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诊第二篇——望舌苔

 医道无涯 2019-11-04

舌苔,是附着于舌面上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化生。所谓“胃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望苔色:

即观察舌苔的颜色。一般舌苔有 白黄灰黑 四种颜色变化。

1.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而润,多属风寒表证;

苔薄白而舌质偏红,是风热表证;

苔白腻,多为痰浊内停或食积。

苔白如积粉,为暑湿秽浊之邪内蕴。

舌诊第二篇——望舌苔

2:黄苔:主里证、热证。

淡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为热结。

外感病,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化热的征象。

苔薄淡黄,也常见于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若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舌诊第二篇——望舌苔

3:灰苔:灰即浅黑色。主里热证,寒湿证

灰苔可由白苔转化而来,也可与黄苔同时并见

苔灰而干,多属热病伤津

苔灰而润,见于痰饮内停,或为寒湿内阻。

4:黑苔:

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常见于疾病严重阶段。

主里证,或为热极,或为寒盛。

若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热极津枯。

若苔黑而滑润,多属寒盛阳衰。

舌诊第二篇——望舌苔

望苔质

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等变化。

厚薄: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即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体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体则为“厚苔”。厚薄可测邪气之深浅。

舌苔由薄变厚 为病情加重

舌苔由厚变薄 为病情减轻

但舌若无苔 而逐渐有苔 为胃气恢复

若舌有苔,而突然无苔,为胃气大伤。

润燥:

舌苔润燥是人体津液的盈亏和输布功能的反应。

舌面润泽,是干湿适中的正常舌象。

若水分过多,扪之湿而滑利,甚者伸舌涎流欲滴,此为“滑苔”。

舌苔润泽说明津液未伤

滑苔多为 阳虚湿盛

望之干枯,扪之无津,此为“燥苔”。

燥苔多为热盛伤津

舌苔由润转燥,表示热势加重,病情进展

舌苔由燥转润,表示热邪渐退,津液渐复,病情好转。

舌诊第二篇——望舌苔

腐腻:

舌苔腐腻反应中焦湿浊及胃气的盛衰情况

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

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而成,多见于食积痰浊为患,也见于内痈和湿热口糜。

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腻苔属阳气被遏,多见于痰湿或食积。

舌诊第二篇——望舌苔

剥脱苔:

舌苔全部退去,以致舌面光洁如镜,称为“光剥舌”,即前述之光滑舌,又叫镜面舌。

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脱处光滑无苔,余处斑斑驳驳地残存舌苔,界限明显,称为“花剥苔”。( 若不规则地大片脱落,边缘厚苔界限清楚,形似地图,又称“地图舌”)---------多见于胃之气阴两伤

另外小儿食积,消化不良或缺锌也可显示花剥苔

附:望舌下络脉

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络隐约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正常情况下,脉络不粗,也无分枝和瘀点。

若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多属肝郁失疏,瘀血阻络;

若舌下络脉青紫且粗张,其意义与青紫舌相似,或为痰热内阻,或为寒凝血瘀。

总之,舌底络脉青紫曲张是气滞血瘀所致。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