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穷人思维,正一步步拖垮你

 西撒hz2awkgt0e 2019-11-04

男人为什么要读书?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答案

【1】

老何,38岁,职场中层

公司裁员的风声已经有了好一阵了,老何惴惴不安了很久,终是没能逃过一劫。

不甘心却也没办法,签了离职协议的老何只能开始找工作。

投了几十份简历,皆石沉大海。

不敢跟老婆说失业,怕让老婆担心,只能早上背着电脑出门,晚上再正常回家,时不时地还得假装加班,在咖啡馆待到深夜才回家。

38岁,是尴尬又不受欢迎的年纪。既没有年轻人的脑子,也没有年轻人的体力。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面试,人家问他个问题,说的2个新鲜词汇他连听都没听过。

他支支吾吾了半天,随口说了几句话,自然是没了下文。

老何说,真是理解了为啥当初那个华为被开的工程师跳楼了,太绝望了。

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妻子全职在家带孩子,房贷每个月还要还。

没有啥理财意识的他,积蓄也马上就要见底了。老家倒是有一套房产,但一时间也卖不出去。

前两天喝酒,借着醉酒,向来坚强的老何第一次在人前落泪了:“生活太难了。”

就像张爱玲说的那句话:“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这对中年男人的生活描述,简直不要太贴切。

【2】

任伟,27岁,加班狗,女朋友正在闹分手。

别人是996,他恨不得997。每天都一堆的事在等着他,总是加班到深夜才回家,结果前几次的季度优秀员工评审都没他。

好不容易以为这次的涨薪该轮到自己了,人力轻飘飘的一句:“你做出了啥业绩?凭啥涨工资啊!”就给怼了回来。

气到发抖的任伟,好不容易憋屈着到家了,想要跟女朋友诉苦。结果发现,因为忘记了当天跟女朋友约好了的电影,女朋友已经走了。

刚想打电话哄女朋友回来,妈妈来电话了。

“你爸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好一阵时间了,家里实在是没钱了,你能不能先借妈点。”

这是妈妈第一次张口朝他要钱,还说得借。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他当然着急。可全部银行卡里的存款,加起来才5200多。本就工资一般,再付了房租等乱七八糟的开销,真的不剩下啥了。表面光鲜的他,背地里穷得连15块的盒饭都嫌贵。

当初父母靠种地供出了他这个大学生,全村人都觉得“任伟可是出人头地要干大事的人”。可如今在父母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挂了电话,任伟只觉得自己太讽刺了。

刚出校园的自己意气风发,如今却狼狈得狗都不如。

说好的未来呢?说好的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呢?这操蛋的生活!!!

【3】

老何跟任伟,都是我的朋友。然而他们,不过是社会上很多人的缩影。

老何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他坚信踏实工作比积攒人脉更重要,所以工作了十多年,压根没有任何人脉。可是到了他这个级别,大部分工作都是靠熟人推荐的。

著名的世界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说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

《第一财经》也曾做过报道:企业通过内推招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聪明人都会时刻警惕自己所处社交圈的局限性,主动选择去连接更优秀的人,把有效的人脉资源视为最宝贵的潜在资产、个人增值的最佳途径。

这是老陈吃得第一个亏。

然后,工作的10年里,他没什么新的知识摄入,根本不知道外面变化得多快。拘泥于自己一亩三分地,丝毫不考虑这一行未来的趋势,给自己提前做好打算。

这是老陈吃得第二个亏。

最后,老陈没有理财意识。除了买的房子,发的工资基本都消费了,根本没攒下钱,倒是有房子,可是不到万不得已,谁能卖将来养老的房子?一到工作没了,立马捉襟见肘了。

这是老陈吃得第三个亏。

再说任伟。

跟所有刚进入职场的小青年一样,他以为只要努力就有回报。可是职场是用业绩说话的。说白了,你忙成什么样,只要没业绩,就跟啥也没干一样。

不懂得时间管理,总是被琐事拖累,最终女朋友没了,工作更是没业绩。

【4】

老何跟任伟,如何才能找到突破口?

我给他们的答案是:读书。

因为我自己的人生就是被读书改变的。

我当年勉强读了个三本,毕业后就在老家的镇子里找了一份朝九晚五,月薪2000的工作。

可我越来越觉得想逃离,特别是当看见身边的人为了几毛钱跟人吵架的时候,看见家里老人有了病不舍得上医院的时候。

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我那时候唯一的兴趣就是看书,于是疯狂地读了很多书。

后来无意中发现,网上有需要写书评的人,我就加了那个人,问自己能不能试试。

写了大概几十次之后吧,那人问我,想不想全职来出版社做个编辑。

于是我从南方的小县城来到了北京,命运就此改变。

后来遇到自媒体红利期,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我想,若不是读书,我现在可能依然留在那个小镇子,拿着可能涨到3000的工资,过着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

人一旦陷入给自己设置好的认知障碍,就很可能一直平庸下去。而要想找出突破口,一个办法是加强跟成功的人取得经验,另一个办法是多读书。

前者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但是后者对所有人都没有门槛。

当听说我要让他们读书,任伟一脸无奈:“大哥,你知道我是最讨厌读书的。”

不喜欢看书,还不能听书吗?我把手机里的【180天读书成长计划】分享给了二人。

它每天只需要15分钟就行,做公交,中午吃饭,工作累了,随时都能听一会,特别适合没时间、看不进去书,又想提升自己的人。

我曾经有段时间特别忙,迫不得已选择这种方式让自己学习,后来发现,听书一点都不比读书差,甚至更有优势!所以我才把它推荐给身边的人。

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两个人答应了。

一个月后,任伟主动发消息给我:“哥,真是太感谢你了。我之前一直埋头工作,根本不知道如何科学的利用时间,以至于花了很多时间做无用功。我现在工作效率高了很多不说,上次作报告还被领导夸了!”

而老何,更是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古板思想,开始学着改变自己。

读书是辛苦的,也很难变现,但是某个时间节点,你会惊喜地发现,它一定会给你回报。

有数据显示,超过1200个亿万富翁都热爱阅读:

股神巴菲特每天读500页,比尔·盖茨每年读50本书,扎克·伯格平均每2周读一本书,马云读过的书超过五千本。

真正聪明的人,都知道读书才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法。

【5】

我想对所有人说,不管你贫穷富贵,一定要读书。

无论是职场上的沟通、积攒人脉,还是自己的财富积累,早有很多成功的人士把经验总结给你看了。

如果有问题解决不了,不过是书读得还不够多而已。

读书需要一点点积累,像复利一样。每个人都能做,只是很少人坚持去做。

你可能想说:“谁不知道读书好,可是我真的没时间啊!”

也许你忙碌在职场,每天早出晚归,躺到床上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

也许你需要照顾家庭,一日三餐,孩子老人,累到没有精力看书;

也许你确实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每次看书都很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