了。但是,生与死之间夹杂着“老”和“病”两个字,就是这两个字让人们对死的感慨千差万别。 村里有一位老人家,她的丈夫活到八十多岁,无病无疾,一夜间忽然间仙去,村里人说:“他这一世修得好啊。”她丈夫去世多年后,如今自己已是九十多岁高寿了。孔子曰:“父母在,不远行。”按照中国传统孝道,她的一个儿子就常年守在村里、住在一起,没有跟其他人那样外出务工。我每次回到村里都会问候老人家:“身体好吧!”。“好啊,还能吃,就是走路不灵活了,活这么大,老不死,不想活了,拖累人……”她的意思是活这么久拖累了自己儿子,言语间透着愧疚之意。这两老的生老病死中少了一个“病”字,人们都乐于接受。 村里也有年纪轻轻患癌症过早离世的,离世前曾四处求医问药,有着很强烈的求生欲望。可是终因病情恶化以及家庭经济拮据,最后把壮实的身体殷实的家底拖得不堪言状,只得仰天叹息:“我不想死!”在最后关头他曾到乡里的卫生院:“医生,如果我死了,我愿意捐献器官,你们帮我联系……”。可是,结局是可想而知,他死了!壮实的身体在弥留之际只剩下一副骨架,剧烈地疼痛下全身是湿透的汗水。这也是一种死,只是在生老病死中少了一个“老”字。没有老就死了,他走得不甘不愿,留下许多遗憾,这中间当然也有医学技术不发达的遗憾。 不过,医学再发达,目前也难于阻止人的死亡。有一个比喻是这样说:“人从出生就在排队走向死亡,医生就像维持秩序的警察,防止一些人插队,把他从队伍的前面往后面挪一挪。”所以,人的能力对于自然规律还是得遵从,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昨天,又送走了一位同窗,心情格外的沉重。追悼会上,这位同窗的女儿声泪俱下的祷词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天堂没有痛苦,愿一路走好......”往日的音容笑貌忽然间戛然而止,划上了一个终止符。人生苦短、物是人非、天道无常、情何以堪! 生之可贵,死亦安然!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过去了的,已经过去了,向前看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晨曦中,新的一天太阳照常升起,生活依然绚丽。 |
|
来自: 缘来是梦88bre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