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好像都有很多感触,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填满的日程里面除了忙碌,别的什么也没有。打开手机,却看到自己很多很多的痕迹。各种软件程序,每天六点起床就开始学习。英语单词、文献复习、学习强国,越充实,也会感觉时间过的越快。思考的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忙碌。 忙一点也好,闲起来会发慌。 之前,很多次听别人说起,家里老人如何慢慢老年痴呆、如何生病让人无奈,一直以为距离我还有些遥远。而今,人生旅途中的必经阶段,在一步一步走来,已切切实实来到眼前。这只是旅途中的一部分,生命的征程里面,旅行、人生的阶段都是一场没有回头的前行,对人生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修行的过程。 一个来自帝都的实习小伙,轻描淡写的说着隔代长辈的故事——从开始笑着说自己不认识钟表上的时间,到好奇的去问自己的孙子是谁家的小伙子?少年说的也是轻松,听起来却很辛酸。每个我们都有变老的那一天,也许会看着自己的父母、伴侣逐渐走向衰老、甚至失智。 唏嘘的不止这些。年近四十的朋友,父亲因病肢体活动障碍难以自理,岳父患癌、岳母失智,父亲、岳母都近乎不能自理,需要旁边一直有人照顾。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料,这一切都只有两个上班的中年人来承担,压力可想而知。 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你我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不再那么冲动、也多了几分顾忌。相比工作中经常接触的那些重大器官疾病,突然意识到,年龄增长本身带来的影响同样让你倍感无力。因为除了身体的衰老,还有机能的减退包括心理认知的固化。 特别恐慌,真的。如何可以让自己在陷入这种状况的时候可以更加从容,拟或避免遇到这种身体机能衰退包括心理认知不足以应对遇到的困难,是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事情。从孩童,到读书少年,然后慢慢长大,高中大学或者直接务工,我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遇见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慢慢的我们身上被生活打下深深的烙印,阅历增加也好、经验教训也罢,说是人生的财富,无非是对于过去经历的认可和自我安慰。好像,殊途同归,无法摆脱时间带来的一切。没有头绪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最迷茫的时刻。 你明天计划去哪旅行?又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现在做的任何决定,都不会马上影响到未来,但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呈现在你面前。你希望什么样的生活,现在就需要去准备。 我们也会经常自己有意无意的说起,或者听别人说起——没办法、我已经努力了、这就是命吧,无意评价这一说法。这样的未来,你是否能够回避,甚至会完全一样?如何避免我不知道,但应该去争取、争取想要的生活。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这样的说辞一定是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别人来安慰你使用的言语,而不应该是自己裹足不前的借口。 和你们一样,我也一直坚信这句话。人生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没有追求,每个人都很快会被落在后面。事实也的确如此,但,理解起来可以不同。充满对人生的积极追求,是我们活着的崇高目标。对未来方向的把握和做事的方法是前行的重要保障。——对于一直走在路上的我们,生活中有时候缺少一些对生命的思考。忙碌的节奏,让我们思考的时间很少,只是去拼命奔跑。 一、也许应该在任何时候多去做事、多去旅行。感官的退化,会让你失去旅游的乐趣,你疲惫的身躯不足以应付你的行程,你自然会放弃,放弃到自己都觉得无聊。还记得在离开临床工作专职教学的那三个月,一个人带着小朋友,早早起床、送幼儿园、白天教学、晚上接,周末带去看电影,三个月时间,看遍了期间上映的几乎所有电影,还有在包厢里面的经典点映。感觉很充实,不能说一定收获很大,却印象深刻。大学的好兄弟一个人带着崽崽去国外感受旅行,真的很好,宫崎骏动画里面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再到年老,旅行的感触完全不一样。小时候的感触会铭刻一辈子,而未来则是这些沉淀最终绽放的时刻,人生如果是一段旅程,希望这些精彩在前半程沉淀,在后半程去慢慢体会。 二、也许应该,具备不止一件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不止一次听人说起,临床工作一辈子的前辈,在临近退休有多么不舍,他们会非常珍惜。外科大腕加班做手术、太晚就在科室休息,内科教授晚上十点还不舍离开医院、对值班医生谆谆教诲。这不是对金钱的渴望,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对职业、事业的热爱让这一切成为了习惯。 我们是不是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但,是否是你所期待的生活?我不敢确保自己那个年龄还会不会这样坚持。但,有一点也许需要我们逐渐去改变自己对事情的认知。 而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需要从你意识到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有人在离开临床工作后会去社区、会去利用自己资源参加一些学会或者组织;有人去远足,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有人去做公益,做义工;有人去跳广场舞,充实自己的生活;有人热衷于美食,认认真真让家人朋友品尝;也有更多让人敬佩额老者,百岁高龄仍然坚持对医学工作的热爱。无论如何,选择任何一条道路都是对自己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三、想想自己,也许会发现,充满挑战的未来是你现在就需要改变的首要原因。 我们不能忽略另外一个群体,离开原来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之后,人慢慢消沉、失落,甚至抑郁。父亲就是这样,他没有所谓的工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泥瓦匠。随着年龄增长已经不能继续做这些事情了。家里的八亩耕地也随着机械化进程,收麦、粜粮及秋种变的没有那么繁重。母亲一个人在外地给弟弟带孩子。一个人在老家、加上固执的性格,最近我第一次意识到父亲如此苍老,以至于眼睛已经毫无精神。也深刻感受到,作为子女的无力感,肩头担子一沉。今年第一次意识到双亲已经老去,老到已经不会再有意气,只是如同孩子一样的乖张。心里莫名的紧张,这对我意味着什么,我还没有完全明白,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我感觉肩背的单子重了很多,人到中年、身不由己。孩子还没有长大,父母已经老去,老到需要去照顾。 四、改变,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我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也不清楚,未来的我会有怎样的改变。记得2010年起我开始对生活充满焦虑,10年来,这样的状态是我的常态。10年来,我也改变了很多,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做。 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很难去说服别人认可你的选择。接受世界的多样性,去感知生命带来的无限魅力。 如同M·斯科特·派克书中所说——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的答案。某个人的正确之路,对另外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 生活之路不是由沥青铺就的阳关道,它没有通明的灯火,更没有路标,它是荒漠中一条坎坷的小径。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痛苦,没承受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