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言两语讲道理(六)

 窦旭民图书馆 2019-11-04

窦 旭 民

佛面蛇心

    台湾有一位罹患艾滋病的曾姓男子笃信佛教,曾任岛内卫生部门防治毒品“减害”教育员,每周定期在卫生所开设戒毒座谈。白天辅导吸毒人士戒毒,晩上却在家中出售海洛英,进行贩毒活动。

    当这位佛教男子被警方查获后,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毒品不在戒律规范内,毒品也是素的!”这可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佛家本以慈悲为怀。凡是笃信佛教、遁入佛门者,应当说是经历了信仰的痛苦转换才能够做到的,因此,这些人的心灵是受到严格封锁的,不大会有额外的贪欲。而此位曾姓男子作为一名患病的佛教信徒,又是防治毒品的教育员,却利欲熏心,明知故犯,利用工作之便,贩卖毒品,这种丑恶的行为,还真是世间罕见!同时可见,这位曾姓男子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佛教信徒,充其量是个假冒的货色而已。

    由此,联想到世上还有不少类似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明明一肚子坏水,却装成谦谦君子,骗到了金钱,骗得了地位,甚至还骗取了爱情;有的人本来就生性歹毒,却推出满脸笑容,嬉闹中抢劫,传销中窃钱,甚至在情欲中杀人。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确有已经发生的案例可以证明。

    佛应是善良、正义的化身。某些人尽管戴上了佛的面具,骨子里却依然是蛇蝎心肠,一下子难以改变。所以说,在社会活动中,为人处世一定要谨慎小心。与人交往,不是知底者,千万不能“掏尽一片赤胆心”;与人合作,多观察,少介入,等基本情况明晰后再作决定亦不为迟。

    另外,对那些装穷、装傻、装成残疾人的讨要“人物”也不要疏忽,不要低估他们的能量和企图。这些人中,有懒惰成性而混吃混喝的,有以此为手段而发家致富的,也有强迫残疾儿童作为道具、博取同情心不劳而获的坏人……。

    总之,仔细观察,认真鉴别,时刻警惕那些佛面蛇心的家伙危害人类社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