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欣赏知识:唐诗纵览

 昵称32901809 2019-11-04

国学欣赏知识:唐诗纵览

1.

唐诗,是我国最灿烂、最珍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之一,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

唐代诗人辈出,诗歌创作空前繁荣,在清代康熙年间修订的《全唐诗》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凡二千五百二十九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近年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多。

唐代的诗人如此之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其中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中仅仅留下历史性雅号别称的就有: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诗佛——王维: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

诗魔——白居易:其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蔚为大观。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

按照作品的风格派别来分,又分为如下几派: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人物 作:

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

李益:《从军北征》

王之涣:《凉州词》

李颀:《古意》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国学欣赏知识:唐诗纵览

2.

唐诗的产生、繁荣、兴盛,贯穿了整个唐朝发展的全过程,按照唐诗发展的阶段来划分,唐诗的发展时期传统分为初唐诗歌(公元618---712年)、盛唐诗歌(713---770年)中唐诗歌(771---835年)和晚唐诗歌 (836---907年)共四个时期。

初唐诗歌

这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

唐代建国初的诗歌仍沿着南朝诗歌的惯性发展,柔靡纤弱,毫无生气。“四杰”的出现开始转变了这种风气。他们才气横溢,不满现状,通过自己的诗作抒发愤激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如杨炯的《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表现了青年人不甘寂寞,想投笔从戎,到边疆建功立业的热望。宁可做个低级军官(百夫长),也不想作书生老死窗下的志向。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

继“初唐四杰”而起的是陈子昂,从理论上对南朝以来衰弱的诗风提出批评。他认为这类诗专门玩弄华丽的辞藻,内容空虚,抛弃了《诗经》重视思想性的传统。对此他耿耿于心,提倡学习“汉魏风骨”,恢复建安时代的诗风。他的38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影响很大。他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苍凉辽阔,哀而不伤,被认为是怀古诗的绝唱。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评价了他在唐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沈佺期、宋之问的贡献主要在诗歌格律方面。他们总结了“永明体”以来诗人们探索诗歌格律的成果,以自己的诗作,促进“近体诗”最后定型。

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

盛唐诗歌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历史中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边塞诗战争”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

“山水田园诗”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维。与王维齐名的诗人是孟浩然。储光羲也是此期间的一位失意的隐士。

在唐代的对外战争中,许多文人参与进去,对边塞和军旅生活有亲身体验,从戎而不投笔,写诗描绘苍凉的边塞风光,赞颂将士们的勇武精神,或诅咒战争带来的灾难,于是有了“边塞诗派”。此派中的著名诗人有岑参、王昌龄。

李白则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与李白齐名,人称“李杜”的则是杜甫。杜甫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他的全部诗作,一方面反映了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一生的遭际,同时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杜诗又被后人称为“诗史”,即本于此。杜甫的律诗成就最高,历来被承认是律诗的楷模。所谓“诗圣”,就是诗歌领域的圣人,中国3000多年诗歌史上得此殊荣的只有杜甫一人。

中唐诗歌

唐代中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其中,韩愈是散文大家,同时也是著名诗人。他最崇拜李、杜,但并未亦步亦趋地去摹拟他们,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创出独特的风格。韩诗的特点是求奇避俗,与他的好友孟郊一道被称为“韩孟诗派”。

李贺也是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诗受韩愈影响,但风格又不同于韩愈。其诗想象丰富,形象怪特,辞语瑰丽,常把鬼魅题材写得阴森可怖,被称为“鬼才”。

中唐时代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白居易。白居易与好友元稹齐名,被称为“元白”。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即诗文要为时代服务,为现实服务。这种明确的理论主张是相当进步的。

晚唐诗歌

晚唐诗人有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人中的佼佼者。杜牧清新明丽的抒情小诗,广为人知。李商隐擅长律绝诗,常以歌咏历史题材来讽谕现实。

杜荀鹤、聂夷中、皮日休等,学习白居易,写过许多反映人民疾苦的好诗。

唐诗兴盛的原因

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及意识形态领域都有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的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形式之一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相当宽松的空间。

二、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温饱”之上的相对“富足”,自上流社会到民间都开始热衷文化、娱乐活动,追求精神层面的生活,这就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物质条件和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也让使人们得以从更加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活水般的源泉”,也得以开拓视野、展开想象空间。

三、唐代以前的几代文学繁荣如诗经、楚辞、汉魏风骨、三国时期及两晋南北朝的辞赋、五言七律等为唐诗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唐代诗人得以继承和发展。唐代诗人们是站在前人的文化遗产的肩膀上,发扬光大才又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能够考核举子的概括性)、赋(能够考核举子的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种由制度导向加自上而下的引领,必然造成全社会崇尚诗歌的浓厚风气。当时,俨然就是“学会写诗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风气,甚至是“写好几首好诗歌,胜过一个好爸爸。”。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大大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并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的交汇繁荣上,是有益的因素。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的胆子就比较大,这就给唐诗题材的宽泛无边及关照主体的“无忌”带了较为充足的条件。给他们针砭时弊,尖锐揭露带了空间。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有条件,因此来自印度、中亚等国家的一些新鲜思想和新鲜事物,给诗人们的灵感多了刺激,艺术素养也得到优秀外来文化的熏陶。

总之,唐代诗歌,无论就其作者之众多、题材之广泛,还是就其艺术之高超、影响之深远来说,都是空前的,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我们要继承和研究这份宝贵的遗产,吸收其精华,期望有一天再创造出一个中国诗歌的新高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