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公司总裁 2019-11-04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五篇:先秦时代的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屈原不姓屈、商鞅不姓商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先秦部分重要人物概况表

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屈原不姓屈、商鞅不姓商,听起来是不是不能理解?

【先秦姓氏有别】

姓和氏在现代基本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而在先秦则不然,先秦“姓、氏”有别。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周朝宗法制

从整体上说,姓是大宗的族号,旧有的族号,始祖的族号;而氏则是大宗(姓)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后起的族号,分居地始祖的族号。所以《通鉴·外纪》这样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说文解字》“氏”字下段玉裁注:“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比如微子启为宋氏始祖、蔡叔度为蔡氏始祖、曹叔振铎为曹氏始祖。

要而言之,姓表血统而示女系,氏表功勋(周天子分封诸侯自然是有功者受封)而示男系。如果说,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那么,氏就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别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

【姓的起源】

“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白虎通义·姓名》说:“姓者,生也”。《说文》更进一步作了解释“姓,人所生也”。这些皆可以进一步佐证“姓”即“女所生”,也就证明了“姓”确实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姓”字演变

在母系社会中,逐渐产生了八大姓,也被称为上古八大姓,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姬、姜、姒、嬴、妘、妫、姚、妊)。现在中国大多数姓氏都是源于上古八大姓。(见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四篇:上古八大姓——华夏民族的祖先,查查你的祖上是哪位王侯将相https://www.toutiao.com/i6748921890603008515/)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祝融八姓演变表

根据现有的资料,周代以前的古姓并不多。西周铜器铭文所见的姓,可以明确考定的不到30个。另见于史书者,如《国语·郑语》载史伯之言,谓祝融之后分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8姓;又《晋语四》司空季子称,黄帝25子,得姓者14人,计有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据《左传》所载,西周也只有20姓:姬、姜、子、姒、芈、嬴、己、偃、姞、祁、隗、风、曹、厘、任、姚、妘、董、归、允。这里面还包括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姓,如赤狄之隗、西戎之允在内。顾炎武《日知录·姓》谓春秋时代,本于五帝的姓只有22个:妫、姒、子、姞、姬、己、任、风、嬴、祁、芈、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添、允。近人梁启超另举出姚、戈、庸、荀、嬉、嬛、伊、酉等姓。

如果上面没有你的姓的话,你今天的姓很可能是后来的氏。

【氏的起源】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氏”字演变

“氏”的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随著母系社会转变为父系社会,“氏”演变为姓的分支;到了夏商周三朝,“氏”成为贵族宗族制度的代表和称号,在周朝尤其盛行。

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称“氏”。如此一来,姓是一个家族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

氏大量产生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那么氏是怎么来的呢?一般有几种情况:

一、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齐、鲁、晋、宋、郑、吴、楚、卫、韩、赵、魏、燕等。

二、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薛、苏、屈、鲍、商等。

三、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东郭、北郭、东门、西门、南宫等。

四、以官名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上官、侯、帅、尉等。

五、以先辈名字字或谥号为氏,如公子、公孙、庄、康、武、恒等。

六、以职业为氏,如陶、屠、庖、蒲、弈、巫、卜等。

七、以次第为氏,即以兄弟排行或亲属辈分等为姓,如叔孙、季孙、第二、第五等。

先秦时代姓与氏不是一回事—孔子不姓孔、勾践不姓勾、商鞅不姓商

商鞅画像

这样,大量不同的氏就由此产生了,其数量远远超过姓的数量。在这一时期,“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因此往往出现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虽不同,氏却相同的现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这些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如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后,他又称为商鞅。

【姓与氏的作用】

在先秦既有姓又有氏的情况下,男子都称氏而不称姓,妇人都称姓而不称氏。先秦氏的作用,除了表出身地位外,还有限制婚姻对象范围的重要作用。《韩诗外传》:“周公制礼,百世不通。”《礼记·大传》:“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这项制度规定:只要是同姓,不论远近亲疏,即使相隔百代,均不准通婚。为什么同姓不可通婚呢?《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郑人叔詹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语》曰:“同姓不婚,惧不殖生。”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弊病了。

周制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反之,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如齐国栾氏姓姜,晋国栾氏姓姬,两族就可互相通婚。正由于周制同姓不婚,所以女子的“姓”就成了可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

周代同姓不婚之制,除了“优生优育”外,更有巩固宗法制度的作用。《国语·晋语四》曰:“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在同姓与同姓、异姓与同姓之间,只有通过同姓不婚并以族外婚的形式才能建立与维系同姓与非同姓诸侯国之间的联盟。如姬姓的周王室及鲁、晋等姬姓封国一直保持与姜姓的齐国世代为婚的传统。

由于同姓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周天子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诸侯在国内也称异姓卿大夫为舅子。这样,整个国家都由宗法关系联结了起来,形成一个无所不在的宗法血缘等级制的封建统治网络。对此《诗经·大雅·板》曾作过这样形象的描写:“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大邦就是国屏障,同姓就是国栋梁,施德就使国安宁,宗子就是国城疆!

【秦汉姓氏合一】

根据考证,从有文字记载开始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古姓不过30个左右。但经春秋战国之后,短短的四五百年时间里,中国的姓就骤然大增。仅据汉代史游所撰《急就篇》这份极不完备的资料统计,汉代已有单姓127个,复姓3个,共130姓。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姓氏体系也逐渐混乱,出现了姓氏合一的倾向。而到了秦汉时期,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两千多年以来,姓氏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变化,我们现在使用的姓氏与秦汉时期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了。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一篇:从刻符陶文到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是什么?中华文明有没有五千年?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二篇: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大盘点——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三篇: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疆域图及历朝国号的由来——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四篇:上古八大姓——华夏民族的祖先,查查你的祖上是哪位王侯将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